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看起来很美”
有机农业,这片被称为农业领域的蓝海,正在上演着悲喜剧。
一方面是业内企业面临销售、物流、认证等难题;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对这一领域虎视眈眈,纷纷将资本的触角伸向这一领域。
外人眼里一片光明的前景下,有机农业生意只是“看起来很美”。
有机生意难做
熊新祥正在品尝进军有机农业带来的苦涩,作为湖北鄂州菁禾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菁禾农业)总经理,如何盈利是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4月18日下午,武汉,绿色食品论坛,熊新祥和与会同行的最大疑惑是,所有人都看好的有机食品市场为什么和预想的相差如此之遥?
“自2009年年初盘下800余亩土地发展有机农业,公司三年累计投入了近3000万元,还不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性投入,截至目前仍然没有盈利的迹象。”对于未来市场前景,熊新祥忧心忡忡。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认为,当前有机农业发展遭遇瓶颈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有机食品概念宣传力度、销售渠道以及生产技术方面的困难和制约,同时有机农业在盈利模式尚未定型。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长,正是在这一利好消息的鼓舞下菁禾农业成为投身有机农业领域众多企业中的一员。
据菁禾农业管理人士曾晓红向新金融记者介绍,2009年该公司看中了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并认为该产业能够带领当地农民致富而迅速进入这一领域。
三年之后,菁禾农业发现有机农业远远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做,公司离当初曾经定下的预期目标渐行渐远。
一切曾经看起来很美,种植、管理、收获有条不紊运行之下,销路成了最大的问题,前进之路卡在了最后1公里。
2011年有机蔬菜上市时,问题出现,为了打开销路,菁禾公司曾经找到一些大机关食堂,陆陆续续免费送了几千公斤菜。试吃的时候,大家都说好,但一谈到销售,双方都陷入尴尬,和一些高端客户联系,也是同样的遭遇。
尽快打开销路,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尝试在武昌开了一家门店,以超市的形式卖我们的有机蔬菜、鱼类等,但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曾晓红说。
按原计划,该公司今年将在武汉三镇铺开10多家类似的有机食品超市,但受限于市场反馈,这个计划只能暂时搁浅,“价格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同样品种蔬菜,菁禾有机菜的价格是其他菜的一到两倍,甚至更高。“目前凡是吃过我们产品的人,都觉得很好,一旦提价,就难以接受。如果太便宜了,公司摆明着亏本。”
事实上,有机农业领域,最大的难题在于,“顾客的购买欲望与价格之间的反差,大家都想购买有机农产品,却都觉得价格高。”
为了应对这种尴尬,市场上较为成熟的营销模式为“会员制”,即实现“从田间到厨房直接配送”的VIP会员制,所有产品和服务只对会员提供。
去除了一切中间环节,让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以订单形式对接,看起来不错,却只能在小圈子内传播推广,很难真正的实现规模化营销。
大家都想着将高收入人群作为目标顾客,但是高收入人群其实就那么多。“这就是一个小众化市场,更适合单一的农户式种植,企业化运作则难度很大。”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虽然公司菜地距武汉市区只有半小时车程,菁禾农业会员数量一直在一个尴尬的范围内徘徊。“主要是因为配送费用过高,配送渠道缺失等问题,限制了会员数量的发展。”曾晓红说,当前菁禾农业积累的会员只有100多名。
与此类似,目前,武汉周边自称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不下百余家,尝试发展会员的方式吸引顾客是最主要的营销方式,但绝大多数举步维艰。有些尚可以维持为会员送菜上门的形式,有些则是接待自驾游、旅行社采摘游,只能算是观光农业,离规模化运行相距甚远。
“做有机农业,你不仅要会种菜,还要会卖菜,你不仅要会卖菜,还要做好电子商务和物流。”熊新祥对此深有体会,“前期800亩只是我们农业产业园的一期规划,没有盈利的前景,也限制了我们继续扩大有机种植的规模。”
业内人士向新金融记者表示,有机蔬菜食品企业在扩张上可能会面临一定瓶颈,如果企业做配送,投资资本会更高。另外,这种模式可能不具有复制性,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可能容易推广,但是在二、三线城市的需求会比较小,市场认知度并不高。所以,企业的收入规模、盈利能力可能会面临瓶颈。
而在武汉,面临销售困难的这些公司,正打算合力抱团,组成一个绿色食品联盟,共同构建销售渠道。
认证费用高企
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有机种植是个高投入的产业,没有持续的资金投入,无法挺过最初的徘徊期,是进入这一领域企业的最大问题。
“我们花两年的时间改良土壤,其间根本不能进行大规模种植和养殖。”熊新祥介绍,公司投入2000万元在周边挖了一条2米多深、4米多宽的沟,有的地段还用水泥硬化;开挖鱼塘,打井灌水,形成了近500亩的养殖水面;修水渠、建涵洞、整治道路、建塑料大棚、修温室繁殖房、建沼气池、为农户安装沼气管道等。
2011年,菁禾开始按照“有机”理念种蔬菜:不施化肥,全靠农家肥;不打农药,用太阳能灯杀虫;不打除草剂,除草全靠人工。一斤蔬菜的成本平均下来,最便宜也超过3元,最贵的要10多元。而上市旺季一到,根本卖不出高价,只好亏本批发。
无独有偶,在上海多利农庄,10个工人一天只能除2亩地的草,仅除草这一块,生产效率是非有机种植方式的1/50。并按照多利农庄每年9980元的会员费,平均下来,一天的蔬菜费用在27元。
这样的价格,显然无法得到普通民众的认可,“每天都要吃菜,这么贵谁买得起?”小规模上市时尚可维持,旺季一到,根本卖不出价,只好亏本批发,是众多有机蔬菜企业的选择。
销售困难之外,认证也是有机农业必须跨过去的门槛。
“一方面市场上需求是很大的,但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诚信,对食品质量的管控以及有机认证这一块管理都比较混乱,导致市场上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清科研究员肖珺认为,当前有机农业发展存在虚热现象。
市场上频繁出现“花钱买证”的现象,成为这一领域的毒瘤。认证机构既是生产企业能否通过认证的监管者,又是向其收取认证费用的利益共同体。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显示,按照相关规定,需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后才能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截止到2011年12月,经批准可以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的机构有23家。
201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博览会上,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农产品食品认证管理处处长杨志刚坦陈,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存在诚信缺失、夸大与虚假宣传行为、认证标志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并不是说不想认证,我们咨询了一下,程序繁琐,费用太高。”熊新祥对新金融记者说道。从去年开始,该公司就试着和有关部门接触,并请他们现场调研指导,领导和专家无一不对菁禾的做法大加肯定。
“一提到具体的有机认证,有一条规定让大家都感到为难:要办有机认证,每个品种至少也得五六万元;办下来后,每年还得几次抽检送检,费用同样不低;每隔一年,又得重新认证一次。”认证成本过高,每个品种需要单独认证,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
“同一个基地按同一标准生产出来的,莴苣、大白菜、小白菜、胡萝卜、青椒、茄子……蔬菜有一二十种,如果按上述规定认证,一次费用就得100多万元,每年的维护费也高得惊人,这又是一笔大投入。”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将认证成本省下,直接回馈给消费者来的划算。
今年3月1日,新版《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已开始实施,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备案管理系统也同步开通,所有已经通过有机认证的企业将重新审核认证,并逐一发放有机新标志,新旧规则的过渡期将持续到7月1日。
这在业内则被认为,是“国际最严格标准”的新规新版,这预示着有机认证标准更严格,比如,除了对种植基地的水源、土壤、空气、肥料严格检测外,还包括对有机蔬菜的装、运输、存储等环节均有标准,此外,认证部门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也将不定期明察暗访。
挡不住的资本
有机食品认证存在模糊、不统一,有机农产品与国际标准不接轨、机构不认可的技术性壁垒等问题的存在,却并未延缓资本对这一领域的看好。
2010年全球有机农业销售额达到591亿美元,而中国仅有16亿美元,销售额仅占全球的2.7%。业界指出,有机农业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消费市场,而目前中国的有机农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特别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
同时,食品安全事件一再刺激社会神经,公众希望找到安全、健康、可信赖的食品及其加工制品,刺激着众多资本纷纷将目光集中到有机农业。
新金融记者获悉,4月10日,汇源集团与国内有机食品的领先企业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宣布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发展有机农业
资料显示,汇源此前将其属下的业务进行了拆分,形成了汇源果汁、汇源果业、汇源农业三大板块。目前已在全国八个省陆续实施了9个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如湖北荆门65万亩中国农谷基地,新疆阿尔泰10万亩的野生沙棘基地,北京、山东、黑龙江、河南都已陆续开始实施。以有机农作物果蔬种植为主,同时引进合作伙伴,生产有机肥、饲料,发展养殖和加工,最终要建成一个工业、农业、商贸三位一体、观光旅游、养生健身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以年均20%至30%的速度增长,我国国内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15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规模将达约50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意味着朱新礼想要打造的 “第二个汇源”,在成为果汁领军企业之后,这位汇源集团的掌门人如今的目标是——成为“有机农业的巨头”。
不仅是汇源这样传统食品企业,正泰集团、联想控股等也已开始种有机蔬菜。
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招商局局长施宏告诉新金融记者,2011年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安吉九亩村投资,打造一个纯自然的生态农业基地,该基地还提出做中国无农药、无化肥的原生态无机农业可延续性生长引领者的口号。
2011年10月10日,联想董事长柳传志在谈及联想控股未来发展时曾表示:“农业是我们非常重点的一个行业”。随后,联想集团原高级副总裁兼新兴市场总裁陈绍鹏加盟联想控股,执掌现代农业业务。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认为,有机食品凭借其“健康、无污染”的概念,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捧,其中包括高端消费者、重点销售商和众多前端生产企业的重视,风投也对有机农业领域抱有很大的投资热情。
数据显示,近年来,风投在农业上的投资呈现逐渐递增趋势。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1年前三季度,VC投资我国现代农业的投资金额共计4.44亿美元,是2010年全年的近4倍。
“众多资本进入领域,表明有机农业的未来广阔。但是,寻找到可盈利的持续发展之路,才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郑宇洁认为。有机食品供应高端消费市场,因此利润率较高,投资回报率高,有望成为下一个朝阳产业。
众多资本进入领域,表明有机农业的未来广阔。但是,寻找到可盈利的持续发展之路,才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