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信息到农户 服务到村头 打通信息服务“乡间路”

零零社区网友  2014-10-15  互联网

 

建好村级站 打通信息服务“乡间路”

  “信息社成立不到半个月,就帮村民网购了1台洗衣机、1台电视机。从网上买的不锈钢拖不会脏手,村民看到后非常喜欢,现在已经卖出了3把。”9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便仓居委会益农信息社信息员卞小峰告诉记者,信息进村入户给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

  今年,农业部在全国选择了10省22个县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通过村级信息站建设集成12316热线服务、农产品电商业务、网上购物、便民服务、农村社会管理、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于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截至8月底,试点地区已建立125个村级信息服务站。

  如果说在全国层面的与电力通信企业、网络电商和公益热线的平台建设是通往信息化的“高速公路”,那么村级信息站的建设就像通往千家万户的“乡间小路”。打通这些“乡间小路”,就要立足农民需求,在组织发动、措施落实上引入市场机制,在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创新,在村级信息服务站市场化运作上力求创新。

  把信息服务的“根”扎进乡村

  根据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方案,在试点县域范围内,将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到所有行政村。

  经费从哪里来,是建站遇到的现实问题。江苏省宜兴市采取“市财政补贴、企业支持、村委补足”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投入,市委市政府批准将此费用纳入市财政专项,由江苏卓易公司提供免费技术支撑开发软件平台,不足部分由村委出资补足,由此推动形成“多元投入、互利共赢”的投资建设格局。

  服务站选在哪儿,村级信息员由什么人担任,直接关系到服务效果。“乡镇干部听说免费配电脑,第一次选的点大多数都是乡镇干部的关系,或者是村支书、村长、会计等。我们下去了解发现,多数不具备建站的条件。”河南省浚县农业局副局长李敬有说,他们反复开会强调建站标准,在乡镇选好点以后,由农业局和农信通集团去到点上实地把关,保证了所选站点的可行性。江苏省则重点选择村综合服务中心和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热心为农服务的村农业科技服务站、农资店、农村商超店、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建站;从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经纪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商超店主要成员中,选拔聘任村级信息员。

  如何更好地整合服务资源,不少试点市县在努力探索。辽宁省东港市将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农业服务中心都加挂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牌匾,将12316金农热线坐席搬进了农业服务中心和发展较好的合作社,实现农技推广和农业信息两个体系在乡镇有效融合。江苏省金湖县引入市场力量:中国电信金湖分公司下沉增值业务到村级站,实现了电信、移动、联通“三网”充值、手机终端上柜销售等增值服务;京东江苏代理商——南京分点渠道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指导村级站开展基于京东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快销代购、农村物流代办等业务。

  这些努力和探索已初见成效。记者在亭湖区便仓益农信息社了解到,这个整合了12316、土肥站、农资公司、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多种资源的信息社,成立不到1个月的时间已经提供现场技术咨询近500人次,网络代购金额1.7万元。福建“世纪之村”平台已在全国8个省、4万多个农家网点使用,拥有信息员11万人,走出了一条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三赢”的发展道路。

  综合施策打通“乡间信息路”堵点

  目前,这100多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在试点省份不同程度地发展完善着。但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仍旧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主体共同破解。

  首先,要加大投入,提升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水平。

  盐城亭湖区农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反映,目前多数设在村部的站点办公条件较差,设在农资门店等经营场所的站点档次普遍不高,与建设标准差距较大。浚县农业局副局长李敬有认为,在发展初期,由于投入大、效果不明显,必须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把基础设施建好。江苏农委副主任徐惠中表示,江苏省正考虑将已有的信息化项目资金向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倾斜,吸引社会资金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

  同时,多个试点县反映,基层信息员选聘存在困难和机遇: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外流,农村会操作、懂经营的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在食品安全日益严峻和网络电商不断进军农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关注农村市场。加强对信息员队伍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建设很有必要。江苏省正计划将信息员培训纳入农村实用人才、“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研究制定对村级站信息员开展农业公益服务的补贴办法,推动形成多元投入、互利共赢的建设运营机制。

  其次,要完善市场机制,提高村级站点的可持续运营能力。

  在对盐城市亭湖区3个益农信息社的采访过程中,信息员都提到代理电商产品销售返点比例较低的问题。据了解,江苏省各试点信息社代理京东商城网购业务由江苏分点渠道商务公司统一代理,返点比例在0.05%~2%之间。在返点比例不高的情况下,信息社更多依靠是固有业务发展。信息员徐慧说:“如果企业能更多让利,无疑能更快开拓农村市场,返点比例太低,信息社缺乏代理销售的积极性,也许可以建立激励更加明确的返点机制。”

  第三,要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实用性。常熟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有的信息主要是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等方面,农业科技、便民查询等服务链接只是对各部门已有信息服务资源的简单整合,缺乏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信息资源更新频率不快;服务提供以查询为主,缺少互动和深度应用。

  据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农业部将统筹农业公益服务资源、农村社会化服务资源,整合“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四类服务,构建“政府、服务商、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最终在每一个行政村都实现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进村。 (本报记者 张伟宾 房宁)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便仓居委会信息站信息员卞小峰:

农村电子商务这条河得趟过去

  “把三农服务信息进村入户推进工作与农资经营、电子商务融为一体……”“电子商务就像横在为农服务领域面前的一条河,河水到底有多深,看是肯定看不清的,只有下了河才知道……”立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便仓居委会信息站门口宣传板上的文字,包含着该信息站信息员卞小峰对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和农村电子商务的理解。

  据卞小峰介绍,便仓居委会信息站以盐城市现代绿色植保有限公司为载体建立,信息站整合了12316热线电话、土肥站、农资公司、合作社、科技特派员、科技书屋等多种资源,提供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便民服务、代购服务和培训体验服务等。

  信息站建成运行不到1个月,就为周边村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近500人次;录入种植户信息3156条,通过信息站发布各种病虫害防治信息1300多条。此外,依托亭湖区农委土肥站,农民在信息站通过触摸屏查询系统就可以查询测土配方施肥结果;依托气象局,为农民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卞小峰介绍,江苏省运营企业正在与电信部门协调,探索将12316平台短信在LED显示屏上显示,以使更多农民更方便地接触到最新的病虫情报、灾害性气象等信息。

  除此之外,卞小峰说,信息站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包括水电煤气费的查询和代缴;代办电信充值缴费、宽带安装、手机和电话卡销售等业务;代购火车票、飞机票等。

  电子商务是信息站收入来源之一。依托京东商城,信息站为农民代购汽车、空调、彩电等大件商品和各种生产生活必需品。卞小峰透露,未来信息站还将开展农副产品销售、金融保险等业务。(本报记者 张伟宾)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钜桥镇钜桥村信息员李蓓蕾:

农业信息服务商机无限

  今年8月,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蓓蕾成了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钜桥镇钜桥村信息站的兼职信息员。对于拿着高学历、干这样一份工作,这个大男孩有他自己的打算:一方面是“想接接地气”,另一方面是“为了捞一桶金”。

  浚县有150多家村级信息站。钜桥村信息站是钜桥镇的中心站,辐射周边6个村级站,目前开展农业信息咨询、线上买卖交易、便民生活服务等业务。此外,还担负着管理6家村级信息站的培训、考核、配置等相关工作;监管每个村级信息站的农资订购工作并及时汇总订购及产品配送。

  为农民提供各类农业信息咨询服务是李蓓蕾的日常工作之一。通过他的演示和指导,农民可以通过触屏电脑和手机APP客户端查阅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业生产技术。此外,农民还可通过设在信息站的12316专家坐席,及时解决种植养殖难题。

  线上买卖交易是信息站颇有活力的一项业务。李蓓蕾负责了“奥博农业订单种植服务中心”的工作,今年他所在的团队跟一家公司签订了2万亩小麦的种植订单回收协议,准备跟当地一个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开展“新麦26”的订单种植。订单小麦的收购价比市价每斤高0.1元,线上团购农资还享低价。算下来,2万亩小麦,能节约化肥成本20万元,节约种子成本10万元。

  信息站为农民网购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直接将货物送到农民家门口。按照李蓓蕾的设想,今后物流需求扩大了,信息站还可以挂“钜桥镇物流集散点”牌子,直接和大物流公司合作。这方面,他也希望运营公司能够多谈几个大商家,如果能从大的商家直接拿到货,经营范围就更广了,信息服务的路子就更宽了。

  对信息站的便民服务业务,李蓓蕾也发现了商机。下一步,信息站将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业务。李蓓蕾说,如果运营公司和鹤壁银行达成协议,由运营公司提供担保,银行可以为农民提供3~10万元的订单农业贷款。信息站为农户“跑腿”,农民通过信息站线上买农资。这样,农民愿意搞订单农业,不用自己出本钱,能赚“不操心”的钱。 (殷瑞峰)

 


 

浙江遂昌:政企共建村级服务中心

  “我是应村周岳运,我种的红心猕猴桃还剩5万斤,想请你们帮我想想办法销售。”9月6日,浙江省遂昌县政企共建便民服务中心运营总部接到应村村民周岳云的求助电话,总部派工作人员赶往应村猕猴桃基地详细了解后,在便民服务中心的网络平台发布消息,通过电子商务系统销售。截至9月18日,共计销售686件,目前红心猕猴桃销售仍在持续。这是遂昌便民服务站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遂昌,农民进城或是到乡镇办事成本较高。而原有的一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受村级集体经济整体较差、村干部待遇普遍偏低等因素的制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商业类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信息化普及的意愿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遂昌嘉言民生服务有限公司发起创建遂昌县便民服务政企共建模式,将原来各自为阵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归集成立“运营总部”,进行全县统筹管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以第三方代理模式运营,为农民服务。

  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承载三大项服务:行政服务,为群众办理县乡行政申请、复印各类证件、代写文书、代收农医保、代办助农取款等138项行政许可导办代办服务事项。社会服务,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引进来料加工、提供金融服务等52项服务。公益服务,由公司为辖区群众提供诸如进城看病“绿色通道”、就近紧急救援等民生服务。

  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真正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帮助群众增收又节支。2013年春节前夕,运营总部开展年货团购活动,采购样品配送至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销售水果5000多箱、各类冷冻品3吨,为农民在家门口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提供了方便。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10-15/6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