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姜价收购价从4角钱涨至4元 姜农收益差很大

网友投稿  2013-10-08  互联网

 

  连日来,生姜的价格一路飙升,收购价自年初的每斤4角钱涨至如今的每斤4元钱。因出售时间不同,姜农的收益也有很大差别。眼下,面对每斤4元的收购价,姜农们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懊恼。

  丁本然:8角钱贱卖损失近3万

  一说起现在蹿高的姜价,家住大孤山镇上册村的丁本然总是忍不住叹气。去年,丁本然种了1.2亩大姜,共收获9000斤生姜,如果按照现在每斤4元的收购价,丁本然一家能赚3.6万元,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年初时,大姜收购价每斤才4毛钱,鉴于前两年的大姜价格都不是太高,所以姜价涨到每斤8毛钱时,我觉得这个价格不仅能收回成本还能赚3000多元,于是就将窖藏的9000斤大姜全卖出去了。”面对如今的高姜价和自家空空如也的姜窖,丁本然却只有眼红的份。

  “早知道姜价能涨这么高,我就不着急卖了。如果留到现在能卖3.6万元,而我却只卖了7200元,损失了近3万元,同样的东西一下少赚这么多钱,真是太让人心疼了。”丁本然后悔不已地说。

  徐明飞:5.4万斤大姜卖了16万

  这几天,在白沙滩镇,只要一说起种姜致富的人,大家会异口同声说出徐明飞的名字。在前两年姜市低迷的情况下,徐明飞却种了5亩大姜。现如今,姜价强势反弹并一路飙升,9月25日,徐明飞以每斤3元钱的价格将窖藏的5.4万斤大姜卖出,一下赚了16万元。

  今年47岁的徐明飞已经种了10余年的大姜,对于大姜价格起起伏伏地变化,徐明飞已经大概摸出了规律。“这个姜市基本上是‘臭三年香两年’,但是每个循环周期都有不同的情况,并不能完全按照这一轨迹发展。”徐明飞告诉记者,前几年姜市持续低迷,去年种姜时,他决定按照自己总结的规律赌上一把,于是便种了5亩大姜,经过夫妻俩的精心管理,共收获了6万多斤大姜。

  “我这5亩姜投入了近2万元,如果卖不上个好价钱,真对不起我们夫妻俩整天没日没夜地劳作。”徐明飞告诉记者,年初时,姜价才每斤4毛钱,而且姜价一直不见往上涨,那段时间他一直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对,好不容易熬到姜价涨至每斤1.5元了,身边的邻居朋友们都纷纷开始卖姜,但他却因看到了姜市回暖的趋势又迟迟不肯出售。就这样,在等待与观察中,9月25日,当姜价涨至每斤3元,徐明飞选择将大部分姜先行卖掉,只预留一小部分最后再赌一把。

  “每斤3元钱的价格已经不低,为了保险起见,先把5.4万斤姜先卖掉,只留下五六千斤姜最后赌一把,这样,即便姜市崩盘我的损失也不会很大。”徐明飞告诉记者,今年他的姜赚了16万元,他再也不用为两个女儿上大学的学费犯愁了,一想到能用卖姜挣来的钱让女儿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徐明飞和妻子的心里都会感觉喜滋滋的。

  3万斤大姜待价而沽

  近日,姜价持续上涨,甚至两天便上涨1元钱。姜价上升势头如此迅猛,这使得不少姜农不愿轻易出售而是选择了待价而沽,姜农李云清便是其中的一员。

  姜农李云清是白沙滩镇玉前庄的一名普通姜农,目前,李云清的姜窖中还窖藏着3万多斤大姜等待出售。面对每天一涨的姜价,李云清却按兵不动,虽然随时都有降价的风险,但是他却依然在等待一个更高的价格出现。李云清告诉记者,现在正是大姜“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姜的数量已经不多了,预计姜价还有上升的空间,所以才决定冒险惜售。

  “难得遇到这么高的姜价,种姜这么辛苦而且前两年姜市低迷时也没能赚多少钱,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狠狠地赚上一笔。”李云清信心满满地说。

  每斤5.98元生姜零售价涨销量不减

  生姜价格一路飙升,这对本地大姜消费市场有何影响?9月29日,记者对部分乳山市民及大姜深加工企业进行了采访。

  记者在乳山市区商业街一家超市看到,大姜价格标注为每斤5.98元。尽管大姜价格比去年同期涨了6倍,但记者在该超市蔬菜区观察发现,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一名市民前来挑走一块大姜。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买大姜时一般只买一块,对大姜的价格并不是特别关注。而市民刘女士则表示,姜价上涨,对市民的影响不大,由于大家买姜都是做调味品,一般一小块就能吃上一个周,即使现在姜价每斤6元钱,一块姜也最多花2元钱左右。

  随后,记者又从乳山市贸易城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虽然姜价高涨,但大姜销量却并未受到影响。蔬菜摊主徐春花介绍,姜价飙升并未对大姜销售产生影响,蔬菜摊每天的销售量基本与往年持平,一般都维持在8到10斤左右。

  记者了解到,作为调味品,市民选购大姜时一般都是论块买,而消耗量相对较大的饭店最多也只买个半斤八两。所以即便姜价飙升,市民对此的反应也相对其他蔬菜价格上涨来说要平淡得多。

  对于以大姜为原料的深加工企业来说,姜价飙升却让他们有些吃不消。据威海吉利食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姜价上涨直接导致产品生产成本的直线上升,但是国际终端产品的价格却并未出现上浮趋势,这使得大姜深加工企业必须承担因原料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影响。为此,吉利食品有限公司正积极开拓高端市场,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化解因原料价格上涨所引发的危机。(威海晚报)

  新闻链接

  生姜深加工:从卖生姜到做姜茶 价值翻3番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生姜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它的功效也受到了市民的肯定。但是你知道除了作为调味品外,生姜还能制成姜茶喝吗?看准了姜茶的市场前景,在莱州市技术监督局食品科的技术指导下,莱州理生堂姜业有限公司打破了大姜生产的传统模式,从卖生姜到做姜茶,一斤生姜的价值整整翻了3番。

  种姜风险大

  萌生做深加工的想法

  说起大姜,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产地莱州。莱州理生堂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曲鹏告诉记者,在他们的村子里,家家户户几乎都种大姜。许多莱州农村家庭的孩子都是靠卖大姜的收入供养长大的,曲鹏对于莱州大姜也有着特殊的感情。但是由于行情不稳定,大姜种植的风险性也让姜农们吃尽了苦头。

  “今年行情好了,明年就会有姜农大量种植,市场供应量大了,第二年价格又跌了下来,然后姜农种植积极性又下来了,如此一来形成恶性循环。”作为姜农的孩子,曲鹏看到了大姜行情不稳定给姜农们带来的损失。 怎样才能尽量降低风险,曲鹏开始琢磨起大姜的深加工。“如果深加工企业能保证一个稳定的收购量,那市场上的大姜就有了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价格也会逐步稳定下来。”曲鹏将目光投向了姜茶生产。

  姜茶因其特有的功效以及操作的简易性,受到了众多上班族们的青睐。曲鹏告诉记者,从单纯卖生姜到加工成姜茶,一斤生姜的价值整整能翻了3番。

  坚定做姜茶

  花大半年时间研制配方

  曲鹏告诉记者,虽然一直有将生姜进行深加工的想法,但真正坚定这个想法源于参加的一次食品博览会。“姜茶在潮湿的南方很受欢迎,并且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姜茶能在南方打开市场,会不会在北方也能找到销路,曲鹏对做姜茶的想法开始坚定起来。

  既然选准了方向,曲鹏就一门心思开始研究。做姜茶首先得有配方,曲鹏就亲自动手研制。

  “最早是先品尝别人的产品。”曲鹏从南方买来了一堆堆姜茶逐个品尝,然后自己动手研制。为了能调配出适合的口味,曲鹏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尝试。

  “熬制一大锅姜茶,然后分给全村的人尝,再根据他们的建议进行调整。”最终,经过大半年的时间,姜茶的配方终于完善了。生姜再搭配上红糖,调制出来的红糖姜茶更是受到了上班族的青睐,这也成为曲鹏的主打产品。

  产品原滋原味

  得到消费者认可

  虽然胶东地区做姜茶的企业还比较少,但是南方的姜茶抢占了不少市场,如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曲鹏告诉记者,他们凭借的就是良好的口碑。“产品保证了原汁原味,就拿红糖姜茶来说,除了红糖和姜外,没有其他添加物。”

  如今,曲鹏的姜茶正在逐渐向烟台以外的地区辐射,并且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一刻不闲着的曲鹏又开始琢磨如何将生姜的深加工继续挖掘下去,含有生姜成分的洗洁精、化妆品等都成了他研究的方向。

  “大姜的深加工远不止如此,它的功效决定了它用途的广泛。”曲鹏说,他是姜农的孩子,知道姜农的不易,他这辈子就跟姜打交道了,但是他要摆脱老一辈那种单纯种植生姜的模式。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3-10-08/6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