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乐观的农产品流通
近两年,国内媒体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字眼——“菜贱伤农”。提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发生在山东济南39岁菜农韩进身上的事情。2011年4月16日,韩进突然自杀身亡,留下了38岁的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韩进自杀原因据说非常复杂,性格内向的他近两年来接连受挫。6亩(1公顷=15亩)甘蓝、两三个月的精耕细作,却迎来了最坏的局面——8分钱50克的售价。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类似事件还有广州番禺的菜农喝农药自杀。
一方面是菜贱果贱伤农,如北京油菜被成片铲掉,福建的莴笋被销毁,山东的白菜烂在地里,海南的香蕉卖不出好价钱。另一方面,终端的菜价果价依然很高,出现菜贱菜贵或果贱果贵同时发生的奇怪现象。如北京市、上海市内的大白菜往往都卖到4元/千克,而这些白菜经农民卖出时每500克才几分钱。水果产地价格和市场价格也相差悬殊。
为什么终端菜价或果价和批发价之间悬殊如此大,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出了问题。
“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产品流通体系是指农产品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总和。正常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耗费各种资源、发生成本并增加价值,从而也产生了升值与获利,这就形成了农产品价值体系(或称农产品价值链)。
现在国内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餐桌,至少要经过农户—经销商采购—批发市场—分销商—零售商等环节,每道环节都至少要加价10%-15%,不仅造成流通渠道不畅,也人为地抬高了终端产品售价,最终的结果是:菜价下跌大部分由菜农承受,而菜价上涨则由消费者买单。
根据农业部连续4年跟踪调查的结果,在冬春季节、气候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山东省青州市农民大棚生产的黄瓜,运到寿光批发市场以每千克5角钱左右的价格出售,运到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以每千克1.00-1.30元价格批发给中间商或集贸市场的摊主,集贸市场则以每千克2.20-2.80元左右的价格销售。据此推算,每千克黄瓜的零售价格中,生产者即农民的出售价仅占17.9%-22.7%,零售价相当于产地农民出售价的4.4-5.6倍。
农产品流通中交易主体越多,流通效率越低。所以,理论上应尽量减少交易主体,以提高流通效率,优化价值链。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流通环节中从市区一级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的最后环节被称作“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所产生的成本占总价格的五成以上,是整个流通过程中加价最高的环节。
“最后一公里”大幅度涨价的主要原因是:流通商在这个环节缴纳的费用大幅度增加。据调查,流通商在批发市场至少要缴5种费用,诸如摊位费、进场费和招标费,而且缴费数额不断上涨、缴费周期越来越短。过重的费用直接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小生产、小流通”
目前受农户家庭小规模经营方式的制约,农民缺乏利益代言人,而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专业合作社却在现实操作中起不到很好的作用。这使得农民在单个面对市场、面对流通商时缺乏谈判能力,不但很难预知风险,也不可能参加得益分配。因此,国内大部分农户只能将农产品运送到附近的产地批发市场出售,或由市场收购商直接到地头收购,然后由长途运销商运到大中城市销地批发市场,再经过这些批发市场将农产品周转扩散到社区集贸市场、超市及团体消费单位。因此,长期以来,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部分农民一直被挤压在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的最末端,再加上信息不对称,使得“谷贱伤农”“菜贱伤农”时有发生。
事实上,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两端都是分散的千家万户。因此,目前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大生产、大流通”格局,对农产品营销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龙头企业来带动地方整体农产品的流通,这其中龙头企业无疑是农产品品牌经营的主体和核心。
从全国农产品品牌企业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看,做大品牌必须靠龙头企业和政府的双向配合和互相拉动。例如山东的张裕,河南的三全、思念,内蒙古的蒙牛、伊利等企业在当地的产业圈效应,都充分体现了龙头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所以,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创建更多品牌的重要途径。
优质品牌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只要农民和企业愿意,他们随时可以种出放心的菜,也可以养出放心的鸡,但是没有人愿意这么做,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不合算。假设一个农民养猪,如果他不用瘦肉精,只用最好的粮食,生产出的好猪肉成本一定很高。可是,卖猪时,他卖的价钱与“瘦肉精猪”一样,他肯定再也不会生产好猪了。而作为屠宰场,他们收来的猪屠宰以后,卖价和其他屠宰场的一样,那他肯定会收便宜的猪,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正是基于这个事实,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往往造成地方性品牌的整体沦落和败坏,不得不退出市场。比如,号称“世上之奇卉、果中之仙品”的金华佛手遭遇“质量门”,直接造成这一金字招牌的倒地。究其原因,是当地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产量,滥用激素、膨大剂,甚至出现地栽佛手、柑橘嫁接等各种速成栽培法,导致佛手果实虚胖、香味不浓。这种短视的行为给当地的果农带来了致命的后果。他们只知道金华佛手在市场上能卖出好价钱,却没有认识到金华佛手的品牌价值是与产品的高品质密切相关的。恰好印证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品牌作为农产品生产与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举例来说,山东省章丘市依托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提出“品牌农业”的发展思路。市政府依托特色资源,打造名牌产品,壮大支柱产业,致富广大农民,走出一条“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科技化管理、组织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市场化营销”的现代农业发展“章丘模式”,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浙江省德清县主打“安全牌”,推出“诚信为本”的诚信企业联盟,打造地方化的品牌农业,短短几年时间就使其农产品比其他同种类农产品拥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使当地的农民得到了实惠。
安全监管与多元化模式
物流设施建设滞后与食品安全监管困难同样是困扰农产品流通的难题。
虽然鲜活农产品的批发市场流通份额占到80%,但是批发市场设施简陋和交易手段落后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多数市场仍然停留在提供交易场地和摊位的水平上,缺乏信息服务、质量检测、电子统一结算、安全监控、垃圾处理等配套服务设施。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功能欠缺,农产品分选包装、冷藏保鲜、冷链物流和配送等设施设备不足。蔬菜长途运输道路不畅,货车非法超载现象严重,有很大的安全事故隐患。冷链不健全致使物流过程中鲜活农产品质量下降、损耗增加,也是导致流通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未来要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流通成本高、消费者不满意的问题,就要发展多元化的流通模式,拓宽通道的宽度,形成各种渠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的流通格局。除了连锁超市开展“农超对接”之外,还要有连锁餐饮业开展的“农餐对接”、城郊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社区直送”和“周末菜市场”、批发市场大型经销商开展的“批零对接”和“场地对接”、生产者和消费者携手建立的“产销联盟”等多种形式。
最近两年,随着农产品电商时代的来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营销渠道。比如主打有机农产品的本来生活网和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已经以一种新的形态逐步进入居民小区,被人们所接受。上面提到的这些产销对接形式各具特点,都将在保障鲜活农产品流通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还需加强对进场产品进行抽样检测,这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从北京市曾经对8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调查发现的问题看,尽管都配有食品安全检测室,但无统一检测标准,检测人员配备不足。尽管近几年,商务部、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都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中心的建立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由于抽检发生的相应费用和检验员的工资要由市场支付,批发市场自身检测的积极性不高。而且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产品具体来源不明,一车产品可能来自众多生产者,很难分清批次,抽样代表性不强。同时,市场担心,一旦查出问题产品,上报主管部门或被曝光,会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只关注产品生产出来,不太关注生产过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保证经营鲜活农产品不出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流通企业需要认真对供货基地进行考察确认,只有那些经过无公害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地才能成为他们的货源基地。连锁超市和餐饮集团往往统一组织采购,通过建设和控制供应链来保证食品原料安全。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比较困难,但是也在积极地进行抽检和索要产地证明,推行场内经销商台账记录制度,一旦发现问题至少能够追溯到上一个供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