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果蔬、茶叶等食品所出现的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已成为数月来食品安全领域被热议的又一焦点问题。尽管市场质疑不断,但是农业部相关人士却指出,农产品安全问题虽存在隐患,但近年不断好转,总体现状较好。
“农产品质量工作在近几年已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合格率都在96%以上。2011年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97.4%,水产品监测合格率96.8%,比十年前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农业部党组成员、原总经济师张玉香在昨日中欧2012首届中国农商高峰论坛上指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数据显示,国内1.5万个乡镇建设完成了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的建设,已经占了乡镇机构总数的43%。而在标准化方面,国内创建国家级标准示范县已达590多个,还有畜禽养殖示范厂,水产养殖示范厂等3000多个三品一标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人口占全球19%,耕地面积只有全球的9%,以9%的耕地养活19%的人民,长期以来,我们农业一直面临"如何管理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如何从政策和体制上突破"等问题。
对此,张玉香也强调指出,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还不健全,基础设施总体薄弱,信息不对称,产销组织化偏低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稳步提高,农业和宏观经济的互动性增强,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增强,鲜活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目前要着力解决标准缺失的问题,带动农产品分等分级。
“鲜活农产品是最易引发市场波动的产品,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因此对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要有突破。”张玉香认为,中国的农业是受双重风险制约的,因此既要发挥市场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在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中,存在调控措施较为单一分散,农业市场和要素市场相互之间不协调,鲜活农产品缺乏调控措施等等。必须统筹不同农产品的比价关系,统筹农产品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比价关系,统筹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