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根据代表委员们的审议讨论意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6处重要修改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会场外,该话题也快速升温,3月12日,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村处的召集下,一场有关如何“加快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座谈讨论在热烈进行。
农业职业教育仍处弱势
“在我们当地农村的初三毕业生中,流传着一个顺口溜:‘一普中、二技工,实在不行去打工,肯定不会去学农’。”河北邢台农校校长关林柏说,目前农业类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是弱势,青年学生不愿意选择农业专业,特别是中职的农业专业。
在“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国家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通过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而要想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必须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
然而从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发展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以河北为例,到2008年末,由于纷纷合并、升格或更名,全省农业中学数量已由原来的200多所下降到4所,15所农业中专保留下来的仅有3所,主要是招不到学生。”关林柏担心,照这样下去,农业教学的阵地就要消亡。
中职教育全免费,农业高职为何不能享受
“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有技能的劳动者。”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调研员张景林认为,农业高职中职教育都是培养劳动者,不是培养干部;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农业后继者,不是跳龙门;未来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教育的方向。为此,要给农民“接地气”的职业教育。
一方面是青年学生在农村易陷入“养猪不如嫂子,种地不如老子”的尴尬,而另一面,是务农农民对技术的极度渴盼。“农户八分地盖个大棚,有的一年收入20来万,有的就只有几千块,差别在哪?就在技术。”
为此,与会人员也提出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培养的学生不从事农业生产,务农农民上中高职渠道不畅通,得不到教育。”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刘天金介绍,国家对中职已经全免费,农业高职也在研究助学政策问题。“但在这样的大政策下,农民学员还是不能享受助学政策,想学的得不到支持。”
吉文林所在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是国家级农业示范校。据他介绍,该校70%专业都是动科、动医、食品药学、水产加工、园林、农经系等农业专业。在校生规模10000多人,教师1000多人。但即便是示范校,他们也面临着“招生难、生源差,教学经费不足、农学专业经费补助不到位”等共性困难。
职业院校涉农专业需要政策倾斜
大家认为,农业的现代化,需要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等高素质农业人才。要走农业现代化之路,离不开涉农专业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为此,与会人员认为,要达到“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应优先解决“谁来种地”的人的问题,建议参考国际惯例,国家尽快出台相关购买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培训成果的财政支持政策,优先解决补齐提高现代科学素质的短板问题。
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副会长彭建明建议,农口职业教育要由中央统一标准,可参照贵州“将不同行业的职业学校集中在一起,建立职业园区,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安排”的做法,来解决“谁来用现代科技好好种地”问题。另外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农口师资定向培养,将中职、高职教师分别委托给不同学校进行培养,特别是对西部等地基础条件、师资较差的职业教育,需要政府重视和项目扶持。
张景林也认为应该给予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和合作企业政策倾斜。“对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在拨款标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学费退减免、毕业生就业升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提高涉农专业的吸引力;研究制定针对农业企业的税收、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提高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巩固率、对口率和收入水平。”
农业职教发展的关键何在?在张景林看来,聚焦内涵建设和深化产教融合很重要。“农业职业院校要加强办学特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验基地、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同时建成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长效机制,推进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