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水科院2011年科研业务领域亮点工作:科研成果十大亮点

零零社区网友  2012-02-27  互联网

   本网讯  2011年,在农业部党组的领导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紧紧围绕农业部党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中心目标,按照“抓项目,出成果,育人才,强 基础”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年”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渔业科技创新、产业支撑和成果转化推广工作,科技支撑产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重要 科技成果获得各级奖励,一批重大科研计划项目获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也为促进渔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渔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展示 2011年工作成绩,水科院从科研业务领域凝练出三十大亮点工作。本网将分3篇分别报道产业支撑、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十大亮点。本篇是第二篇,介绍科研成 果十大亮点。

  一、黄海渔业资源长期变化基础与评价技术

   利用具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调查船“北斗”号在黄海及长江口邻近水域开展了历时10年有针对性的资源调查,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渔业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长期 变化,评估了我国近海渔业资源量和可捕量;研发了适合我国海域的渔业资源评估技术,研究了食物网营养动力学特征以及生态划区方法。其主要创新点:(1)系 统全面地分析了渔业资源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数量分布、生物量的长期变动规律。(2)优化了鳀鱼目标强度传统单因子(体长)模型和双因子(体长、水深)模 型,确立了鳀鱼年总允许可捕量及其限额捕捞工作程序和内容。(3)研究和阐明了黄海和长江口陆架区水域食物网营养动力学和能量流动特征。成果在海洋权益维 护、渔业资源养护、海洋渔业捕捞作业结构调整和渔业管理措施制定等方面已经推广应用,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该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深水抗风浪网箱装备研制与应用

   开展了深水网箱多工况模拟技术研究、深水网箱工程技术研究、深水网箱配套装备技术研究以及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该成果建立了深水网箱装备技术研发平 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全面掌握深水网箱系统工程技术的国家。大幅度提升海水网箱养殖的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了我国深水网箱养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有效拓展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空间。突破和掌握了深水网箱水动力学特性,在国内首次就渔具工程力学开发出水动力计算软件,大幅度提升了我国深水网箱工程设 计、制造的科学技术水平。截至2011年7月,该技术在南海区推广3612只深水网箱,节约引进网箱资金10.92亿元,网箱制造、网箱养殖累计新增经济 效益超过55.72亿元,在南海区技术应用覆盖率达100%。已取得国家授权专利14项,其中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所有专利均得到产业化开发应用。制订了 省标准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6篇。建立省部级深水网箱养殖产业示范基地3个。该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长江口及临近水域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首次研发了基于卫星通讯的中华鲟跟踪标志技术,查明了中华鲟在长江口的分布洄游特征,支撑了“长江口Ramsar国际重要湿地”划定和“长江口中华鲟自 然保护区”建立。创建了受伤中华鲟抢救和放流系列技术,实现了大规模的中华鲟救护和放流。构建了长江口渔业资源监测技术平台,阐明了长江口鳗苗和蟹苗的资 源变动节律。率先开展了中华绒螯蟹亲蟹人工增殖放流,天然蟹苗产量显著回升,首次科学评估了增殖放流对天然资源的贡献率。攻克了刀鲚、暗纹东方鲀、锯缘青 蟹、青蛤等全人工繁育技术难关,发掘了长江口优良水产种质资源。自主研发了渔业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及其应用软件系统。发表论文234篇,专著 6部,申请发明专利48项(授权17项)。据统计,近3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40亿元,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该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水平管理策略

   全面调查和系统阐明了南海北部近海12个重要海湾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规律,估算和预测了主要渔业经济种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及变化趋势, 建立了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数据库。全面系统分析了大亚湾20多年来的调查数据资料,论述了大亚湾渔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转换途径 定量关系及其服务与产出功能,首次构建了大亚湾渔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首次开展了北部湾生态系统水平渔业管理的研究与示范。研发和集成了渔业资源增殖 放流、人工鱼礁、海洋牧场和捕捞管理等技术体系,提出了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技术策略,建立了11个推广应用示范区。2006年-2010年, 示范区面积达到236km2,资源密度提高了6.3倍-26.6倍,渔业经济效益及生态服务效益增值110亿元,新增利税11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 济和社会效益。该成果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五、大口黑鲈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应用

   该成果首次确定国内养殖大口黑鲈在分类上隶属于大口黑鲈北方亚种;首创大口黑鲈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及种质分子标记鉴定技术。揭示了我国养殖群体的遗传 结构状况,完成了大口黑鲈生长性状数量遗传学研究,获得了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育种值、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数据,奠定了选育技术路线的科学性。 经过连续5代选育,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选育的大口黑鲈新品种“优鲈1号”,具有生长快等优良性状,比未选育群体生长速度快17.8%-25.3%,高 背短尾的畸形率由5.2%降低到1.1%,具有明显的养殖优势。首次构建了国内外第一张大口黑鲈遗传连锁图谱。筛选与鉴定出14个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分 子标记,建立基于分子标记指导群体选育亲本选择的辅助育种技术。获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1项;发表论文46篇,SCI期刊发表和待刊论文6篇,CSCD论文 28篇;完成并发布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该成果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六、罗非鱼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与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在罗非鱼良种选育、苗种繁育、大规格鱼种培育、成鱼养殖、越冬保种、营养饲料、病害防治、质量安全、加工工艺及废弃物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通 过技术集成和组装,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主要创新点:(1)选育吉富、奥尼、莫荷等品系罗非鱼,建立罗非鱼育种平台; (2)建立良种规模化保种及扩繁技术,实现工厂化育苗;(3)建立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提升养殖水平;(4)开发氨基酸平衡、磷高效利用、后喷酶、低蛋白高 糖饲料配方等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5)建立常见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和专家诊断系统,研制二联链球菌灭活疫苗;(6)开发活体发色等规模化加工工艺,建 立鱼油、鱼皮、鱼鳞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7)建立并应用涵盖苗种、养殖、饲料和加工出口的集团产业链模式。该成果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 奖。

  七、三峡生态渔业开发技术研究

   采用渔业资源学和水声学调查方法,开展了三峡水库渔业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估,查明了三峡水库鱼类资源数量与时空分布特征,并建立了基于水声学调查的三峡水 库鱼类资源评估方法;通过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卵苗发生量的监测,研究了水库调度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提出了水库调度与渔业资源恢复相协调的技术方案;建立了库 区生态渔业管理模式,并进行了示范。以三峡库区典型支流童庄河为示范区,建立了三峡水库支流水华生物控制和生态渔业综合示范基地。开展了胭脂鱼、岩原鲤、 白甲鱼、华鲮等库区土著鱼类人工繁育及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并建立了繁育示范基地。该成果在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编制渔业资源养护规划、制定渔业 管理模式,以及编制水库调度与渔业资源恢复相协调的技术方案中起到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重庆、湖北库区渔业部门基于研究成果编制了“三峡库区生态渔业规 划”和“重庆市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规划”。该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八、东海近海浮游动物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首次系统阐述了东海16大类471种浮游动物的温、盐适应机制;揭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东海浮游动物温水种和多数暖温种地理分布北移,广温性暖 温种(如中华哲水蚤)高丰度峰值提前消退,亚热带、热带种丰度和出现频率明显增加等响应机理;首次阐述了东海春季温水性或暖温性群落向亚热带群落更替的时 间有所提前,中华哲水蚤是全球变暖影响下主导东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动的关键种等一系列规律性问题;首次系统提出水温提前上升,温水性或暖温性浮游动物群 落向亚热带群落更替提前,浮游动物丰度大幅减少,对浮游植物的下行控制大幅削弱,是近年来东海近海春夏之交赤潮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述研究在国内外发表 论文99篇,其中SCI收录12篇,CSCD收录72篇,被引用384次;申请发明专利2项;筛选出12种全球变暖指示种。该成果获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九、南海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平台构建与共享利用

   系统构建了南海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平台,实现了从实物层到信息层等多方面的共享利用:(1)构建了南海海洋生物活体种质资源库:制定了活体种质资源保存策 略,保存不同地理群体南海海洋生物活体种质资源;建立海洋生物分子标记规模化分离筛选、基因分型和种质评价技术体系。(2)构建了南海海洋生物标本资源 库。(3)构建了南海海洋生物基因资源库:优化海洋生物基因组DNA和mRNA提取技术,构建保存了多种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建立了海洋生物基因资 源发掘利用技术。(4)构建了南海海洋生物数字化信息数据库,实现了种质资源信息的网络共享。(5)实现了南海海洋生物资源的种质创新与利用:利用收集和 保存的活体种质资源,构建核心育种群体,培育出了“南海1号”斑节对虾新品种和多个合浦珠母贝新品系。该成果获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十、鲆鲽类工厂化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

   对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已有技术进一步优化和熟化,集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半滑舌鳎、条斑星鲽和星突江鲽工厂化养殖、苗种规模化繁育、病害防治,以 及半滑舌鳎无眼侧黑化防治、人工授精,条斑星鲽安全度夏,星突江鲽淡化养殖等技术,建立了多套适合当地水质条件下的苗种繁育和健康养殖技术工艺。经过5年 的示范推广,累计销售鲆鲽类苗种5000万尾,优质受精卵300公斤,工厂化示范推广养殖近100万平方米,商品鱼产量达2万吨。在天津、河北、辽宁等省 份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辐射带动产值累计达15.1亿元,纯收益7.3亿元。通过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和科技合作项目实施,极大地改 变了当地养殖品种相对单一的局面,并实现了高产、稳产。仅在天津的科技合作企业中,就有1家被批准为国家级半滑舌鳎良种场,3家被批准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 范场,3家被批准为天津市养殖示范园区。该成果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02-27/5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