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现代农业迎来“众创时代”
( 2015年08月04日 02 版) 丰兴汉金少庚左力
盛夏七月,凝视中原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河南省唐河县,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农民创客集中涌现、农业基地生机盎然、增值车间遍布城乡、农民就业盘活三产的一二三产业高效融合的风情长卷。
从传统农业大县到现代农业名县、新兴工业大县、第三产业强县,唐河的华丽转身靠什么?县委书记刘明杰说:“靠人才。就是因为我们靠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汇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原动力,才锻造出了培强农业、提速工业、盘活三产的县域发展大产业链。”
唐河靠13700多名“农民创客”、10万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全县117万农民创造出年度生产总值2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98元的不俗业绩,迎来了现代农业的“众创时代”。
高位决策,人才集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储动力
7月下旬,唐河南商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正加紧生产河南牧原、双汇等企业的高端设备订单。创办南商农牧的青年叫曹培,他和中国农科院建立了技术研发合作关系,一手创办了这家年生产5万台套母猪电子饲喂站、产房母猪饲喂系统、种猪测定系统、环控等设备的生产企业,拥有世界领先的8项核心专利。
“我是被咱们县‘人才回归’的东风吹回来的。”曹培说,“以前我在外地干,家乡产业集聚区的农机产业园成为农机研发生产高地后,我就赶着回来沾政策的光了。”跟南商农牧一起来的,还有全国著名生猪产业龙头——河南牧原。这是唐河靠人才锻造出的生猪产业链的两个环节。
不断引进新人才、不断研发新技术、不断培育新产业,这是唐河不断积聚现代农业新优势的前瞻决策。正是有了人才加盟、资本注入、科技嫁接,唐河才持续保持着全国农业的相对优势,并着力尽快形成绝对优势。
在唐河决策者的理念里,唐河决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县长周天龙告诉笔者,为了让高端人才、农民创客群体大起来、干起来、强起来,县里打造了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平台、科技示范园区平台、科技创新平台、知识产权申报平台“四大创新平台”,同时通过及时争资立项、财政扶助资助、密切科技协作、加速成果转化,主动引领这些人才群体融入科技创新大潮中去。
温润土壤造就“人才特区”。一年来,唐河引进和培养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涉农领域专业人才1200余名,其中848人成为企业管理高层次人才,269人成为专业技术职称人才,申请国家专利168件,获得授权专利84件,位居南阳市第一名;在科技成果评定中,获得省级成果4项,市级成果3项。由此,唐河共涌现农民创客1.37万多名,成为河南省知识产权试点县,唐河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为现代农业发展蕴储了强大动力。
高端引领,专业合作、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爆发张力
夏管正紧,笔者在唐河新农辣椒合作社种植基地看到:示范方里,管理精细的新品辣椒长势喜人;中原辣椒城内,持续一年的辣椒交易接近尾声。就是这个合作社,带动全县形成15万亩的小辣椒种植基地。
新农辣椒合作社是获得科技部“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的农民贾群成的“杰作”,此类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唐河有10万人。他告诉笔者:“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单一中介服务到系列化服务带动的转变,最大功劳就是提高了辣椒产业的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形成了全国性的小辣椒购销中心和价格中心,成为全国辣椒市场的‘晴雨表’。”
在唐河,像贾群成一样的“新农民”群体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心骨”“领航人”和“风向标”。这个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养户为主的群体,成为拉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三驾马车”,爆发出生生不息的“产业张力”。
据统计,仅去年全县就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59家、家庭农场339个,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累计达到1419家,其中国家、省、市级示范社34家;推动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2万亩,完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60万亩,其中唐栀子、唐半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高端引领”形成了“联动效应”:一是推动了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形成了30多万亩的高标准粮田示范区、5万亩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近郊乡镇都市农业示范区、旅游区乡镇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东部乡镇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二是推动了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围绕草腐菌、栀子、杭白菊、玫瑰、金花葵、绿香米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农户+基地”的模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进行专业化生产。三是推动了农产品一体化经营。通过集约种养打造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实现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市对接为主要形式的一体化经营,使订单农业蓬勃发展。四是推动了农产品社会化服务。实现了政策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三位一体”,尤其是通过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起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快了科学技术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
上屯镇种粮大户杨继学是全县最早发展粮食规模化种植的新型职业农民,在他的带动下全县涌现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4000多户,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50万亩,连续十一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他说:“集约种植、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大宗农产品生产只有规模上去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才上得去。”
高效融合,精准农业、新兴工业、第三产业联合发力
见到唐河县曹氏百川面业董事长曹东旭时,不到40岁的他正在核对发往湖北的一批杂粮面订单。他开发出的杂粮面、担担面、鸡蛋面等十余个小麦深加工品牌产品打开了全国各地市场,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与这个企业相连的是一个5000亩的绿色小麦种植基地、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个物流服务中心、一个农家饭店和300多个就业岗位。由此,企业成为精准农业、新兴工业、第三产业高效融合的“唐河样本”。曹东旭说:“我这个发展模式就是一二三产业共生互荣的‘六次产业’,这个新概念指明了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得跟上这个形势。”
跟上这个形势的,不仅仅是曹东旭一人。全县创业者纷纷抢抓唐河“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的机遇,大力发展培育农业新兴产业。围绕面粉和精制挂面加工,县里发展壮大了贤德面粉、曹氏百川等一批加工企业,小麦加工企业发展到87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50万吨,年加工能力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围绕粮食副产品和玉米等粗粮加工,新上了六合、禾丰、裕嘉3家规模饲料加工企业,全县饲料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提高了种粮效益;创办了唐河县金穗粮油总公司,全力服务粮食购销,在做好托市粮收购的同时,与中粮、中储粮、豫粮等大型企业合作收购贸易粮,有效解决了产粮大县的卖粮问题。全县初步形成了面粉、食品、精选包装和饲料四大加工体系,实现了规模优势向产业优势、产量优势向经济强势的转变。
龙头企业的反向拉动,催生了一大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输送优质原料的“第一车间”,靠订单生产追求高产高效的“精准农业”蓬勃兴起。仅粮食生产领域,今年唐河高标准粮田创建“万千百”工程就建成万亩方37个,总面积56.4万亩,千亩方128个,总面积38.27万亩,百亩方105个,总面积5.1万亩,带动全县99.77万亩良田达到或基本达到高标准粮田建设标准。
发展一批企业、带动一批基地、解放一批农民、催生一批新业,这一连串的变革为唐河第三产业的提升创造了环境和条件。昝岗乡农民方明根据位居两省交界的区位优势,着力发展农游一体新型服务模式,兴办了集自主采摘、垂钓、烹饪、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朱店生态园,吸引了湖北、河南两省游客。像这样采取农商一体、农游一体、农企一体等新型运作模式发展第三产业的现象在唐河蓬勃兴起,成为朝阳产业。
与此同时,全县5万农村青年在产业集聚区找到理想就业岗位,务工产业群体突破30万人;全县15万农民洗脚进城经商兴业,成为新晋市民群体,为第三产业的繁荣运足了“底气”。目前,在唐河,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催动农业集约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经营促动龙头企业诞生、龙头企业诞生拉动第三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升级加速城乡一体的生动局面业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