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业部增粮下达“狠”任务: 治土节水种土豆

网友投稿  2015-02-23  互联网

  粮食增产政策正在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进行路径设计。

  近日,农业部下发《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定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推进东北地区水稻节水灌溉、黄淮海地区盐碱地低产变中高产提升行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行动等十二项粮食增产任务。

  按照《意见》,到2020年,耕地基础地力将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在若干马铃薯优势产区及潜力产区,马铃薯主食加工专用品种覆盖率将达到50%,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将实现零增长。

  治土、节水、调整农业结构,已成农业发展政策核心。

  《意见》认为,过去那种“拼资源、拼投入品、拼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由于过去化肥、农药的过高使用量,导致土壤发生酸化、次生盐渍化”,一位在黑龙江五常经营“可持续种植”大米家庭订单式运作的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土壤酸化的结果就是pH值低于4.5的地块,一般可造成作物减产三成以上。土壤中的残留化肥、农药,再加上重金属污染,实际上这样种出的农产品质量是很令人担忧的。”

  根据《意见》,从2015年开始,将推广高产高效多抗新品种、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栽培技术、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并严格控肥、控药、控水,推广优质商品有机肥、高效缓释肥料、生物肥、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

  农业结构的政策调整策略下,马铃薯产业成为宠儿。

  资料显示,马铃薯耐寒、耐旱,是“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相比水稻和小麦,马铃薯种植需要的水量比较小,并且对土地质量要求不高,是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所在。

  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席马铃薯科学家谢开云对记者表示,“马铃薯在中国潜力巨大,大米、小麦、玉米已经极尽其用了,但土豆还没被完全利用”。

  “2014年在河北组织的试验显示,马铃薯适合地下水漏斗区、干旱地区种植,相比较玉米、小麦,产量高且更省水,”一位农业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验显示,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的完全雨养条件下,马铃薯亩产仍可达到1.8吨”。

  《意见》指出,将在西北、西南的马铃薯优势产区以及若干潜力产区,使马铃薯主食加工专用品种覆盖率达到50%,马铃薯主食产品中全粉和淀粉占比达到50%,重点是开展适宜加工主食的马铃薯品种及种植模式攻关,大力推广脱毒种薯。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2-23/6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