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管“虾”不能“瞎”管!

网友投稿  2015-07-17  互联网

 

  据媒体报道,温州市民郑女士日前在当地农贸市场购买了3只大虾,回家后发现大虾体内竟然被注射了不明胶状物。随后,郑女士将几只虾的图片上传至网络,痛斥“奸商”,引发网民关注。当天下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当事水产摊贩将100元购虾款退还给了郑女士。

  继虫草掺铅粉、硫磺熏银耳、燕窝加鸟粪之后,如今又冒出来个大虾注明胶,不法商人偷奸耍滑的手段着实让人“大开眼界”,惊诧之余是愤怒,这些经营者不往食品里添“配料”难道就不会做生意了吗?

  据水产老板透露,一些冰冻大虾解冻后会显得干瘪,分量也会减轻,在虾头、虾身注入胶状物,一可增加重量,二能美化卖相。说白了,这样干,能赚钱。管“虾”不能“瞎”管!

  “瞎”管就是有关部门故意看不见。值得注意的是,只需简单检索即可发现,早在几年前,就有过“注胶虾”的报道,相关部门或推辞“与我无关”,或指导“一闻二摸三看”,或表示将严厉打击,然而数年之后,不知是否有毒的“注胶虾”依然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消费者的餐桌。我们不禁要问,明目张胆的违法经营,为啥没有人管?

  “瞎”管就是有关部门不依法管理。事实上,近年来,群众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呼声此起彼伏,决策层也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但一些执法部门却手软不敢管,不落实,放任问题食品充斥市场。

  其实,只要切切实实将国家政策方针落实到位,管好一只虾并不难。在食品中掺假使劣无异于投毒,此番“注胶虾”重出江湖再次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有关部门必须切实行动起来严查严管,只有朝督暮责、常抓不懈,市场上“虾”才能管得住!市场上更多的“虾”才能被管住!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7-17/68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