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工作,关系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谐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地方的发展,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农村工作是关键。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思想意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都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重工轻农”、“重城轻乡”、“重建设轻管理”等倾向比较突出,尤其是农民群众法律意识、责任观念、规划意识淡薄,农村规划、管理滞后,“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此,我们结合高要农村实际,创新推进以“一普法”、“两打击”、“三进村”为内容的“一二三”工作思路,加强农村工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显着成效。
“一普法”,提升农民法律素质
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农民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普法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不少农民受风俗习惯、功利思想等制约,出现了只注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忽视精神文明和法制道德建设等情况;另一方面,农村也确实存在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使法律的权威性在农民心目中大打折扣,动摇了农民学法用法的信心,甚至出现信访不信法等心理。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法律素质问题,农村的和谐稳定将无从谈起。
因此,从去年开始,我市组织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农村普法专项行动,选派207名机关干部组成30个驻村工作组,进驻问题突出村开展普法宣传,调处化解农村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制意识。组建了普法宣讲团,对全市重点村的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族长、坊长以及信访中缠访闹访人员等重点人员进行普法宣传。深入企业、厂矿,对广大职工,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普法教育,提高企业职工在发生劳资、工伤等纠纷时依法依规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同时,通过媒体开设《法在身边》宣传专栏,选取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释法,进一步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制意识,深受群众欢迎。
“两打击”,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当前,农村法制意识不强、农民法律观念缺失、农村矛盾频发,除了存在少数部门少数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外,还由于一些地方存在村霸、地霸等黑恶势力以及“黑讼棍”、“黑律师”,他们出于个人利益,扰乱农村社会秩序,群众意见很大。为此,我市去年结合“三打”专项行动,专门部署开展了以打击农村村霸、地霸等黑恶势力、打击“黑讼棍”、“黑律师”为重点的“两打击”行动,集中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环境,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重拳打击农村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活动,整治一批问题突出的村(社区),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秩序。对违反合同强霸或侵占集体资产,挪用集体资金等违法行为进行警示教育和依法打击,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严厉惩处一批扰乱法律服务市场、破坏信访秩序的“黑讼棍”、“黑律师”,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和司法诉讼秩序。去年“三打”期间,市驻村工作组帮助农村群众依法化解矛盾纠纷68宗,协助村、组依法追回被拖欠集体承包款110多万元,农村经济得到新的发展。
“三进村”,构建幸福美丽村居
为推动农村工作上新水平,我市抓住农村发展关键,创新举措,扎实开展规划进村、法律进村、科技进村“三进村”活动,建设幸福美丽村。
规划进村,提升农村规划管理水平。农村规划,与城市规划同等重要。基于这种认识,我市于今年7月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启动了规划进村工作,力争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到2017年逐步实现全市自然村规划全覆盖,将农村规划建设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村。一是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对村庄的性质定位、人口发展、用地规模、产业布局、配套设施进行科学规划。二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整合资源,把规划进村工作与城镇建设大行动、名镇名村、省卫生村、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乡村文明行动、打击“三违”专项行动、扶贫开发等工作结合起来。三是强化保障,加快推进。建立市、镇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一体化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新模式,并安排专项资金推进村庄规划。四是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让村民参与到规划中来。五是加强监督,巩固成果。建立完善村级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监督员队伍,在村试点设立专职或兼职的规划建设协管员,建立执法巡查制度,对于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标本兼治、疏堵结合。
法律进村,促进基层法治建设。转变工作思路,主动为民服务,把法律送到村送进户,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提升基层法治水平。一是精心组织,深入推进。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等20余部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注重运用,分类服务。结合“为民办事问民意”活动,询问了解农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切实加强“法律进村”服务。三是突出重点,维护稳定。切实把法律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律师公证等工作向村(居)延伸。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结合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税收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活动,到农村开展群众法律咨询活动,实现法律服务与村(社区)干部群众的“零距离”接触。
科技进村,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关键靠科技。我市坚持科技兴农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村”活动为载体,深入普及科技知识和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推动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我市是巴戟天、肉桂、何首乌、佛手、广藿香等南药主产地之一,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对外引智引资,将加快南药产业发展作为发展健康产业的重要内容,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健康产业集聚,打造经济新亮点。二是大力推动农业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联合,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示范推广。三是大力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开展了“农信通”、“农科视频点播系统”等农村信息化应用项目,利用信息大篷车对农村地区进行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四是大力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在全市培育了39个科普示范基地和530个科技示范户,涌现出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发挥了良好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
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市将继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举措,进一步深入推进“一普法”、“两打击”、“三进村”活动,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共创共建共享社会主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