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现代农业示范区摸索发展模式

网友投稿  2014-07-04  互联网

 

  确保粮食安全依旧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持久目标。

  7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指出,要紧紧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两大目标,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制度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他强调,要强化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和管理指导。

  虽然近年粮食获得丰收,但目前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约2/3,有效灌溉面积仅占一半多一点,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因此重点产粮区域应当得到重点政策支持。调查显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效果较为明显,与非示范区相比较,可提高粮食单产10%以上。

  汪洋强调,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要着眼发挥引领作用,学习借鉴黑龙江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思路与做法。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各自特色,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对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和管理指导,合力把示范区办好。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义是通过在区内试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形成一批经验,带动其他地方的现代农业发展。”

  “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科技与制度以及资金问题。”李国祥表示,“资金政策需要有所倾斜和选择,过去那种‘撒胡椒面’的做法已经不适宜了。”

  6月29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黑龙江举办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培训班上表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是解决“三农”发展新问题的“金钥匙”,只有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才能激活各种农村生产要素,增强农村经济微观主体实力。

  作为试验深化各项农业农村改革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已船行入深水区,各试点已渐次交出改革 “答卷”。有的试点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定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完善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探索各种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形式,其探索的是“建立农业经营新体系”;有的试点探索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益的路径,强力推进项目资金统筹整合,建立健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资金管理新方式等。

  另外,在建立农业投融资新机制、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新措施等各项农业改革方向上,均有现代农业示范区承担任务。

  黑龙江省省委书记王宪魁表示,改革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源泉活力,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牵动现代农业发展全局,通过改革,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支持经营主体建设仓储、烘干设施,让农民掌握更多议价权和话语权。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7-04/6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