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并部署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政策,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社会具备了阶层之间的垂直流动机制就有活力
如何从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环节。其间,人的“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至关重要。可见,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前提在于认清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质是什么。
一个经济社会是否具有活力,关键在于其资源是否具备可流动性。动,则充满活力;滞,则一潭死水。流动本身就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资源的流动,不仅包括物质流和资金流,更包括人口的流动。更为重要的是,人口流动是理性预期与理性选择的结果,是经济活动变化的最为直接的反映。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其背景是城乡发展鸿沟,其目标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其过程是一种社会垂直流动机制。一个社会具备了阶层之间的垂直流动机制,社会底层就有了希望,就有了活力,就有了社会发展的纠错机制,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错配”现象。
实现有恒产者有恒心是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要真正成为一种社会垂直流动机制,需要使市民化后的人感到:有恒产者有恒心。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转移人口(俗称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是“汹涌而来,澎湃而去”。这是一种“无恒产者无恒心”的状态。城市建设者、产品制造者、服务提供者却与城市文明处于隔离的状态,无法享受现代文明发展成果。在此状态下,农民工的就业决策将因时因地而充满不确定性,谋生成为首要目标,发展成为奢谈,向上流动更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经典名着《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认为农民认识狭隘是误解,农民是理性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农民工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实现有恒产者有恒心,是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市民化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当前福利与未来福利的动态调整过程。形成预期福利的最大化,是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环节。
教育替代养儿防老。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最重要的是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教育是社会垂直流动最为重要的途径,是代际传承的无形路径。人力资本投资是谋求跨代收益最大化的关键,是实现代际公平的关键。望子成龙,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理性选择。如果下一代能够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这将是一笔恒产,是一笔无形的恒产,一笔充满希望的恒产,是“寒门出贵子”的可行路径。实现教育体系的广覆盖,是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首要环节,是最大的惠民工程。
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社会保障需要逐步托底。所谓托底,是要形成稳定预期,生活会有所依。所谓逐步,是要根据政府财政能力和社保基金增收能力而行。更为重要的是,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随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顺势而为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土地换户口”。在农村,土地具有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市民化后的农村转移人口,生活底线需要有所依,老人需要有所养。两种保障体系的转换与衔接,不要形成真空地带。
就业替代生活补助。工资,是一个人劳动能力的收益折现,是形成稳定预期最重要的保障。市民化后的农村转移人口如何就业至关重要。仅仅依靠低收入生活补助难以形成稳定预期。除了当地的产业吸纳力之外,一个重要的途径是鼓励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民工在打工所在地创业,此时政府提供的机会均等很重要。
资源流动替代停滞。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实现城乡融合,这需要依靠资源的自由流动。资源流动的过程,就是收入来源多元化的过程。市民化后的农村转移人口,其部分物质财产可能还在乡村,这部分财产,能否通过出租、入股、担保、抵押等渠道实现流动,实现财产权收益很重要。一方面,这部分资源流动,对农村经济实现规模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农村资本市场与城市资本市场的连接。资本是跨越时空的,是不分城乡的,资本只看有利或无利。资本流动就是城乡融合过程,也是实现收入多元化的过程。
总之,有恒产者有恒心,核心是生存权利与发展权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可持续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