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广大农村迎来秋季大丰收之际,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业部联合召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先进典型经验交流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齐聚一堂,交流经验,探讨发展,很有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数量在全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总数中,均占有很大比重,这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村的巨大依靠力量和强大组织优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中组部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特别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和中央创先办的部署,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村,着力推动增产增收,在促进兴村富民中创先争优;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在服务农民群众中创先争优;积极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中创先争优。这些具有创造性和实效性的工作为实现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保持农村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其中涌现出许多好典型、好经验、好案例、好做法。今天参加会议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前不久,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特别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使之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着力推动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借此机会,我谈四点意见和大家交流。
第一,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优势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多年来,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辛勤劳作、兴村富民,为增粮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达11424亿斤,粮食生产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连续5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增产年。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2011年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8%。这标志着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相对而言,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中,农业现代化仍是短腿,是弱项。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农产品刚性需求增加与生产硬性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与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的矛盾日益突出,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十几亿人吃饭问题,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不能放在别人锅台上。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希望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发挥好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履行好组织和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坚持干给群众看、带着农民干,认真落实好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从村情出发制订好发展规划、培育好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办法,组织引导农民开展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灵活运用“一事一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尽早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
第二,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优势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农民增收事关全局,事关农民福祉。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其他事情都好办。这是农民判断政策好坏、工作好坏的第一标准。如果农民辛辛苦苦,收入却原地踏步、甚至一年不如一年,农民就有意见,农业就会萎缩,我们的政策和工作就该检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连续八年较快增长,2011年达到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出现了多年期盼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扩大转向缩小的良好态势,今年的形势也不错。但是,我国农民增收基础还不牢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在扩大,区域间、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一些农村还没有摆脱贫困,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希望农村基层组织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增强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本领,在带领广大群众搞生产、闯市场中体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特别是善于把那些带头致富、乐于奉献的返乡农民工、转业军人、种养大户优先发展成党员、培养成干部,鼓励他们领办、创办新型经济组织,推广“支部+协会”、“支部+专业合作社”等党群经济共建模式,使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成为基层组织的带头人和生力军。结合村情,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村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实现增产增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节本增效,积极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劳务收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第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优势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人才加快成长。人才是强农的根本。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农村人才培养。中组部、农业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农业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目前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已达1000多万人,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力量。近年来,一大批优秀大学生村官投身到农村基层和农业一线工作,为“村官”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给农民带去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村的新生骨干力量。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以妇女和中老年人为主。据典型调查,留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已达50岁左右,今后“谁在农村、谁来种地”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农村人才和新型农民,任务十分紧迫。我国如果有一亿左右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农业现代化必将呈现一片新面貌。希望农村基层组织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主、专业合作社领办人、农村经纪人、科技示范户和农机大户等“农村能人”,对农民做好“传帮带”。加强政策扶持和教育培训,把一部分有志向、有头脑的青年人、种田能手留在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创造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创业,大力培养大学生村官,提高他们带领农民建设村的本领。
第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优势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照耀到农村,2006年我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同时建立了农业补贴制度,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展水电路气房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可概括为“七少一多”。所谓“七少”就是:农村土地在减少,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在减少,农村人口在减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在减少,小规模生产经营的农户在减少,农村村落在减少,农村的要素资源在减少。所谓“一多”就是:农村社会管理困难增多。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对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行之有效的农村社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那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强迫命令、“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行不通了。开大会,一声雷,齐步走,很难做到了。希望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形式多渠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实用的服务,成为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连心桥,有如春风化雨,让党的“阳光雨露”洒进农民心田,使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促进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中央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坚持围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坚持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农业部每年春季组织机关干部集中1个月时间开展“百乡万户调查”活动,进村入户到田头,指导农业生产,推动政策落实;常年派出1万名专家和35万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零距离”、面对面、手把手向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司局级以上领导同志长期联系一个村或合作社,帮助解决基层和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坚持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连续10年共为农民办理181件实事,涉及农业科技推广、实用技术培训、农产品产销衔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今年继续为农民办31件实事。我们坚持切实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开展农资打假活动,治理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严格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完善农业信访工作机制,树立农业部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我们坚持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和实用人才培训,在华西村、小岗村等地建立了11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目前已培训了1.5万名农村基层干部和发展带头人。今后,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工作机制,弘扬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优良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