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郭天财: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小满已过,主产区冬小麦进入灌浆盛期。冬小麦产量占夏粮总产量的近九成,对于夏粮乃至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冬小麦长势如何?今年夏粮再获丰收有没有基础?小麦生育后期还有哪些风险,应该如何应对?近日,郭天财在马不停蹄奔赴各地考察调研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作为全国小麦专家指导组的专家,就你所了解的情况,当前主产区的冬小麦长势如何?
郭天财:当前,西南麦区已经开始收获,其他冬麦区包括黄淮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北和西北麦区已经进入灌浆盛期。从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小麦长势普遍较好,绝大多数麦区的小麦长势为近5年来最好的一年。
记者:当前长势良好,能否说明今年冬小麦将再获丰收?
郭天财:现在距离麦收还有10天左右时间,冬小麦生产进入百米赛跑的最后冲刺阶段。从整体来看,今年我国冬小麦产量实现“九连增”有基础,有条件,有希望,更有可能。根据目前的长势和已有的基础,如果从现在开始天气条件好,不再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后期麦田管理扎实到位,收打顺利,今年我国冬小麦实现连续九年增产的可能性很大。
记者: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能否给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郭天财: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是播种面积足。去年秋播时雨水多,墒情好,许多可种可不种的地块全部种上了小麦。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为3.4亿亩,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亩。
二是播种基础好。前三年我国冬小麦主产区连续2年发生的历史罕见特大干旱,1年为长时间持续低温。在这种不利气候条件下,凡整地播种质量差的田块因透风跑墒,易旱易冻,对小麦正常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教训很深刻。许多农民朋友都认识到“小麦要增产,种好是关键”。因此,去年秋播时,各地按照农业部门提出的“七分种,三分管”要求,狠抓了深耕深松、耕(播)后镇压、精细整地、适时适墒播种等措施,麦田整地播种质量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三是土壤墒情好。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小麦播种时底墒充足是保证来年获得丰收的关键。农谚“麦收隔年墒”就是这个道理。以河南省为例,去年9月份,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达到178.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高1.35倍,全省小麦普遍实现了足墒播种。在小麦穗数和粒数形成的关键时期,3月21至23日和4月23至25日,河南全省平均降水38.1毫米和35毫米,及时有效补充了土壤墒情,满足了小麦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有句农谚叫“麦收八十三场雨”,今年这三场雨都有了,土壤墒情之好是多年少有。
四是去年冬前气温偏高,今年春季回暖晚有利于形成多穗大穗。去年麦播后的10月和11月份气温偏高,加之土壤墒情好,非常有利于小麦出苗和大分蘖发生,为今年形成足够的穗数奠定了基础。据河南省农业部门统计,去年越冬前,全省麦田群体比上年平均多6.2万头,一、二类苗和大分蘖比例高于去年,也高于常年。前几天我在一些地方考察调研,据江苏省高邮市、南通市海安县和河南省淮滨县、息县等地农技人员调查,今年这些地方属于稻茬麦区的高产创建示范方,亩穗数比去年多2~3万穗。另外,去年冬季降温早,春季回暖晚,这就是所谓的“春长”。“春长”对冬小麦生长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对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冬前旺长的麦田起到了控旺转壮的明显作用,并压低了病虫越冬基数;二是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拔节期小分蘖开始死亡,今年春季回暖晚,小麦拔节期推迟,为小分蘖赶大分蘖、分蘖赶主茎成穗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同时,春季回暖晚,延长了小麦幼穗分化时间,非常有利于形成大穗多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春冬小麦主产区没有发生倒春寒和晚霜冻害,没有出现过去因冻害造成麦穗冻死或缺粒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地方反映今年的小麦成穗数多、每穗粒数也多的主要原因。
五是麦田管理扎实有效。去年小麦播种后,各地坚持“种子下地,管字上马”,绝大多数麦田管理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抓得好,有效促进了苗情的转化升级。众所周知,小麦的产量是由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个因素构成的。目前亩穗数和穗粒数已经定型,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千粒重。今年小麦抽穗、开花以后冬麦区温度偏高,小麦灌浆的起点较高,最近几天的天气条件也十分有利于小麦灌浆。特别重要的是,今年中央财政下拨16亿元专项经费用于小麦“一喷三防”补助,加上各地配套资金,基本实现了“一喷三防”全覆盖。今年国家新出台的这种指向非常明确、引导力度大、实施效果好的政策措施,对后期防御病虫害、干热风和脱肥早衰,提高粒重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者:我国冬小麦已经实现了“八连增”,今年的小麦生产要在高起点、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增产,还有哪些特点?
郭天财:根据目前各地反映和我近期到过的一些地方综合分析,今年我国冬小麦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均衡增产,尤其是旱地小麦今年的增产幅度会更大一些。我国的旱地小麦面积约占冬小麦总面积的1/3,而旱地小麦产量波动对冬小麦丰歉的影响很大。旱地小麦生产主要靠自然降水,这些地区小麦生育期间的降水量和降水时期与产量关系极为密切。今年冬小麦生长期间真可谓是近年来极为少见的风调雨顺年份,小麦生长需要雨水的时候基本上都下了雨,目前旱地小麦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和常年,预计今年旱地小麦增产幅度较大。
记者:现在距离麦收还有10天左右,冬小麦丰收还面临哪些不确定因素?该如何应对才能确保丰收?
郭天财:目前,我国冬小麦正处于籽粒灌浆和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发生病虫害、干热风、冰雹、烂场雨和大风暴雨导致大面积倒伏等影响粒重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各地要继续立足于抗灾夺丰收,做到粮食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切实落实好“一喷三防”补助政策,强化后期管理,把有可能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损失降至最低程度。良种繁育麦田要做好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和下年用种安全。各地还要做到适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时候千万不要浇“麦黄水”,避免降低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