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务农还能收获成功人生吗

零零社区网友  2014-04-21  互联网

 

  农村创业还有吸引力吗

  创业门槛比城市低,但起步大多有阻力

  “这里是番杏,是长在海边的野菜,这里是枸杞叶,这里是菊花脑……”湖南省衡阳县英陂农业园,陶新宇在一个个大棚前,讲解起自家蔬菜的名字和功用。一个个陌生的名词从他口中迸出,听起来颇感新鲜。

  英陂农业园内的100多个蔬菜大棚,只是这位33岁小伙子的蔬菜基地之一。在衡阳市,他和他的衡阳县花满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拥有了4块蔬菜基地,年产量约3000吨,年销售额超过700万。

  要是换在8年前,这样的光景,怕是很少有人料到。

  从北京一所高校的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陶新宇在三亚机场物业管理部,谋得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工作并不差,却让陶新宇感觉“似乎已经看到了头”。“继续干下去,能够做到物业公司的经理,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他说,给别人打工,心里总是缺少归宿感。

  2006年,陶新宇辞去了三亚机场的工作,揣着仅有的2万元积蓄回到家乡,“家里人起初还以为我是休年假探亲。”当他说出回乡创业的打算时,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一位亲戚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啊,我干了一辈子农活,从来没有见过能从地里刨出金子来!”

  陶新宇自然没盼着马上“刨出金子”,只是想到农村来追逐自己的创业梦,“我本来就是农村出来的,再说农村创业的门槛远没有城市里那么高,为什么不试一下呢?”

  虽然初衷不尽相同,但周文的回乡创业路,却一样是在家人的质疑声中起步。

  在湖北一所高校读了四年建筑设计,周文并未像大多数同学那样,早早地把就业目标锁定在城市。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她一直就有着回乡工作的念头。

  周文的老家,在祁东县双桥镇洋湖村。父母一直是村里的“能人”,种过果树,养过猪,却不幸连连遭灾,欠了一大笔债。“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村民们给家里送肉、送米,连我读书的学费,都是向他们借的。”周文告诉记者,从那时候起,她就想着要找机会为乡亲们做点事。

  2011年,周文考取了湖南省的大学生村官,如愿以偿地回到了洋湖村。母亲起初同样不解:“人家是从农村往城市走,你怎么反过来了?”

  周文的想法却很“简单”——通过自己的努力,选一个合适的产业,让并不富裕的洋湖村百姓,尽快富起来。

  创业之路顺畅吗

  想出新点子不难,经得起市场考验不易

  创业的路子,却远比想象中难。

  为了给村里选一个合适的产业,周文没少走弯路。

  最初想到的是种大棚蔬菜,却因为村里缺水,不得不放弃。随后打起了果树的主意,给老乡们送树苗,但由于成不了规模,管理也跟不上,要想有多大的效益,基本不可能。

  周文最终想到了特色养殖——这些年,土鸡的行情好,为啥不选一个更加值钱的品种?她从外地引进了乌鸡的品种,通过选种育种后,想免费送给村民,得到的回应却令人有些意外——村民们说,乌鸡太珍贵,怕自己不会养,积极性并不高。

  周文从中听出了“潜台词”:“虽说鸡苗是免费送的,但饲养乌鸡时间长、成本高,万一卖不出去,不还得亏本?”

  来回做工作,总算有5个村民接下了周文送来的500只鸡。压力也随之而来——市价近400元一只的乌鸡,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向村民们交待?

  跑市场一点也不比选产业容易。找酒店推销,在网络上推销,找朋友们帮忙……周文试了各种办法,总算在第一年的年底,解决了乌鸡的销路。

  走向市场的艰辛,陶新宇感同身受。

  陶新宇的路子是特色种植。在衡阳县西渡镇咸水村,他租下了88亩土地,种起了从海南带回来的美国库拉索芦荟。

  东西新鲜,识货的人却寥寥。“创业初期缺乏经营及市场意识,当芦荟快要上市的时候,还没有找到一家意向客户。”陶新宇说,当他几乎跑遍了衡阳市及周边所有的化妆品、饮料、食品厂家,却依然找不到买家时,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在超市摆摊推销、到花卉市场找人代卖……陶新宇想尽了法子,让芦荟的销量从每天几片开始慢慢往上“爬”。市场逐渐打开,陶新宇又开始种植其他特色蔬菜。搭上了市场“这班车”,他逐渐驾轻就熟,有了稳定客户,有了业界口碑,连连推出新品种,并连连大卖。

  眼下,正是本地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陶新宇的蔬菜基地却未见丝毫冷清。种植芦荟的大棚内,工人们正弯腰摘着芦荟叶,载货车就候在不远处。走到另一个大棚前,陶新宇用手指了指,“这是刚刚摘过的紫贝菜,客户催着要,都供不过来了。”

  “与农民创业不同,年轻人希望自己的创业项目大多都是村民们没尝试过的、区别于传统项目的新点子。想法虽好,但由于不了解市场,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点子向前冲,往往得栽跟头。”湖南团省委农青部副部长尹宏说。

  “想出新点子不难,但经得起市场考验不容易。不了解市场,再好的点子都是白搭。”陶新宇说。

  梦想的距离有多远

  “隐形门槛”不低,圆梦还需外界助力

  销路稳定了,并非没有困难,比如资金。

  周文就常常犯难,希望扩大养殖规模的村民,常常上门找她帮忙解决资金难题。不过,由于缺乏抵押物,银行基本很难贷到款,周文也只能干着急。

  “从孵化,到防疫、饲料,再到人工,养一只鸡的成本大约200元,还不包括基础设施的成本,我自己都贷不到款,更别说帮村民了。”周文说。

  资金的难题同样困扰着陶新宇。

  “一个大棚的投入就要7000多元,还要维修,新建基地的投入更大。”陶新宇告诉记者,为了资金的事,他曾经找来亲戚用城里的房产做抵押贷款。

  让两人感到欣慰的是,资金周转最困难的时候,衡阳团市委提供的创业基金,帮了他们的忙。“我曾经拿到过8万元的创业基金,虽然不多,却也解了燃眉之急。”陶新宇说。

  湖南团省委曾在湘北某市就农村青年创业情况做过一次调研,调研显示,在农村创业青年最想获得政府帮助的一项中,“希望获得政府贴息贷款”居首位。

  在尹宏看来,农村创业虽然看起来门槛不高,但要获得成功,许多“隐形门槛”并不低,后续资金投入、技术、信息、风险防范等因素都是必须迈过去的坎。

  陶新宇就吃过这方面的亏。一年天降大雨,排水没来得及,他的一个蔬菜基地几乎全军覆没;还有一年冰雹,所有大棚的薄膜都被打穿……

  “信息不对称也是大问题。”周文说,以饲养乌鸡的玉米为例,不同时间,价格波动就不小,啥时候进货便宜,啥时候存货划算,常有拿不准的时候。

  “要跨过这些‘隐形门槛’,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有更大的支持力度。”陶新宇说。

  靠着团市委支持的贴息贷款,周文今年扩大了鸡舍。如今,洋湖村的乌鸡养殖规模已经达到5000只,去年销售额超过80万,“现在的订单一天可销售50多只鸡,争取增加到每天100只。”

  除了村里的常规工作之外,跑市场依然占据了周文的大部分时间。她给洋湖村的乌鸡还注册了商标,就叫“文妹子”。在祁东当地的媒体上,“文妹子”的广告不时可见。

  陶新宇同样给自己的特色蔬菜注册了商标,名字叫“草亦疏”,意思是“可食之草皆蔬菜。”这些年,他一直在生态和有机上做文章,在他看来,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有机农业之路,才是未来的方向。

  陶新宇说,农业的潜力大,发展空间大,基础设施条件也越来越好,这几年,从事农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我越干越有味,已经认定这一行了,谁说土地里就不能刨出金子来呢?”

  延伸阅读:

  引导更多年轻人返乡务农

  将为农村带去新技术注入新活力

  广东省在去年做了一项关于农民对务农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八成左右的受访村民认为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务农,18至30岁的年轻人持此看法的近九成。“务农不赚钱”是首要原因,紧随其后的是“太辛苦”、“没前途”。这个结果代表了相当部分年轻人的想法,他们向往城市生活,希望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要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

  事实上,年轻人不愿务农的现象并非我国独有。英国在去年公布一项关于年轻人职业选择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一成愿意选择农业作为将来的职业,大部分人选择了教师、医生或律师。

  为了吸引年轻人务农,一些国家出台了补贴政策,为每年新增的务农年轻人提供定额补贴。日本的农具公司甚至专门研制了剪裁讲究、款式新颖的时尚农业服,来吸引年轻人。

  年轻人从事农业会给这项产业带来怎样的变化?意大利农业部官员称,35岁以下的青年使意大利农业“返老还童”。年轻人为乡村地区带去的全新技术,为农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意大利羊肉、羊毛、奶酪等质量均得到了大幅提升。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4-21/6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