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已正式提出今后农业的新发展方向,全产业链的融合势在必行。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农业全产业链融合,需要农业创业机制的助推。
正在创建上海创业型城区的远郊金山,已经开始探索农业创业的新机制。当地人社部门负责人徐红强认为,新型农业创业的关节点,是要做足“之间”的功夫,也就是在一产、二产、三产“之间”,如何形成产业化的衔接和对接。可通过项目化的方式,在蘑菇、草莓等高效农业领域,率先尝试把传统的合作社“再组织化”,建立合作联社,为种植业的一产向农产品包装、加工等二产过渡,创造条件。有了农业二产,标准化、品牌化基础建立,就又可以向线上线下销售、农业旅游等新型三产形态延伸。
“扫扫二维码,一棵大白菜的产地、播种日期、所用肥料甚至烹饪和存储方法都一目了然。”这是在廊下镇农业加工区内的海亮集团旗下“明康汇”食品产业园中看到的新举措。
相关人士说,在上海这样的城郊型都市农业形态中,最有条件加快发展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为了使一、二、三产业能够融合推进,农产品基地的转型是基础步骤。与传统的基地运作模式不同,不少地区已在探索各种有效的现代技术的集成新模式,今后像“明康汇”食品产业园这样的“扫码观菜”的方式,将逐渐成为现代农业产业的基本标配。
强丰生态农庄负责人吴连强等农业创业者认为,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囊括了从选种、种养、加工、储运乃至终端销售、农业休闲观光的一体化系统。全产业链如何有效落地,各方都在探索。有条件、实力强的,可以形成“自建基地、自有加工、自配物流、自营终端”的全程闭环的循环式产业链。有细分环节上优势的,则可以进行局部创新创业,再通过合作、参股等市场化方式,进入业全产业链的大平台中。
全产业链,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至关重要。“冷链运输”可能也会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沪郊领先一步的农产品基地已在尝试建立全程冷链物流运输车队,配备具有“在途可视化监控”系统的冷链生鲜配送车,运输过程实行严格分级、全程冷链、无缝对接,通过城际配送、宅配等运输方式,满足有效半径内市场的供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