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休闲农业:旅游与农业转型探索新方向

零零社区网友  2013-11-08  互联网

 

  作为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近年来逐渐在世界各国兴起。在各国探索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城市开发与农业生产、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观念的背景下,这一新兴行业承载的重大意义正在凸显,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日前结束的世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城市(城区)联盟首次峰会上,各国专家一致认为,同时嵌入农业与旅游元素的休闲农业,具有很大的辐射作用,不仅能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让城市繁荣惠及农村,也能让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更加多样化,更对整个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无景点旅游转型具有探索意义。

  促进农民增收

  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的世界休旅峰会上,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印尼、牙买加、秘鲁、波兰等四十多个国家的高级官员与专家,就世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现状、国际合作意愿、综合功能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指出,农业除了解决温饱问题,还具有观光、教育、休闲等多重功能,发展好休闲农业,相当于为农民开辟了一个新的收入渠道。

  在中国外交部前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看来,休闲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国经济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提高农业效率。

  秘鲁财政部副部长何塞表示,鼓励各国促进乡村旅游活动,就能让乡村人口除了农耕之外又多了一个收入来源。“如果我们成功了,就能让农民与市场直接融合,进而让大城市的繁荣也能惠及农村区域。”

  业内人士认为,休闲农业寓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以绿色、生态、高效为出发点,是一种“绿色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在大城市周边区域发展潜力巨大。

  破解“三农”问题,其核心在于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除了农业高效化、现代化之外,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是一条很好的路子。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指出:“这一类型的农业既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价值,又可以让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或流转土地获得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通过市民、资本、科技的涌入与参与,使得城乡要素有序互动,在欢乐中实现城乡财富转移和农业产业转型,为城乡统筹提供了宽泛的平台。

  实际上,此次世界休旅峰会主办地长沙市望城区已尝到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甜头”,农民增收效果显著。据了解,望城区年接待游客达6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30亿元,特别是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达到1.8:1,优于全市、全省同期水平。

  推动旅游转型

  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受益的不只是农业和农民。对于旅游业而言,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延伸了产业链条,更是在引领一种新的旅游理念――无景点旅游,而这也被认为是我国探索旅游产业转型的新方向。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到处人满为患,人山人海。为什么?因为中国旅游方式落后,还是景点旅游。不仅破坏了现有景点,人也很遭罪。”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要改变我国旅游业现状,最重要的是进行旅游方式改革,“从景点旅游转变为无景点旅游”。

  所谓的无景点旅游,就是自主选择落脚点,自主选择行程,自主确定旅行时间。在途中不再是“到知名景点一游”,而是驻扎到某地,吃吃饭,喝喝茶,随意安排行程,在城市大街小巷或乡郊野外悉心品味民风民俗,不再跟随旅行团人挤人,走马观花地参观门票高涨的景点。

  在龙永图看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恰恰就是发展和推行无景点旅游的最佳切入口,发展乡村旅游,就可以让所有农村都变成旅游点。“因此,在当下提倡乡村旅游对整个旅游业改革转型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业内人士认为,无景点旅游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表明人们的出游意识更加趋于成熟,出游的档次也在提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刚好契合这种新型休闲旅游方式的特征。而广大的乡村实际上就是无数个潜在的旅游点,大大拓展了传统旅游业的辐射范围和体验方式。

  龙永图还表示:“现在大城市面临空气差、污染重等诸多问题,需要人们从城市回到乡村来呼吸新鲜空气,释放压力。从这个角度说,发展乡村旅游对城市竞争力同样重要。”

  意大利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将传统农业生产活动和旅游手工业结合在一起,这种模式的传播使得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呈现出多样性。据了解,意大利2012年农业旅游接待了大约300万客人,收入超过10亿欧元,预计今后十年旅游产品还会再翻两番。

  重生态,重运营

  此次峰会是一次智慧与思想的碰撞和对话,世界各国的专家除了看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还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为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支招。

  远离水泥森林,走进山水田园,感受自然生态,是绝大多数都市人的心愿。袁隆平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发展休闲农业应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果搞大拆大建、大手大脚、挖山填水,也就违背了发展休闲农业的初衷。”

  袁隆平还指出,休闲农业还要注重发挥科技推广和教育引导功能。农业需要科技现代化,在发展休闲农业时,可以通过种植农业新品种、展示新技术,让游客眼见为实,更多地了解到科技的力量,让周边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从而形成示范带动作用,达到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目的。

  龙永图建议,我国要加强农田种植的规划,打造美丽田园风光。同时,要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的内容,丰富其内涵,让农村成为城里人接受教育的课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大利在休闲农业方面的成功经验给世界各国提供了许多启示,比如用法律规范产业发展,强调注重作为产业基础――农业本身的发展等。

  世界休闲农业起源城市――意大利莱切市市长佩隆介绍说,乡村旅游产业在意大利已非常成熟,该国有专门的法律来管理这一产业,既包括全国性法律,也有20多部地区法律。“我们的乡村旅游非常强调农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农户必须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农业生产上,这个时间应该要比旅游服务要更长。”

  马来西亚旅游促进局主席黄燕燕认为,必须要做好乡村旅游的运营服务,比如对农家院进行培训,或引入专门的酒店管理机构,让农庄的住宿条件也达到酒店水平。

  德国奥博斯托芬市旅游专家沃尔特认为,旅游产品市场和分配都在进行改变和创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可以考虑结合体育健身活动,包括骑车、远足、爬山、滑船、高尔夫、钓鱼等活动非常能够吸引人。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11-08/6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