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天山南北留足迹大美新疆绘新篇

网友投稿  2015-08-08  互联网

天山南北留足迹大美新疆绘新篇

( 2015年08月08日  01 版)

    本报记者吴文博高飞

    近年来,新疆经济快速发展,民生不断改善。这既有新疆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离不开多年来国家对新疆的援助。

    作为援疆政策的关键,干部援疆对新疆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部党组高度重视援疆工作,韩长赋部长在2014年援疆干部行前座谈会上,提出了三点要求,即“当好学生、干好工作、树立形象”,努力做到精神受历练,思想得提高,本领有长进。

    农业部援疆挂职干部作为援疆干部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怀着高度的工作热情,甘于奉献,为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促进新疆农牧业发展、科技进步和提高农牧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9月,第8批援疆挂职干部开始了为期3年的挂职工作,此次挂职干部共有13名,是历次农业部援疆人数最多的一次。他们当中既有从事农业政策研究的领导干部,也有农业科技领域的拔尖人才。和历次援疆干部一样,他们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同时也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探索。

    牢记使命尽快融入工作环境

    “今天我们学习交流的主要议题是,在自治区庆祝成立60周年之际,如何围绕农业部援疆项目,特别是南疆项目,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挂职任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的黄伟忠说。记者此次采访,正好赶上他们开展小组学习交流。据了解,这是他们自去年9月中旬入疆以来的第5次集体学习。

    “部党组的要求给我们提供了动力,也给我们援疆工作提供了指南。”黄伟忠介绍说,要想援疆工作干出成绩,首先必须了解区情。去年年底以来,大家通过参加中组部和自治区党委举办的援疆干部培训班,对新疆的基本概况有了清楚认识。同时也意识到,随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作出的重大部署,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新疆正在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在这样的时代和政策背景下,援疆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挑战。

    如何尽快融入新环境,是前两次交流学习的重点。虽然语言沟通不太顺畅、情况也不熟悉,但是援疆干部一致认为,融入当地最快的办法就是努力工作,用良好的精神状态赢得新疆干部群众的认可。 

    “援疆工作虽说千头万绪,但我体会到,只要坚持调查研究,真心实意面对群众,就一定能有所作为,一定要珍惜援疆这个别样课堂,多向当地干部请教。”挂职新疆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的宋丹阳说,“虽然现在工作任务很繁重,但受援部门是真心欢迎我们、帮助我们,我们感到很受鼓舞。”

    为了谋划好各项工作,挂职兵团农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的程景民刚一入职,就密集调研兵团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挂职任新疆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的贡锡锋等4位同志走访各自院属所有单位(试验场站),了解受援单位人才队伍、学科建设、重大项目需求和平台建设情况;挂职新疆农垦科学院副院长的齐飞等人根据当地实际,很快制定了三年援疆工作计划。

    大家在短时间里,主持、参与院内不同专业领域各类座谈、交流、现场实践等活动百余次,很快取得了领导同事的信任;到田间地头、边远贫困团场宣传和普及现代农业技术,甚至到反恐一线看望工作组干部,受到团场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和称赞。“几个月下来,几位援疆干部都瘦了好几圈,农业部这几位同志是实实在在地援疆啊!”新疆农垦院的一位基层干部说道。

    尽心履职争做援疆干部的典型

    服从自治区的领导,配合自治区工作是援疆挂职干部的基本要求。当前,自治区正在开展“访惠聚”三民驻村活动,1/3的机关干部需要长期驻村,机关的很多工作就落在了这些援疆干部身上。跟以前比起来,任务更加繁重,情况更加复杂。

    “现在援疆工作和前几批相比,有一些新的变化,不仅面对新疆的维稳任务,还要承担起受援单位更多的工作。只能加班加点拼命干,‘5+2,白加黑’工作状态是常事。”宋丹阳说。

    面对严峻的形势、复杂的环境和特殊的任务,援疆干部发挥农业政策和技术方面的优势,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找思路、出主意、办实事,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稳步开展,取得了突出成绩。

    黄伟忠组织应对新疆奶业“卖奶难”问题和乳品苯甲酸超标质量安全事件,向自治区政府领导提出加快推进畜禽屠宰管理职责调整的建议。贡锡锋完成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和中亚农业科技合作中心落户昌吉的协议签订筹备工作。齐飞主持编制了兵团重大科技专项“南疆地区生态高效全产业链设施农业工程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建议书。自治区农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俞宏军牵头完成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初稿),提出种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不仅如此,他们还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做好内引外联。通过引进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为新疆发展增添动力。

    宋丹阳带领20名地州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业务骨干赴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学习考察,推动对口援疆省市建立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培训机制;贡锡锋联合中国农科院科技援疆多家单位共同申报国内外科研项目7项,联系组织国家相关部委和科研机构专家68人次来疆调研和座谈对接;齐飞向农业部科教司、计划司、农机化司等相关司局汇报交流重大农垦科技需求,与致公党中央联系开展“兵团科技资源整合”“创新工程试点”等重大改革调研。

    “他们能力强、素质高、工作拼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也很谦虚,对大家都特别尊重。”自治区农业厅一位维族干部向记者介绍说。

    “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农业部的形象,我们的工作成绩代表的是农业部干部的水平。”程景民说,无论是在自治区,还是在兵团,大家都认真履职,尽心尽责地干好工作。

    甘于奉献为留下自己的足印而自豪

    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环境,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出现了很多困难。“来到兵团,发现很多事情都需要从头再来,一些公文还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进行修改,有的科室竟然没有工作档案。”程景民说,“我们只能一点点地帮助他们完善提高。”

    挂职农垦科学院分子农业技术育种中心副主任的孙国清深有同感,这位“兵团二代”是此次挂职干部里最年轻的,刚刚36岁,他说:“与原单位相比,这里的科研气氛并不浓厚,这也是需要我们尽力改善的地方。”

    “新疆其实还有很多方面,特别是体制机制方面要完善,有的甚至需要重新构建。”挂职畜牧科学院副院长的郑雪光,长期从事畜牧科研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也是出乎意料。

    与工作上的困难相比,最难熬的还是每天下班后想家。白天忙工作还好,一到晚上,就会经常想起家里的妻儿老小,心里挺难受的。怎么办?同志们也有好办法。“老侯菜做的不错,经常招呼大家过去吃饭,既能排解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又能交流工作心得,我们觉得这样挺好。”宋丹阳说出了内心对老侯的感激。

    宋丹阳口中的老侯,叫侯方安,现在挂职自治区农牧机械局农机处副处长,他来新疆后,不仅工作出色,调研提出了全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政策需求,而且在小组里是大家的大厨。“这就是我们在新疆的家。”面前的老侯性格内向,话虽不多,一句话道出了这个团队的融洽。

    一人援疆,全家支持。“其实家里的理解和支持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不到1岁。如果不是全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我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援疆工作中去。”程景民感慨地说,有时候觉得妻子牺牲太多了,内心也常充满了愧疚。

    “使命在肩,责任重大。”黄伟忠时常鼓励自己和大家,“与其说这是我们的一份工作,不如说是一份事业,每次走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看到祖国这么美,就有为这个国家做些事情的想法,现在有幸作为援疆干部来到这里,我们为在天山南北留下自己的足印,深感自豪。”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8-08/6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