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仍存在变数

网友投稿  2011-12-05  互联网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农村经济再上台阶

  12月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的消息令人喜悦和振奋,而刚刚收尾的秋冬季播 种又让人们开始期待来年的丰收。“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受住了异常复杂的市场变化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 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促增长、控通胀、保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粮食产量“八连增”

  今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粮食总产超过11000亿斤,单产和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这是在“七连增”高起点高基数的基础上、旱涝灾害不断的情况下、管理国内通胀预期任务加重、国际粮价上涨的形势下取得的。

  “今年粮食丰收来之不易,产量创新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认为,这些因素包括政策力度加大,播种面积增加,抗灾及时有效,科技服务到位,主产区气候条件总体有利等多重因素。

  今年以来,面对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长江流域旱涝急转、西南地区持续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粮食和农 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部署开展了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今年国家出台的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频率之密、针对 性之强、含金量之高再超以往。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补贴”总规模达1406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80亿元。

  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措施落实力度,全力以赴开展农业抗灾减灾,加强技术指导和科学服务,在全国上下形成了抗旱救灾和发展农业生产 的强大合力,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带动了全国新一轮水利建设的热潮,发展水利成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措施。在春管抗旱 和夏种等关键环节,农业部门分品种、分区域、分农时制订实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方案,在全国开展稳粮增粮科技服务活动,组织全国上万名专家和35万名农 技推广人员推动落实高产技术措施,有力促进了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

  主要农产品生 产稳定增长,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受成本上涨及宏观经济影响,今年农产品价格整体出现上涨格局,很多产品价格创历史新高,部分品种如生猪、棉花和糖料价格波 动剧烈,但畜牧业发展依然稳步向好,渔业生产基本稳定,预计全国肉类、禽蛋、奶类总产量都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生猪生产继续向好,新一年元旦及春节生猪供 应有保障。蛋鸡存栏增长,生产能力明显增加。奶业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养殖效益有所提升。蔬菜产销虽然个别品种有所波动,但总体供应充足、市场繁荣。农 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农民增收“八连快”

  伴随着粮食生产“八连增”的喜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也将实现“八连快”。据今年前3季度统计,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已达5875元,实际增长13.6%。(更多报道见六、七版)

  农民增收“八连快”,无论从连续性、增速,还是增收额度来看,在新中国历史上都是第一次,是我国“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从收入结构 来看,农民收入呈现多元化增长格局。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都在持续增长。目前,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仍 占总收入的近半,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41%,是农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近年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增长空间也很大。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产品的产量与价格双增长,推动了家庭经营收入的稳定增加。农产品比价上升和粮食丰收是经营性增收的基础。近年来,国 家通过大幅度提高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对玉米、大豆等实行临时收储等保护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

  农民外出务工的人数增加,工资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随着成长型企业的迅猛发展,用工需求旺盛,务工人员和务工时间都有显著增 加。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分析说,从全国范围看,去年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绝大多数省区市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大体幅度 在20%左右,这样就推动了农民工工资全面上调,月均收入达到1690元,比2005年的875元增长近一倍。同时,去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农民工资 性收入增长了17.9%。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也稳步增长,东部地区的一些农民财产性收入占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时,2011年我国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告诉记者,从农业部调 查来看,今年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相关政策落实较好,大多数地方提高了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比上年提高了超过10%,享受农村低保的 人口数量进一步扩大,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户比例已经达到98.4%。

  挑战依然存在

  面对开局之年取得的可喜成绩,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我们面临的形势压力。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分析说,在自然资源与劳动等要素约束日趋增强的情况下,主要农产品供需矛盾将继续存在。从目前来看,主要农产 品国内供给能力有所增强,但影响农产品市场结构变化的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和农业生产国际化,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但 也给我国的农业产业安全带来了挑战。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仍存在一定变数。

  针对这些挑战,需要我们做好充分准备,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这就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构建科技宣传平台,加大农业科技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农民文化科技水平,充分发挥科技能手和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配套科技推广管理体系。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央财政设立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农业技术改造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的 改善。中央对农业的投入呈现逐年递增态势,金融部门也针对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支持、简化手续、提高和优化服务体系。这就需要各地以此为契机,将中央专项资金 以及政府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规避和缓解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和市场风险。

  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与收入来源。从各地实践来看,目前结合社会主义村建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实践不断涌现,比如农产品的深加工、生 态观光农业,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使农村经济多元化立体式发展进一步明显,与农业生产配套的二、三产业比例进一步协调。

  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公益性服务供给水平。要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着力解决农民养老、医疗、农村教育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12-05/5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