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粮食收储压力重重 各地如何化解“甜蜜的负担”

零零社区网友  2015-01-12  互联网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吉林省公主岭市环岭乡张家街村,每家每户大门前都有一个铁网式科学储粮仓,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新收获的玉米。村民袁秀华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去年玉米丰收了,不过现在我不着急卖,得等到玉米水分达到国家收购标准再卖,卖个好价。”袁秀华说。

  农民不着急卖粮,粮食部门收储压力是不是变小了呢?“今年收储压力非常大。”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粮食市场面临三大矛盾

  粮食收储压力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认为,当前我国粮食市场面临着三大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粮食供求总量紧平衡与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的矛盾。一方面,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和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影响,“紧平衡”将成为我国粮食供求的长期态势;另一方面,国内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而粮食需求增速放缓,出现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现象,玉米、稻米等品种出现阶段性过剩,销售压力增大。

  第二个矛盾,是托市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的矛盾。目前国际粮食价格大幅跌落,而国内粮价受托市收购价格支撑长期维持高位,国内外粮价倒挂严重。与此同时,国内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抬高。在双重挤压下,单纯依靠敞开收购、提高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应越来越弱,现行粮食收储政策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个矛盾,是适度进口粮食与影响国内市场的矛盾。在立足国内的前提下适度进口,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我国粮食生产和库存分布呈现向核心产区集中态势,主产区收储压力巨大,政策性粮食库存连年“滚雪球”,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主产区卖粮很方便

  吉林省是我国粮食核心主产区,在粮食连年丰收的情况下,粮食收储压力很大。不过,记者在吉林省采访时,并没有发现各地粮库出现排长队卖粮的现象。“吉林农民没有卖粮难的问题,现在农民可以常年常时卖粮,可以择机择价售粮,实现种粮收益最大化。”韩福春告诉记者。

  韩福春说,为了缓解收储矛盾,吉林省通过加大腾仓泻库、跨省移库、粮食加工转化等综合措施缓解粮食收储矛盾,腾出480亿斤的仓容;通过建仓挖潜,建设房式仓、罩棚仓,增加收储能力100亿斤。

  吉林还扩大粮食银行试点,鼓励国有企业开办“粮食银行”业务,为农民提供代储、代销服务,哪里粮食矛盾突出,“粮食银行”就开办到哪里。

  为了缓解仓容压力,保障秋粮收购顺利进行,各粮食主产区通过建仓扩容、促销腾库、跨省移库、腾仓并库等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积极参与粮食收储,千方百计提高粮食收储能力。同时改进和创新粮食收储服务方式,为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提供烘干、收购、存储等产后服务。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主产区大力推动粮食就地转化,促进粮食仓储能力与加工转化能力有机结合,激活粮食加工产业的巨大潜力。

  主销区增加收储份额

  粮食主产区面临收储压力,粮食主销区并没有“作壁上观”,而是从“全国一盘棋”的大局出发,加强产销对接,帮助主产区化解粮食收储压力。

  北京是特大型粮食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为16%。为此,北京市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粮源基地、委托代储市储备粮等多种形式,与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等粮食主产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据测算,通过省间采购、郊区生产、进口3个渠道,目前北京市直接掌控粮源400多万吨,相当于粮食直接消费量的70%。

  上海市通过各种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在产区建立粮源基地,以口粮粳稻为重点,在东北、苏北布局粮源基地,发展收购、中转、储存、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掌握粮源约200万吨。

  浙江省在稳定本省粮食生产、做好粮食收购的同时,鼓励省内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到粮食主产区拓展产销合作渠道。据了解,浙江省目前已在13个粮食主产省建立粮源基地352万亩。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1-12/6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