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作物的产量?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和内涵。在农业生产实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育种家和农民对于产量的认知,从试验田到大田,从小环境到大环境,从某一年到不同年景,经历过几次重要的转变。
我们今天的所有农作物最初都是由野生的“杂草”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改造和进化而来,农作物的果实也从干瘪苦涩的“野果”演变为今天硕大味美的果实。所以,从直觉和经验发展起来的传统农业出发,农作物果实的大小数千年来一直是衡量产量的最直观和核心标准,大果实和“大穗”成为传统育种家和农业生产者普遍的追求。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遗传育种家们发现,通过杂交和选育,能够很轻易地增加玉米果穗的个头,并同时增强它的抗逆境的能力,所以杂交育种成为遗传育种的主流思想。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育种家、农民和消费者都必选果实个头大的农作物品种。因此,传统育种家的认知是:果实大就是高产。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化肥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农作物营养需求可以得到充分和平衡的补充、农药技术的发展使得病虫害的防治能力极大提升,栽培技术的发展揭示了农作物生长的内在规律等,农作物能够承受更加高密度的种植。育种家、遗传统计学家和农民发现,果穗在不断加大过程中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而通过高密度的种植则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更多的产量。相反,果实过大反而会让作物无法承受高密度的种植。所以现代的育种家把提高农作物种植密度作为更重要的育种目标。因此,现代育种家和农民的认知是:密植就是高产。
在不断追求高产的生产实践中,由于年际之间气候、土壤、栽培条件以及种植技术等的差异,特别是在加大了种植密度的情况下,在理想环境条件下表现出高产的品种在恶劣环境中并不能表现出稳定的高产,反而是理想环境条件下产量并不十分突出,但是抗逆境能力较好的品种能够在不同的年景和不同的地区都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稳定性。育种家都开始重视选择适应性好、抗逆境能力强的品种,而淘汰那些产量虽高,但需要娇生惯养的品种。所以,育种家和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抗性好就是高产。
随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人口被大量转移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农村从事农业劳动人口越来越少,农业人口的老龄化也比较普遍。在这样的形势下,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的实施则成为必然。这样,在农业生产中一些生育期偏短,果实脱水速度快,抗倒性好的品种得到推广和普及,因为只有具备这些特性的品种才能够满足机械化收获的需求。虽然各种农作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在产量上没有优势,但是由于适合机械化的操作,能够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给农民带来更高的效益,因此这样的品种被广泛接受和大面积种植,而传统的生育期长的品种则被逐步淘汰出局。在摆脱食物匮乏的年代之后,农业与其它产业一样在竞争社会资源,没有经济效益的产业社会资源不会青睐的。所以如何能够通过产业化的建设得到更高的效率和收益,是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获得实际高产的关键。因此,在产业化时代,人们对于产量认知是:效率就是高产。
基于这样的产业发展规律,我国农作物的育种方向将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以高产为目标的育种将逐渐会被以效率为目标的育种所取代。从育种材料的创新和筛选,组合的设计思路和晋级标准的制定,各种特性的评价和优先次序评定等,都将会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