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是发展主渠道
政府主导、科研推动、企业带动、大户参与,绿肥产业化协调发展,可以说是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绿肥发展道路。
2012年12月26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恢复发展绿肥生产的意见》[湘政办发〔2012〕108号文件],对湖南绿肥发展快速恢复提供了政策基础。河南信阳市政府也出台文件,大力发展冬季绿肥生产,促使当地绿肥种植迅速恢复。
2013年,江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利用土地综合治理资金设立了江西紫云英留种补贴项目,在全省11个县区市发动种粮大户和合作社,建立了总面积为2.3万亩紫云英种子生产基地,计划将种子集中收购后,在2014年秋季全部无偿发放给农民种植。这是江西省农业开发办公室首次利用土地综合治理资金用于扶持紫云英生产。
在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倡导下,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神农大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湖南省绿肥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推广、研究、产业化合作链。
企业及大户参与,将是未来绿肥发展的主要途径。以湖南为例,绿肥项目组指导种植农户联合成立紫云英专业合作社。在益阳市资阳区成立的晟昱紫云英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组指导他们以紫云英种子、蜂蜜及紫云英作主要肥源的有机稻米生产为产业链,提升了紫云英生产效益。
全程机械化轻简生产
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农民种地怕麻烦,这对绿肥种植提出了省工、省时等轻简化要求。据介绍,目前绿肥生产包括种子收获、绿肥播种、开沟、翻压等已实现全程机械化。
绿肥收种。联合收割机每小时6~10亩,效率是人工的100倍以上,种子回收率85%以上,彻底解决了紫云英种子收获难问题。
机械播种。传统的紫云英播种均采用人工方式,劳动难度和强度大,效率不高。轻型播种技术也是恢复紫云英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便携式播种器和电动播种器可在晚稻收获后2~3天播种紫云英,明显降低劳动难度和强度。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廖育林博士和同事谢坚用后告诉记者,两种播种器小巧灵便,对劳动力要求不高。便携式播幅为6米,每人每天可播种紫云英100亩以上。电动的播幅为10~12米,每人每天可播种200~300亩。
机械开沟。水稻收割后用农用拖拉机加挂开沟机进行田间开沟,每3~4米开1条沟,开沟深度30厘米左右,机械每小时开沟面积30亩。在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及土壤肥料工作站长沙县高桥镇科研基地,记者看到上千亩的紫云英农艺及品种对比试验,开沟等田管措施达标的田块早发、高产,生长优势明显。
机械翻压。使用农用拖拉机进行干耕翻压,每小时翻耕面积20亩。干耕翻压后,晒田2~3天,可以有效减缓绿肥过快分解,促进绿肥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