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生态畜牧业发展要长远结合稳步推进

零零社区网友  2012-11-20  互联网

  生态畜牧业内容广泛,涉及面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出来的畜产品是生态的,二是畜禽养殖后的环境是生态的。现在来看,实现这两个目标已成为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任务重、责任大。

  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既是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发展生态畜牧业是保障环境和谐美好的重要举措。随着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大量畜禽粪污未经处理集中排放,造成对环境极大污染和人体健康严重威胁。统计显示,作为一项重要污染指标,畜禽粪污化学需氧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0%。也就是说,养殖业已经成为污染环境、传播病毒的主要根源。这也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不断出现“禁养令”、“限养令”,以及强行拆迁养殖场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转变“重发展、轻治理”的观念,积极推进生态养殖,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促进社会和谐美好势在必行。

  其次,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提高畜产品质量的治本之策。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原因一是由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和效益,饲料、兽药等畜牧投入品滥用现象突出,畜产品内药残超标,含有“瘦肉精”、“苏丹红”等有害物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出现;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量”,而开始向以生态畜产品为代表的“质”转变,吃得健康成为畜产品消费的新风向标。而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就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第三,发展生态畜牧业是保证畜牧产业可持续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畜牧业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面临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绿色环保水平不高等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畜牧业就能进入一个新阶段;解决不好,就会市场萎缩、规模减小、效益下滑。面对类似阶段性畜牧业发展问题,一些欧美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欧洲的丹麦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不断加强污染治理,以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的基础,成长为全世界有名的畜产品生产基地,且没有出现污染问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其中仅生猪年出栏就达到2700万头,并因生猪产品质量优良,90%用于出口。由此可见,只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发展就能够实现新突破,从而逐渐形成生态健康养殖和可持续的畜牧业发展新形势。

  总之,生态畜牧业符合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规律,是今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主要标志。对此,我们应当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勇于作为,切实抓紧抓好这项工作。

  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既需要因地制宜,狠抓落实,还应该长远结合,稳步推进。

  今年山东省德州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畜牧业列为“生态德州”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养殖业污染治理列入环保项的综合年度考核,并与市畜牧兽医局和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任务目标责任状,力争到2015年全市规模饲养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突出生态畜牧业发展,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循环种养、秸秆养畜和林间养禽,控制和减少养殖污染,鼓励支持养殖场、区开展排放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促进畜牧业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使畜产品质量、公共卫生、生态环境三大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加强指引帮扶,筑牢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养殖基础。加大生态养殖宣传力度,让生态养殖观念深入人心,并付诸以具体生产过程是实现畜产品生态安全的最基础工作。一是鼓励生态方式养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林地、空闲地等发展生态自然养殖,积极推广自然养猪法、林果鱼草畜循环种养等生态养殖模式,打造天然绿色品牌。二是指引科学方式饲养。帮助养殖者积极学习和使用先进技术,做到科学投料、科学用药、科学防病、定期消毒,推广使用微生物发酵、EM菌、发酵床、中草药防治等生物绿色技术,防止滥用药物、抗生素和添加剂,从源头上把好畜产品生态安全关。三是推广“三品”认证管理。努力创造条件,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认证、认定工作,以此为抓手,逐步实现养殖模式生态化和生态养殖管理常态化。

  加强污染治理,保证生态养殖与环境友好同步和谐。现代畜牧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畜禽粪污进行有效治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污染治理,是实现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卫生安全的关键步骤。一是做好规划布局。将在全市科学划定出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同时充分考虑土地对畜禽的承载能力,制定出畜禽饲养的规模数量。对于新建养殖场,须按有关规定实现人居区与养殖区分离,并要通过有关部门的环保综合评估才能批准;对于原有养殖场,将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两区同建”(社区和园区),逐渐向专门建立的环保措施健全的养殖园区集中搬迁,以减少人畜混杂带来的污染难题。二是做好排污减量。根据养殖规模的不同,区别对待,从资金、项目上加大扶持,尽量实现污染物的就地转化。其中,帮助小规模养殖户与周边种植业对接,实现就地资源化利用;中型规模养殖场,将在做好雨污和干湿分离、固液分离等治理污染措施的同时,探索通过与社会服务组织、畜牧专业合作社等联系,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将粪污处理加工分离出来,实行集中处理,统一配送;大型养殖场,将借鉴德州中澳禽业利用鸭粪发电、三和牛业利用牛粪养蚯蚓、六和集团利用养猪产生粪污治理沙化土壤等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经验,扶持实现粪污再利用,变废为宝。三是做好污染治理。对畜禽规模养殖已经产生的粪污,将通过消毒、发酵、生产沼气、生产有机肥和复混肥等措施,做好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同时,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开发和病死畜禽处理等其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使畜禽养殖污染处理率达到100%,力争做到零排放,最大程度上解决畜禽养殖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加强行政执法,创造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除了需要引导、扶持、治理以外,还须加大执法力度,做好“管”的文章。一是加强畜牧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饲料、兽药、疫苗生产经营厂商的监督检查,对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加大处罚力度,净化畜牧投入品市场。同时,落实好饲料企业标准化建设、兽药生产经营认证和养殖企业兽药使用登记备案制度,开展动物防疫和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形成监管长效机制。二是加强养殖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强兽药休眠期和兽药残留管理,推广饲养档案登记管理制度,对添加“瘦肉精”、抗生素、激素、兴奋剂及超量添加微量元素的行为严肃查处,确保畜禽体内各种有害物质的残留量都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三是加强养殖环境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的监管,禁止直接排放,鼓励开展畜禽清洁生产和健康养殖。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11-20/5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