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棉价改革如何看

零零社区网友  2014-11-18  互联网

 

  编者按:按照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新疆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结束了实施3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这一旨在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举措,会给棉农的收入带来怎样的影响?能否帮助下游企业走出近年来的发展困境?改革中还有哪些待解的难点和问题?本报记者日前走进新疆,探访棉市,求解上述问题。

  补贴可以保证棉农基本收益,但棉农也将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

  深秋时节,行走在新疆的广袤田野,映入眼帘的大多是这两种颜色——白色和棕黑色。前者是依然生长着的棉花颜色,后者是采摘过后的棉田颜色。

  10月29日,在沙雅县益康棉业有限公司托依堡分公司棉花收购现场,记者遇到了前来领取卖棉款的亚迪·买河木。

  44岁的亚迪·买河木是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塔勒克布隆村村民,从事棉花种植已有十五六年。家里的28亩地今年全部种了细绒棉。

  “今年年景不大好,又是冰雹,又是大风,不仅收获推迟了,平均一亩地也只能收200公斤籽棉。”亚迪·买河木说。而在去年,同样一亩地的产量是400多公斤。

  和产量同样下滑的还有籽棉的价格。从10月15日开始出售棉花的亚迪·买河木说,同样等级的籽棉,去年一公斤能卖到9.8元左右,今年只能卖到6.3元左右。

  减产、降价的同时,植棉成本却在上升。单就拾花费而言,去年拾一公斤棉花2.1元,今年涨到了2.3元,还要包每个拾花工的10元路费和午饭。“目前这个价格没多大赚头,今年的利润只能等着补贴了。”

  和亚迪·买河木同样等着补贴的,还有沙雅县沙雅镇的廖桦。廖桦是远近闻名的大户,承包了1800亩地种棉花。规模效应使得他不仅产量比小户高,即便今年的年景也达到280公斤/亩,成本每亩也要比小户低上至少5个百分点。

  从9月24日开始售棉的廖桦,每公斤籽棉低的卖过6元,高的6.5元。“你不等等后市?”“不等了,一来棉花收了放在家里怕火灾,二来赶紧卖了好给工人发工资、还银行贷款。”廖桦也坦承,目前这个价格已经基本可以覆盖成本,等补贴到手,收益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今年是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第一年。观察籽棉收购价格会发现,今年与去年的价差大约在每公斤3元左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副行长丁新贵说,去年国家还在对棉花实行临时收储政策,那个价格里面包含着对农民的补贴,今年已经“价补分离”,在向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回归。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解读,目标价格运行的机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棉花价格最终由市场形成。按照农民的种植成本加基本收益确定目标价格,目的是保证棉农的基本收益,而非全部收益。因为市场活动天然有风险,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通过市场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也要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收入能否增加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副师长宋文广介绍,虽然国家确定了19800元/吨的目标价格,但补贴是按照目标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差价来确定的。其中的市场价格是按照9—11月采价期内得到的市场平均价格计算。如果棉农种的棉花产量高、品质好,卖价高于市场平均价格,回头再加上补贴,收入就会增加。反之则有可能是卖不出去,或者刚刚保本,甚至亏损。

  下游棉企、纺企对目标价格改革持欢迎态度,此政策有助于引导未来棉花质量进一步提升

  棉花价格一头连着棉农的收益,另一头连着的是棉花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的收益。

  益康棉业有限公司是阿克苏地区有名的棉花加工企业。年收购籽棉12—15万吨,收购半径覆盖了附近的库车、沙雅、新和等县。董事长胡孝伦说,“过去3年执行棉花临储政策,棉籽一卖,皮棉国家收储了,棉企没啥大风险。目标价格改革之后,棉企直接进入市场,如何确定籽棉收购价格、皮棉能否顺价卖出等,风险都要由企业自己承担。虽然压力大了,但我们还是欢迎改革。因为企业这一两年赚钱与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整个产业能够健康,这样才能给予企业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2011—2013这3个棉花年度,全国累计收储棉花分别为331、651和640万吨,分别占当年棉花产量的50%、95%和96%以上。按照三年标准级棉花收购价和出库价格差、保管费用、利息费用三项合计,一吨棉花财政要补贴2000元左右。国内外棉价差距仅2012—2013年度“价格倒挂”就达到5000—6000元/吨。

  河南舞钢银龙纺织集团董事长鲁耀宏,这位在棉纱行业“搏杀”了30多年的资深纺企负责人,谈起上述数据,说起近些年纺织企业的困境,语气略显激动。“棉花临时收储虽然意在保证农民收益,但客观上也带来了利益传导机制不顺,财政压力和管理成本过高,国内外棉价价差拉大导致纺企竞争力下降等问题。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让棉价回归市场,有助于国内外价差缩小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帮助纺企减少亏损,特别是那些以出口为主的纺织企业重拾竞争力。”

  影响整个产业健康的不仅是价格,还有棉花的质量。鲁耀宏介绍,该集团主要生产中高档棉纱,对棉花质量要求较高。“过去我们用的主要是新疆的棉花,但近几年国内棉花质量下降很快,没办法只能加大进口棉用量。”

  国家棉花产业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杜珉分析,近年来我国棉花质量的确有所下降。就内在质量分析,近几年在国家临时收储皮棉政策的鼓励下,许多棉花生产者追求皮棉衣分高的品种,而衣分高的品种纤维品质质量大多不理想。从外在质量看,由于人工成本大幅上升,棉花采摘机械化已成发展趋势。但由于我国棉花机械化生产采摘时间较短,品种与机械之间的匹配度低,容易出现纤维损害、杂质较大、短绒率高等问题。另外人工采摘过程中异性纤维混入,也是影响我国棉花外在质量的一大问题。

  鲁耀宏认为,提高棉花质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实行目标价格政策后,市场的作用增强,有助于引导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提升种植和加工质量。”他说。

  亚迪·买河木也说,过去种棉花关注的只是产量要高,今年遭灾大家的产量都下降,质量好的卖价就高,“明年得选优质品种种上。”

  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试点中的难点和问题将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得以解决

  新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刚刚起步,综合各方观点,目前看改革正稳步推进。但记者采访中也发现一些难点和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补贴方式如何确定更高效。阿克苏地区行署副专员尼牙孜·阿西木介绍,按照自治区关于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补贴资金分两次发放,第一次按棉花种植面积发放中央拨付补贴资金总额的60%,第二次按棉花产量发放补贴资金总额的40%。在阿克苏地区的新和县和柯坪县分别试点按交售籽棉产量和按棉花种植面积补贴。据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国家认可的棉花产量一次性发放补贴。

  事实上,有关棉农植棉面积的核定需要用大量时间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新疆植棉农户的规模还相对较大,未来如果向内地推广,面积核定工作的难度会更大。几种补贴方式效用如何,未来是否会统一成一种补贴方式,如何统一,尚待探索。

  入库公检是棉花加工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过去棉花质量检验是抽样送检,今年改革后要求全部棉包送至监管库取样检查。申请预约入库加上公证检验需要10天左右,这意味着企业加工的皮棉至少要10天后才能销售。同时,运费和其他费用约需200元/吨,企业负担加重。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为了保证棉花质量,防止棉企弄虚作假,出现“转圈棉”。今后如何兼顾质量安全和效率也等待改革给出答案。

  信贷资金安全问题。过去几年,棉花收购市场红火,一些商业银行积极为棉企提供贷款。今年市场情况有变,信贷资金来源基本只剩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家。棉花信贷资金虽然也有企业资产“应抵尽抵”、交纳一定的风险保证金等要求,但基本属于信用贷款。在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时,能否确保信贷资金贷得出、收得回,也需要创新风险管理手段。

  棉农还贷问题。棉农生产资料贷款多是年初贷,年底还。虽然国家首批预拨付的按照面积补贴的资金将于近日发到棉农手中,但其余补贴可能要到明年初才能全部兑付。这有可能造成部分农户不能按时还贷。未来如何协调植棉农户的生产周期、贷款周期和补贴发放周期,也需要认真考量。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11-18/6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