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粮价扭曲危及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的产后损失率在8%~12%之间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8-24  互联网

  根据农业部披露的消息,我国粮食的产后损失率在8%~12%之间。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数字。它意味着,以10%计算,就是5000万吨的粮食损失。5000万吨是什么含义呢?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省河南的粮食产量为5300万吨。这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损失,一下就搞掉了河南一年的粮食产量。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来就不容乐观。以目前的供给水平看,也仅仅是基本满足了营养性安全需求。如果产后损失率居然还保持在10%左右,说明我国的粮食的整个供应链系统非常有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粮食的产后损失率如此之高呢?

  我国的粮食从生产、储藏、流通,销售,供应链遍及全国各地。损失率高居不下,说明各类粮食的利用者并不十分珍惜粮食。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不珍惜粮食这种十分重要的商品呢?显然粮价过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粮食价格,包括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一直偏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粮食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大米为例,今天一个居民大米的营养性需求以1斤标准口粮计算,价格大约是在3元左右。一个月的消费在100元左右。在平均总支出中的比重不到5%。粮食如此重要,但地位如此偏低。发出的信号就是粮食不值钱,可以随意消费。就像大白菜一样,即使浪费、损耗掉了,消费者、利用者也不当回事。这就不难解释在城市的饭店、食堂常常看到的惊人的粮食浪费现象。每天浪费掉的食品垃圾填满了一个个巨大的泔水桶。这足以说明,粮价偏低已经严重误导了社会对粮食和粮食安全的认识。

  但粮价偏低恰恰是政府主动打压的结果。

  政府一方面在媒体上竭力强调粮食安全,并为此不断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却长期不断地打压粮价。向社会发出浪费粮食的价格信号。政府为什么要耿耿于此呢?不外乎两个原因。首先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粮贵伤民”。政府在抛售储备粮平抑粮价时,常常以此为借口。目前,城镇的平均收入尽管远远高于农村,平均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40%以下。但是城镇的收入的分配悬殊。20%的富裕阶层占有了70%以上的财富,而80%的中低收入者只占有剩余的30%的财富。因此,平均的恩格尔系数,并不能反映问题的实质。对于少数富裕阶层,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了20%以下。而城市的多数中、低收入居民恩格尔系数仍然在50%左右。因此,政府并非担心富裕阶层会因为鲍鱼、龙虾、白酒的价格上涨而造反。而是担心那些金字塔下面的城镇穷人会成为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是一些低收入者,月平均收入不到800元,恩格尔系数高于50%。这样的人群,全国算下来,数量以百万计。粮价风吹草动,必然就会对其日常的食品消费形成冲击。一旦这些穷人有上顿没下顿,甚至断顿。就会跑到政府大楼门口抗议、要饭吃,社会的和谐就没有了。目前,在政府无力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甚至还在鼓励“先富起来”的时候,打压粮价就成为既维护目前的贫富悬殊格局、又保证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因此,粮价偏低背后的问题是城镇收入悬殊问题,是城镇的收入的基尼系数问题。

  找到这一原因,有助于理解中国的贫富悬殊的严重性,也有助于倒逼政府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政府对粮价的打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害怕由此引发通货膨胀。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反映的是我国价格结构的严重扭曲问题。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众所周知。但以压制粮价的办法来迟滞通货膨胀,无疑就是“全国生病,农民吃药”。况且,农民还是社会的最底层。本来就穷,现在政府还要农民买单。这无论是于政府的行政道德、还是于市场经济的本质,都无法自圆其说。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商品的价格应该反映真实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但恰恰是由于政府在粮食收购领域和粮食终端销售领域的双重打压,使得粮食这一最重要的商品,无论是收购价,还是销售价都长期扭曲。因此,中国所谓的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其实从来就没有全面实现过。从需求状况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的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粮食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必然造成人心波动和社会动荡。因此,从社会心理角度看,消费者完全可以、也有能力承担较高的粮食消费价格。但是目前,一斤米、一斤面粉,2.5~3元,价格也就是相当于一瓶可乐。比青菜价格还差一半。也可以认为,一斤米、面的重要性,在消费者看来,就是一瓶可乐。少吃一瓶可乐,一天的口粮就足够了。粮食有什么特别重要呢?从供给看,我国粮食生产越来越面临资源约束和要素约束。耕地18亿亩的红线,已经保不住了。而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稀缺已经是常态。继续依靠地下水来生产小麦,肯定不可持续。同时,化肥、农药、电、柴油等现代要素的价格节节攀升。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基本上失去了生产商品粮的经济上的可能性。若不是政府在2004年以后不断砸下巨资,提高各类补贴水平。粮食供给早就萎缩到4亿吨以下去了。但政府为何一定要自己买单,而不让消费者买单呢?国家的粮食安全,并不仅仅是政府一家的事情,消费者也需要尽到责任。

  通货膨胀的控制,应该建立在一个合理、自然的价格结构的基础之上。因此,矫正扭曲的价格体系,才是真正控制通货膨胀的第一步。

  粮价上涨,自然会诱发下游加工业、服务业价格的上升。但是这种影响不能简单夸大。粮价上涨首先直接影响的是以粮食为原料的各类产业的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因此,影响的最大的是粮食加工、饲料生产、畜牧业、渔业和餐饮服务业、旅游业等。但影响也并非同步。这些部门中的非粮因素,不会受到粮食价上涨的影响。因此,粮价上涨10分,波及到这些部门,其实只有5分,甚至更低。而其他行业,如金融、保险、社会服务、制造业等,影响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但这些行业一般是高收入行业,劳动者的恩格尔系数较低。粮价上涨10分,波及到这些行业的影响,可能只有2分。因此,粮价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一种逐渐衰减趋势。并且,在矫正价格结构以后,通胀问题就可以与粮价一次性脱钩。因为通胀的根源,并非粮价上涨。而是因为货币发行过多等原因。

  粮价适度上涨有如下积极意义:

  第一、会向市场发出正确的信号。居民和企业对粮食的珍惜,是建立在粮价适度上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粮食消费价格的适度上涨,必定会降低产后损耗率。并使得居民的粮食消费回归到充裕、节俭、理性的状态。这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中国的粮食安全需要全民参与,而不是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唱独角戏。

  第二、对于生产者来讲,粮食收购价格上涨,粮食地位上升,除了可以增加粮农收入以外,还将诱发他们回归粮食生产,并重新重视各类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大约在68%左右。粮价变动将直接影响大部分的耕地和水资源的利用。这对于保护、并集约使用农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对于城镇低收入阶层,政府可以通过发放食品券、粮票等救济方式解决他们的问题。城镇低收入者可以凭借政府发放的食品券、粮票以较低的价格、或者免费购买米、面、油等基本粮食。由此,价格结构调整,将不会对他们的基本的生活构成冲击。更不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矫正扭曲的价格结构,这是中国走向真正的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在加入WTO以后,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的重要一步。更是中国粮食安全走向康庄大道的重要一步。中国的改革必须为此努力。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08-24/5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