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红色塑料袋裹着一个饭团,废弃的方便面袋装着几口炒土豆丝,这就是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甲生四季桶小学学生李海龙一天的伙食。这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几年前在云南采访时见到的景象。
如今,像李海龙这样食品无法得到保障的贫困人口在全国还有1.28亿。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这1.28亿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1/10。
6月5日,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在出席《粮食安全:世纪挑战与应对》一书发布仪式时说,目前粮价高涨并高位波动,粮食安全形势进一步复杂化,不容乐观。直至今日,地球上仍有大约8.7亿人口饥肠辘辘。
黑土地变成了“破皮黄”
黑龙江是全国产粮和粮食调出第一大省,仅2012年比2003年新增的粮食产量,便可满足1.62亿人口年人均400斤的口粮需求。
然而,黑龙江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田宝强介绍:“黑龙江省粮食可持续增长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田宝强说,眼下,黑龙江省粮食面积占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已高达95%,可用于耕地的后备资源十分有限,依靠面积扩大而实现粮食可持续增长的路子基本上被堵死了。
让当地农业部门更为担心的是,近年来,黑龙江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大。2011年,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为2.07亿亩,比2007年增加近50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0%以上。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层急剧减少。”田宝强介绍,据数据推算,水蚀耕地丰水年份每年流失表土层厚度达0.6~1厘米,每亩流失表土5吨多,全省黑土资源每年以1.2亿立方米速度流失,14万条侵蚀沟冲刷掉140万亩土地。
“初垦时,黑土厚度一般在80~100厘米。而目前,黑土层厚度大于20~30厘米的面积只占黑土面积的25%左右,许多地方变成了‘破皮黄’。”田宝强说。
当地农业部门监测显示,目前,黑龙江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4%,比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4.3%)下降了1.9个百分点,降幅 44%;能够满足全省高产田条件的有机质含量大于4%的耕地面积减少了43%,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3%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2倍,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 %~2%的耕地面积增加了近1倍。
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农民们只能靠大量施用化肥来维持产量。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黑龙江全省化肥折纯投入达到228.4万吨,比2003年 的折纯125.7万吨增加了81.7%。由于化肥大量投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蓄水能力降低,酸化程度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
近年来,同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被誉为“中原粮仓”的全国第九产粮大市——河南省驻马店市,该市高级农艺师石拴成介绍:“多年来,驻马店市化肥施用量逐年递增,目前仍呈上升趋势。”
石拴成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驻马店市化肥用量(折纯)691441吨,平均施用量为780.15千克/公顷,是全国化肥平均施用水平375千克/公顷的2.1倍,大大超出发达国家设置的标准(225千克/公顷)。
浙江省缙云县植保站高级农艺师丁新天也透露,主导产业为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的缙云县,近年来水稻田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也大幅度上升。
“据我县水稻主产区调查,在水稻病虫大发生年份部分农户的单季稻田平均用药达8.5次以上,仅毒死蜱、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每亩累计用量超过 650毫升,如果加上扑虱灵、杀虫双、防病药剂及滥用菊酯类农药,实际农药商品用量达1200毫升以上,农药污染现象较为突出。”丁新天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监测显示,我国农药的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到40%,在棉花生产中超过50%。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用农药可达3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300公斤以上,造成耕地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增产幅度越来越小。
“农地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我国农地资源十分稀缺,农地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郭娜说。
我国耕地面积有18.26亿亩,人均一亩三分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23.5亿亩,谷物自给率基本达到了100%,但我国每年要进口大豆5400多万吨,总体粮食自给率已低于90%的水平。
此外,我国每年还要进口植物油600万~700万吨、棉花200万~300万吨。进口的这些农产品折合成种植面积,相当于利用了境外6亿~7亿亩土地。也就是说,我国耕地产能的自给率已不足80%。
耕地产能自给率不足80%
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全球近190个国家政府首脑和高官通过了《罗马宣言》承诺,到2015年,要将全球饥 饿人口数量从1992年~1993年的8.45亿基础上减半。2000年,联合国成员国重申了减少饥饿的政治承诺,并把到2015年将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 比例减半列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首项。
“尽管国际社会为实现粮食安全做出了持续不懈的努力,但目前进展状况并不令人乐观。”5日在上述新书发布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前副总干事何昌垂说。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总体来看,全球不仅可能难以实现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提出的到2015年,将全球饥饿人口数量从1992~1993年的8.45亿基础上减半的目标,甚至连上述“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都相当困难。
何昌垂分析,影响世界粮食安全进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国际层面,国际社会缺乏统一的政治意愿。此外,2007~2008年全球性粮食危机及持 续至今的国际市场粮价高位波动,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频发,生物燃料和国际贸易政策,以及粮食商品的资本化和市场信息的不透明等,都是阻碍世界粮食 安全进程的重要因素。
“在国家层面,除一些国家受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外,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粮食和农业政策失当,科技发展和能力建设有限,公共投资减少,以及社会公平、公正缺失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等,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障碍。”何昌垂说。
联系到中国,何昌垂认为,所谓“保证口粮供给即实现粮食安全”的观念不可取。他说,中国当前粮食安全理念与经济发展进程中单纯追求GDP总量一脉相承,存在不可持续性。而一些现行的粮食安全政策、法规和监督机制也主要基于这一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跨越单纯追求粮食总量阶段,真正实现国家、地区和家庭各个层面的粮食安全,这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何昌垂说。
气候变化的影响
联合国将今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聚焦在粮食问题上。联合国粮农组织解释说,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比较大的行业。总体来看,当温度升高1~3度时,全球粮食生产能力将会增加。超过这一幅度则会降低。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气候变化问题智囊团成员、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委员林而达等专家的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将会影响我国粮食供需平衡,20年后将导致粮食缺口。
林而达等专家预测,今后20~50年间,我国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按照目前的趋势,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5~3度后,将导致我国 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持续下降。加之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等因素,预测2050年我国粮食总生产水平下降14~23个百分点。
林而达认为,我国应积极开展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农业建设,普及低成本的生态农业适应技术,增加农资补贴,保证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注重耕地生态质量和耕地环境质量,对于加强耕地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何昌垂认为,中国的耕地保护要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转变,坚持数质并重。
记者从联合国粮农组织了解到,该组织今年给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建议就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产值比重大于2%时,该国农业科技才会出现原始创新,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可能协调发展。
而目前,中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仅为0.6%左右,远低于工业化国家2%以上的比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的发展中国家1%的水平也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