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以来,我国小麦单产增幅达21%,不仅基本保障了我国的消费需求,而且是我国单产水平提高最快的粮食作物。因此,许为钢代表建议,要维持对小麦品种选育工作的支持力度。
据许为钢介绍,近10年来,河南的农业科技,特别是与小麦相关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着提高,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中心、农业部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2011小麦玉米持续增产协同创新中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落户于河南。自2000年以来,我国小麦品种仅有的两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郑麦9023”、“矮抗58”也均由河南省的科研、教学机构所获得,为我国小麦的不断增产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颁布,在“加强国家良种重大科研攻关”的相关工作安排时,提出要编制水稻、玉米、油菜、大豆、蔬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重大科研攻关五年规划,而未将小麦品种选育包括在其中。许为钢说,从全国来看,自2003年以来,我国小麦单产的增幅达到21%,玉米单产增幅为14%,水稻增幅为8%,而大豆和油菜进口数量增长较快,小麦不仅基本保障了我国的消费需求,而且是我国单产水平提高最快的粮食作物。
许为钢认为,不能因为小麦单产水平提高快,小麦新品种的育成速度能够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就放松对小麦品种选育工作的支持。从开始进行一个小麦品种的选育到进入生产应用要花费10年以上的时间,今天的投入是为10年以后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他建议有关部门不要削弱对我国小麦品种选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因为这关系到10年以后我国的小麦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