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龙头企业来了 农民得了啥?

网友投稿  2015-01-19  互联网

  编者按:近年来,各地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通过招商引资、建产业园区等手段,引进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带来了资金、技术、设备,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模式和经营理念,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订单、提供了就业。

  但是,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的情况。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何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保障农民利益?近日本报记者前往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山东,探访企业和农民,看农民从产业链中如何获益。

  岁末隆冬,本该是一年中农闲的时节。但在山东省潍坊市的不少农村,有些农民不仅没有闲下来,反而忙得团团转。

  这样的反差,缘于方兴未艾的农业产业化风潮。一家家应运而生的农业企业,仿佛一条条飞鱼,不停地追逐潮头、落户农村。这些“外来客”,打破了乡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让农民倍感新鲜。

  不过,无论企业的到来会改变什么,农民最在意的是:企业的到来,能让自己得到什么?

  既能坐地收租,又能就近或外出务工

  距昌乐县鄌郚镇镇政府驻地不足两公里,一片占地500余亩的瓜菜基地已建成大半。

  55岁的刘孟顺,正忙着指挥建筑队的工人干活。基地的最北边,有他曾经耕种了大半辈子的2亩地。“地是好地,旱涝保收,都是‘吨粮田’。过去就种点小麦、玉米,一年下来毛收入3000来块钱,也就是饿不着。”

  当初,听说有企业过来流转土地,刘孟顺一点都没含糊,痛痛快快地签了合同。“我肯定是愿意流转,2亩地一年租金2000块钱,什么都不用管,我安下心来干建筑,一天还能挣个150块钱。”

  “老刘你没说实话啊,还是打了埋伏,你媳妇在这干活,一天还有70来块钱呢。”山东伟圣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这片基地的经营方。总经理张国伟跟刘孟顺熟络了,时不时要闹上几句。

  张国伟测算,基地全部建成之后,常年的用工至少要100多人。去年投产的200多亩,赶上忙活的时候,一天就发出去一万多元钱的人工费。

  过去,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许多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农业企业的到来,让这些原本缺乏挣钱能力的留守人员,找到了新的出路。

  潍城区军埠口镇大寨村村民姜玉训,今年虽已72岁高龄,但身体却格外硬朗。每天,他都会骑着电动车,往返于四五里地外的山东怡兴有机蔬菜有限公司。

  早上7:30上班,下午4:30下班,中间还有一个小时的午饭时间。一天8小时的劳作,姜玉训能赚到60元钱。“要是待在家里,也怪闲得慌,挺没意思,到这里来干点活,累不着,还能挣钱。”

  像刘孟顺和姜玉训一样,许多农民正因农业企业的到来而腰包渐鼓。它们一般采取公司自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营模式,直接或间接增加着农民的收入。以潍城区为例,农业龙头企业12家,流转土地6300亩,创造就业岗位5000余个,促进农民人均净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

  “潍城区的土地流转价格每亩在1200元到1300元左右,这肯定超过农民自己种粮的收益。”潍城区农业局局长杨连军介绍,即便有些地方土地流转价格不高,但农民收入也不会低。“别的不说,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之后,农民至少可以就近或外出务工。”

  种地不能按老法,新“玩意”渐被接纳

  潍坊圣裕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葡萄枝从装着营养土的花盆里长出来,生长势头格外喜人。过不了多久,这些枝杈就会生根,成为“盆景葡萄”,而母体则可以继续结果。

  用负责人王有升的话来说,这叫“一个鸡蛋几个篮子装”,横竖都不赔本:如果“盆景葡萄”价格高,就卖“盆景葡萄”;如果“盆景葡萄”卖不上价,就卖普通的葡萄。

  新鲜的品种,新式的管理,让周围村庄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瞪大了眼睛。这段时间,合作社迎来很多参观者,想要学艺的也不少。

  “我们得花个四五年的工夫,把这事琢磨透了,市场有前景了,再让老少爷们种。”对这事,王有升倒是不着急。“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能让大家吃了亏。”

  过去,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技术不赶趟,思想跟不上。一户农民家里统共三五亩地,谁也不敢拿自己一年的收成做实验。就算是品种再好、技术再棒,但没有成功的样板做示范,费再大的劲也推不开。

  昌乐县乔官镇姬家庄,地处古火山群,村民们大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虽然以往也种植小米,但零零散散,没有规模和品牌。

  “现在完全反过来了,大量的土地都用来种小米,全村去年统共就种了30来亩小麦。”村党支部书记徐振兴说,村里有200亩山地,流转给了火山现代农业示范园。“人家种地,品种集中、产量大,而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跟咱老百姓的法子完全不一样。”

  如今,“火山小米”已经成了姬家庄和周边几个村的招牌产品。去年中秋前夕,小米刚刚收获,托关系找门路来的客户,也只能按每斤10元的优惠价购买。而市场上经过精致包装的“火山小米”,甚至卖到了每斤30元。

  昌乐县农业局副局长付天成表示,农业企业不仅带来了新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而且具有农民缺乏的市场意识,“对品牌的打造、推介作用巨大,能够提高农业的效益,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最近,又有一家潍坊当地的农业企业来洽谈,准备流转姬家庄的600亩土地。等到镇上批准,徐振兴打算召开村民大会,好好讨论将来的发展。“地流转给他们,但还是谁家的地谁种,只不过是得按人家的办法种,那样才有高效益。”

  收益能否长久,盼更上一层楼

  刚涉足农业时,山东怡兴有机蔬菜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坤就摔了个大跟头。300多亩地全种上了萝卜,没想到收获时严重滞销。最后一算账,一下就赔进去了80多万元。幸好徐坤及时转变思路,搞起了设施农业,这才化危为安。

  对很多农业企业而言,农业产业化的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时遇到旱涝灾害,企业严重亏损,无法支付农民土地流转费用;有时市场行情不好,企业效益不佳,无法履行与农民签订的收购合同……

  其实,这些也是农民们最担心的事儿。

  “现在这样多好,有钱赚、有活干,老百姓就想着能稳稳当当的,最好过几年还能涨一些。”50岁的刘法快,是鄌郚镇赵家岭村人。“就像以前干建筑,活都干完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钱,这种滋味不好受。”

  对于农民的顾虑,政府已经注意到。潍城区区委农工办主任袁永富,这两年到很多地方都考察过农业企业的情况,也嗅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

  “农业是弱势产业,前期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规模化、产业化应循序渐进。”袁永富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确保企业适度经营。“农业企业健康发展,农民利益才有保证。比如上什么项目、多大规模,我们及时沟通,分析风险,讲清政策,避免企业一味贪大求全。”

  也有农民担心,农业企业把土地流转走了,自己以后再想种,会不会要不回来?山东的办法是,一边争取用3年时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一边规范产权交易,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截至2014年10月,山东已有5.7万个村(社区)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占总数的76.5%;4.5万个村(社区)颁发了承包经营权证书,占总数的60%。与此同时,青岛、枣庄、潍坊、淄博、泰安成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22个县(市、区)建起县级交易中心(所)。

  “我们有资金、有技术,但不管怎么样,地得用农民的,活还得请农民干。”徐坤觉得,农业企业和农民天然地“绑”在一起,双方的利益紧密联结。“需要进一步探索更互惠的模式,比如能不能让农民参股农业企业。或许最理想的状态,是让更多的农民尤其是年轻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彼此成为利益共同体,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站在一边看。”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1-19/6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