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防谷贵伤农

网友投稿  2012-01-12  互联网

 

  农产品价格上涨了,农民却因为生产成本增加、购销环节谋利而难以实现增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一家一户小规模种养带来的这种“谷贵伤农”现象,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帮助农民收获实实在在的利益。

  55岁的老农刘绪业年关前领到了2600多元合作社股金分红。祖祖辈辈生活在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张铺镇平安社区的刘老汉,这几天特地仔细盘点了去年一年的农业收成。

  “加入合作社还真享受到了很大实惠!俺这六亩地因为集体采购良种、化肥、农药,农技人员统一指导和服务病虫害防治,一季稻平均一亩地就节约成本30元,产量增加百余斤。加上订单种植收购价又高一些,仅一季种植俺就比没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多收1400元。”刘老汉说。

  因为去年初在合作社投入了25000元股金,刘老汉还拿到了一笔比银行利息高得多的收益。“俺年纪大了,种地就怕不懂新技术、不会联系销路,合作社解决了俺的实际困难,今年可要过一个殷实年了!”他说。

  长期奔走在田间地头的平安社区农技站站长闵学仁认为,制约中国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题有三:一是农民因信息不灵、技术不高、投入不足,增收艰难;二是粮食生产企业因农民乱引乱种,没有优质稳定的原料,想创名牌同样艰难;三是面对点多面广、意见难以统一的千家万户,农技站推广新技术困难大、效果差。

  “如果这三方通过协商约定,各自发挥长处,那么‘三个难题’就会变成三个优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技站增添活力。”他说。

  为破解这三个难题,平安社区农技站携同天长市康盈米业有限公司和周边村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于2001年1月组建了“天长市稻业经济合作社”。

  多年来,他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订单种植、以农业科技为支撑服务种植,形成了上连龙头加工企业、下连广大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共同体。稻业经济合作社快速发展壮大,其股金已由建社时的20万元扩增至160万元,年分红利15万元以上,社员由刚成立时的218户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户,生产基地由1万亩扩大到6万多亩,农户累计增收4000多万元。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01-12/5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