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全国1.6万多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

网友投稿  2012-07-03  互联网

    6年来,全国累计已有1100多个县,1.6万多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资金总规模达到33亿多元,入社贫困户有85万户,累计发放借款46.11亿元,其中向67.3万人次贫困户发放借款24.72亿元。互助资金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筹资难题,有力增强了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持续发展能力。

  互助资金,给了贫困户最缺的起步资金

  今年的春茶又是好收成,浙江省龙泉市兰巨乡官埔?村村民杨火炎最近心情不错。2008年,他加入了村里的资金互助社,借了1万元种了15亩金观音茶。如今,这15亩“绿色银行”去年收入8万多元。“回头来看,我能顺利脱贫,最应感谢的还是互助资金。”

  贷款难,发展产业没有起步资金,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贫困农户。2007年11月,官埔?村成为浙江省首批互助资金试点村。村里成立了互助会,共有139户农户入会,其中低收入农户81户,绝对贫困户6户。互助资金由财政扶贫资金和农户自愿筹集的互助金两部分组成,国务院扶贫办和浙江省扶贫办各扶持20万元,每户会员交纳互助金1000元,6户绝对贫困户免交互助金入会,构成了53.3万元的原始互助资金总资本。

  2008年4月,官埔?村互助会开始对入会农户放款。互助会采用“1户会员借款,2户会员担保”的形式,每名会员一次借款不超过1万元,借款期限为半年至1年,月资金占用费率为6.9‰。

  互助资金按照“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原则,在会员中周转使用。4年来,村互助会已累计发放借款128万元,是原始互助资金总量的2.4倍,受益会员农户达到128户,到期还款率100%。

  官埔?村互助会管委会主任张小平说,互助会的成立,有效缓解了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村里的茶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7年全村50多户农户种了300亩茶叶,2011年增加到147户918亩,村里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起了9家茶叶加工厂。在茶产业的强力带动下,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4260元提高到2011年的7053元。

  龙泉市委书记蔡晓春介绍,与官埔?一样,全市已有17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共吸收入会农户1516户,互助资金总量达603.8万元,一批贫困村“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扶贫风生水起。

  “互助资金借款手续简便,贷款利息低、资金到位及时,不出村就可办理,我们农民都很欢迎。”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中元村六组农民黄有发说。

  据了解,6年来,全国累计已有1100多个县,1.6万多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资金总规模达到33亿多元,入社贫困户有85万户,累计发放借款46.11亿元,其中向67.3万人次贫困户发放借款24.72亿元。互助资金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筹资难题,有力增强了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持续发展能力。

  降低风险,提升效率,把互助资金用在刀刃上

  “经过多年扶贫开发,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中低收入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贫困人口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在农村普遍存在。”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说。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是有效减贫手段,但这都要投入,钱从哪里来?借?都是穷亲戚。贷?没有抵押物。

  为有效缓解贫困农户发展所需资金短缺问题,2006年,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借鉴国外社区基金的经验,利用国家财政扶贫资金支持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开始在部分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内试点。

  几年来,为让这笔资金用足用好,各地想了不少办法。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副主任刘俊文介绍,四川、重庆、湖南等省市逐步探索出了“扶贫互助社+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行机制和模式。通过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找到发展项目,通过互助资金为农民提供项目所需资金,大大提高了项目成功率和减贫效果。有的地方还选择互助资金运行较好的村和保险公司合作,除对贫困群体意外事故、灾害、疾病致贫给予赔付外,小额保险还可在突发意外时优先赔付农户从互助社的借款,降低互助资金风险。

  从这几年的运行情况看,互助资金主要用于种植、养殖,分别占比41.4%、44.2%;从贷款户情况来看,一大半资金用在了贫困户身上,最为可贵的是,全国累计逾期借款9626笔,逾期率仅为0.9%。

  “这说明,绝大多数资金用在了该用的地方,互助资金运行安全有效;按小额贷款逾期率控制在3%以内为标准衡量,逾期借款率如此之低,也可见农民是个很讲信用的群体。” 华中师范大学减贫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陆汉文说。

  记者了解到,试点中也出现了运作不规范的现象。比如,有的地方把互助资金作为产业化扶持资金用于专业大户,贫困户受益不明显;部分扶贫互助社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会计事务操作经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与互助资金的金融运作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互助资金依然处于试点阶段,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后,互助资金才能大规模推广。否则容易出现上得快、垮得也快的状况,甚至出现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 汪三贵说。

  缓解贫困农户贷款难,互助资金需规范提高

  “有了互助资金,很多农户改良了茶园,有的还买了茶叶加工机械,茶叶卖得更远了,价卖得更高了。但是农资、茶树苗、人工成本等都在涨,这点资本金真不够用了。”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酱宕逯Р渴榧堑舜合闼担?008年10月成立的资金互助社,先后帮助40多位贫困户脱了贫,虽然财政扶贫资金加上村民的互助金总资本近50万元,但还是远远不够用。

  在采访中,不少贫困村反映,应对基础好、热情高、需求大、运作规范的试点,适当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满足更多贫困户的需求。

  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长刘维嘉介绍,贫困村渴望发展资金支持的需求日趋旺盛,为了缓解资金不足的现实困难,四川省进行了金融创新试点。省财政为两个试点贫困村分别提供10万元的担保质押资金,以扶贫互助社的名义存入当地信用社,信用社按放大一倍的授信额度贷款给互助社,互助社再给农户放款。旺苍县龙凤乡锦旗村七社村民向贵全,从2007年开始先后3次从互助社借款2000元发展养殖业,积累经验后,他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但是根据互助社的规定,他入社时只交了200元的互助金,最多一次只能借贷2000元。在互助社与信用社合作之后,他获得了1万元的借款,养殖规模扩大到40多头,成功脱贫。

  “金融助农,还要有更多的力量参与。”刘维嘉说,从实际情况看,互助资金确实让很多人脱了贫,但是还不能说这种办法完全解决了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一方面,要做好监管,搞好现有的资金互助社,防控风险。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让更多的涉农金融机构,给农村“输血”。

  “在共同坚持为‘三农’服务上,二者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汪三贵说,金融机构可以把互助社作为一个整体的贷款对象,从而不需要向每家每户贷款,这样既减少风险,又降低成本。汪三贵介绍,印度的互助小组金融就是利用这种模式,已经发展到全国。但目前这种合作还面临体制上的障碍,主要是互助社是在民政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法律上不具有从事金融机构贷款的资格。未来需要金融政策或互助社登记政策的改革,才有可能让他们对接。另外,需要进一步探索互助资金和金融机构合作的利益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真正形成双赢的局面。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07-03/5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