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粮食“十连增”背后:中央频提粮食安全

零零社区网友  2013-12-04  互联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步子开始加快,这首先体现在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上。

  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持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 在中共中央11月22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也强调“要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日在山东考察时,习近平亦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

  12月2日上午,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农业部党组(扩大)会议时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久将召开,香港经济日报12月2日报道称,“会议的重点是粮食安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业农村改革提出了要求,“肯定各方面都要看,农村改革要有底线,不能改革得连饭都没有的吃”。程国强表示,农村改革,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一方面就是为了解决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包括粮食安全的保障。

  艾格农业首席分析师马文峰认为,中央高层近来频提粮食安全,主要是因为粮食安全对整个宏观经济有着基础性的影响,粮食价格若波动较大,将冲击整个宏观经济。

  粮食供给“最好的时期”

  1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12038.7亿斤),比上年增2.1%。这意味着中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十年增长。

  程国强表示,中国目前整个粮食供给形势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从粮食库存消费比看,有的品种如小麦已达到60%到70%,一般的品种在40%到50%,而国际上要求的最低安全标准是17%到18%。

  马文峰亦表示,中国当下粮食供应总量总体比较充裕,中国通过大量进口大豆和棉花使得粮食安全系数得到有效提升。

  不过,马文峰称,粮食产量增长主要靠种植作物之间的互换,即将产量较低的大豆种植换成产量较高的玉米水稻种植,粮食单产提升的速度并不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调查显示,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高119.14公斤,比城镇居民高51.04公斤。一个农民从农村融入城市,日消费的粮食要增加2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认为,未来10-20年,中国仍处在食物消费结构持续转变的过程中,粮食需求总量将会持续增长。同时,耕地减少势头不减,水资源短缺加剧,未来25年粮食需求增长将显著高于国内生产增加。

  为促进农业持续稳产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国务院近日批复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前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

  “重定粮食安全涵义”

  不得不提的是,粮食“十连增”的背后是以生态破坏和资源消耗为代价,这就需要重新界定粮食安全的涵义。

  马文峰指出,中国每年对粮食产量贡献最大的省份主要是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粮食产量占每年粮食总量的比例逐年提升。

  “东北地区有一些荒草地,本来起到很好的生态调节功能,都被过度开垦。黑龙江农作物播种面积,甚至连连超出耕地面积。”马文峰表示,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宜农则农,宜林则林。

  程国强指出,粮食安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看,特别是整个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中国应从农产品边界、农业 资源边界、市场边界和历史边界,重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边界。程国强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应主要保障口粮安全,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农业资源和两个市场,同时 兼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日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峰会”上,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指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是口粮安全、谷物安全还是食物安全,是生产量的安全还是供应能力的安全,是单纯的数量安全还是数量质量双安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马文峰认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既要有产量,更要保障粮食质量和粮食的有效流通,三者缺一不可。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12-04/6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