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粳稻产量再创历史纪录,预计达7000多万吨,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大,尤其是黑龙江等主要产区的压力更大,市场行情曾一度连续走弱。随着各地粳稻托市收购预案的先后启动,临储收购量快速增加,农户存粮不断下降,市场信心也逐步得到提振,粳稻价格开始企稳,回升,春节后继续小幅上涨,局部地区甚至创出历史新高。此后各地粳稻市场步入高位震荡。
5月底,黑龙江建三江圆粒稻谷进厂价为1.52~1.60元/斤,大米出厂价为2.16~2.22元/斤;佳木斯地区圆粒稻谷进厂价为1.62元/斤左右,大米出厂价为2.20元/斤。安徽粳稻收购价多集中在1.55元/斤左右,江苏多在1.53~1.58元/斤,均与前期持平。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2.25~2.26元/斤,东北大米2.42~2.5元/斤,杭州地区黑龙江产圆粒大米2.5元/斤左右,广州市场东北米4640元/吨左右,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虽然粳稻价格处于高位,但政策暖风不时频吹,对粳稻市场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持。
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提前发布
为做好2015年稻谷收购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5月18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农业部、农发行和中储粮总公司共同发布201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这是预案通知首次以“三合一”形式出现,并且与小麦预案通知一并发布。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中晚稻收购执行时间调整为2015年10月10日至2016年2月29日,去年执行时间为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启动时间较上年提前20日,结束时间较上年提前1个月。整体收购时间较上年缩短8天。2015年东北粳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开始日期的提前,将使粳稻收获与收购更加同步化,农户村屯卖粮价格将更接近最低收购价,将有效避免因粳稻丰收而导致收购价格低开低走的现象。不但有助于提高农户的卖粮收入,减少粮食损耗和霉变,提升入库粮质量。而且,新稻市场的早日企稳,也将有助于整体粳稻市场稳定。同时,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企业增加了受中储粮委托的中纺集团所属企业。收购主体的扩大,对粳稻收购市场来说也是好消息。
补贴政策再次出台
在201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发布的前一个月,为加快当地库存稻谷消化,激发企业购粮积极性。黑龙江省粮食局宣布,在2015年4月15日至10月30日,纳入补贴范围的企业参加国家和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组织的政策性水稻竞价销售活动,在黑龙江省竞购并于2015年12月底前运回企业自用加工销售完毕的政策性水稻,省级财政按水稻100元/吨的标准给予补贴。对东北临储粳稻进行补贴早已不是新鲜事物。2009年国家就有对东北粳稻外运进行补贴的先例,且对稻谷市场走势均有正面作用。由于实行补贴后,企业实际采购的粳稻成本将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因此,此项政策的出台也将对黑龙江粳稻市场走势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农户粳稻存粮见底
由于托市收购启动后,农户售粮进度较快,余粮也因而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黑龙江、江苏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398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82万吨。根据相关分析数据,预计2014年粳稻产量预计较上年增产不到200万吨。据此测算出农户家中粳稻留存量较上年同期少了约480多万吨。显然,后期收购2014年产粳稻将更为困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库存粳稻还将继续下降,这对新稻构成了较强的支撑。
虽然政策暖风频吹,由于粳稻产量连年丰收,供应压力很大,向下调整的压力也不小。
临储粳稻库存庞大
国内粳2011年以来再次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现象,当年政策性收购粳稻800多万吨。此后每年都启动了粳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四年累计收购了将近4500万吨托市粮。由于消化缓慢,目前仍有4000多万吨库存等待出库。如按国内粳稻每月需求550万吨框算,单临储粳稻就可满足8个月左右的国内需求。而目前距新粳稻上市仅4个月左右。何况还有正常粳稻储备轮出、农户自身水稻出售、企业周转粳稻库存等。因此短期内消化临储库存基本无望。而庞大临储粳稻库存的长期存在,将对粳稻市场构成持续的压力。
粳稻产量可能丰收
虽然粳稻连年丰收,市场压力较大。但因每年都有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底,粳稻种植比较效益依旧不错,农户种植积极性始终较高,今年粳稻种植面积仍有可能扩大。根据意向调查,今年我国水稻面积将较上年增0.2%,粳稻贡献仍将较大。由于大豆种植效益欠佳,国内最大的粳稻主产区黑龙江弃豆改稻或玉米现象仍在上演。而南方储籼稻主产区湖南正在大力推广“早籼晚粳”种植模式。因此,今年国内粳稻种植面积继续增加的可能性较大。如年景正常,仍有可能继续丰收。也就是说,未来粳稻新增压力还有可能增大。除非极端天气导致产量大幅减产。
粳米需求增速放缓
口粮需求与人口是紧密相联的。主要用作口粮的粳稻自然也不例外。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看,国内人口增速正在逐步放缓。相应地,粳米需求增速也将不可避免地回落。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食物来源日益多样化,对主食的需求也将减少。因此,粮食的总需求虽然将持续增加,但主食需求包括粳米的需求将面临下降的可能。而从目前来看,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持续回升、湿度增加,粳米保存期缩短,也相对减少了对粳米地需求,不利于提振市场。
企业采购兴趣不高
虽然加工补贴政策出台,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提前公布等利好政策频吹,对粳稻市场信心有所提振。但在巨大的供应压力下,市场主体购销热情不高,尤其是参与临储粳稻交易的意愿仍较低。4月15日国家临时存储粳稻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销售粳稻1510309吨,实际成交69736吨,成交率4.62%。其中,黑龙江计划销售粳稻950280吨,实际成交26465吨,成交率2.78%。此后,随着加工补贴政策的落实,成交率缓慢回升,于5月13日达到了8.56%阶段性高点,其中,黑龙江成交率8.78%。但不到10%的成交率显示市场主体参与拍卖热情偏低。随后,随着企业库存增多和利好政策的消化,拍卖成交率开始下降。5月20日交易会计划销售粳稻1510619吨,实际成交63579吨,成交率4.21%。黑龙江计划销售粳稻850466吨,实际成交29160吨,成交率3.43%。
近期临储稻谷拍卖成交回落的原因:一方面,当前粳稻供应充足。虽然农户余粮大幅下降,市场新稻采购困难,但临储粳稻中有1800万吨新稻可供投放。而陈稻供应就更足了。不但临储粳稻有2000多万吨可以提供各种年份的稻谷、满足市场需要,同时省级各级地方储备稻谷也正在密集出库,市场供应十分充足。由于今年粳稻种植面积扩大,未来产量仍有望丰收。企业挑选余地较大,不用为粮源发愁,采购意愿自然不高。另一方面,随着前期企业的入市采购,库存得到了一定的充实。而目前是一年中大米需求最淡的季节,粳米购销缓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没有大量采购粳稻的动力。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推断,在政策支撑下,粳稻市场向下运行动力不足。而在巨大的供应压力和疲弱的需求面前,粳稻上涨也将是阻力重重。预计今后一段时间粳稻市场将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波动,上下空间都将较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