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扬,而鸡蛋价格却在不断下滑,郁闷已久的养猪户终于开心了,养鸡户又开始独自伤心。这种价格变化无常的波动,既让畜牧业主无所适从,又让畜牧经销商琢磨不透,还让主管部门和消费者忧心忡忡。
当前畜产品价格的“忽冷忽热”,不但难以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还会使整个畜牧业成为价格主导下的无端“牺牲品”,极不利于畜牧业的平稳发展。不少养殖户都期盼价格能长期定位在从业者和消费者都可以接受的水平,也正是产品价格的无序涨跌,才导致畜牧业一直游走在“行业投入不足、规模效应弱化、内生性发展滞后”的盈亏临界区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想实现畜牧业平稳有序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发挥政府价格指导作用,从价格改革上建立价格传导机制,确保畜牧行业成为利润适度、规模合理、后劲十足的稳健投资领域。
第一,以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为契机,建立健全价格传导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关部门需强化宏观指导管理,制定政府指导价和最低收储价,按照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出台畜牧产品价格指导目录,发挥价格传导引领作用,使价格与生产成本形成正面联动性,帮助畜牧业走出“亏损尴尬”。
第二,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建立健全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价格信息发布机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我国同一城市的不同县、乡甚至村之间,畜牧产品价格也有很大差异。销往农村的畜牧生产必需品常由于层层“关卡”导致价格高昂,受损的往往是畜牧养殖户。这就要求有关部门通过建立网络、公布栏、电信等形式发布产品指导价格信息,合理引导和规范市场价格。
第三,以定期和不定期价格监管为核心,建立健全合理有序的价格保障机制。当前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价格有序管控的缺位,价格主管部门和畜牧主管部门要引起重视,做到从保障畜牧业主和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入手,引入价格监管机制,按照政府公布的指导价格,实施价格的适度干预,像国家实施反垄断一样建立科学规范的价格监管保障机制,避免畜牧产品价格无序涨跌和市场反应过度,从源头上消除“低价伤农、高价伤民”的不合理现象,为畜牧业的持续平稳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