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信贷促进农村发展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2-05  互联网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2011年12月4日播出《求解农村信贷之渴》,以下为节目实录:

  去年以来,国家银根紧缩,使城镇中小企业遭受资金困境,三农信贷也不例外。但是一些地方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增加农民信 贷。而作为我国县乡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贡献最大的银行业机构群体,农村信用社正在成为一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 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

  现场人员说,一定要公平公正,认真评价,各位评委打分。

  这个正在进行的活动是山东省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在稻田镇西菜园村组织的“村大联保体”贷款的信用评定,村委会小组成员将对申请贷款的农户逐一打分,除了资产情况、诚实守信之外,孝敬父母、邻里关系也被纳入了打分的内容。

  寿光农村商业行赵庙分理处主任韩春伟告诉记者,得出汇总票以后,大概明天下午,支行的信贷人员就会来到村里,再进行一个集中实际的考察,给它最终定下一个授信额度,他们分发贷款证,上柜台可以到我们支行营业厅进行贷款。

  村委成员郝中华是种植蔬菜的专业户,忙完了村里的村民贷款信用评定,老郝就赶到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开始忙活自己贷款的事。柜台员让郝中华出示身份证和贷款证,之后填张表包括贷款数额、村镇、身份证、贷款人。

  因为自己是信用户,几分钟时间,老郝就办理完了免担保贷款十万元的手续,他可以自己在农商行的账户随时支配这笔钱。

  老郝有五亩土地,主要种植香瓜和茼蒿,已经有两个大棚,每年有不错的收益,今年老郝打算再建一个大棚,多种植一些蔬菜。但是由于资金周转的问题,他不得不求助于农村商业银行。

  寿光市稻田镇西菜园村郝中华说,这几年种大棚收益也好了,也亏得信用社给我们提供贷款的方便,因为我们随贷随还,贷出来我们付出的费用,在这里 收回来一还上,信用社很相信我们,我们自己也多亏了信用社放款,它不放款的话,我们大棚也长不好,蔬菜也长不好,收益也少,最近几年,哪一年收益也得十几 万。

  2007年以前,当地实行的是五户联保,一户农民办理贷款手续,其他五户的一家老小都要参与,而额度只有五万元,农民感到很不方便,简化贷款手续和增加授信额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山东省寿光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崔建强告诉记者,农民需求越来越大,作为我们来讲,怎么样服务得更好,对农民服务得更好,我们就想到了用社会的力 量,实现对社会的服务,现在我们讲叫零售到批发,借助村两委的力量,包括一些威信比较高的当地群众,因为他们对村民比较了解,所以在授信额度上掌握得比较 准确。

  2007年,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在全国首家推出了村委、农户加农商行的贷款支农产品,通过评定信用村、信用户,农民拿到贷款证以后,根据授信额 度,到贷款柜台上贷款,贷款的时候跟拿自己的存款一样方便。不但简化了贷款手续,授信额度也由原来的五万提高到了一百万元,而且利率比原先优惠了30%。 此外,对连续3年无不良记录的信用户办理“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

  这些年来,老郝感受到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黑龙江牡丹江兴隆镇跃进村的李太和在当地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下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从2001年开始,李太和就通过五户联保的形式,得到了两千块钱的贷款,扩建了大棚,2004年,她的额度增加到了两万元,随后,李太和开始养 猪,2007年,她从信用社贷到了五万元,母猪数量达到了50头,然而,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暴跌给李太和沉重的打击。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兴隆镇跃进村李太和说,去年上半年,我们养殖户是最痛心的一年,就是每出来一头猪就亏损不少,就是毛猪最低的时候不好的时候 3.8元。像我家这个品种猪能卖到四元,我家60头母猪,年出栏1500头商品猪,当时真是欲哭无泪了,每天这些猪得吃好几千块钱的成本。

  正当李太和和其他养猪户几近绝望的时候,牡丹江农村信用社伸出了援助之手,为李太和这样的养猪户发放了1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兴隆镇跃进村李太和告诉记者,把这个最困难的时候给缓解了,我 心里头非常感谢党的政策和信贷社的帮助,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像今年行情好了,给扩大了贷款的资金,从10万扩大到了20万,而且这一下子就有底气了,使我们的养殖事业更信心倍增了。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王建成说,我们这个在全国首创了我们黑龙江省的一证通,这个一证通过,农民拿着这个一证通就跟拿存折一样,随时可 以还款,随时可以贷款,在受信的额度之内,随时可以还款,随时贷款。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五户联保,十户联保,还有大联保,就是一百户,就是整村的, 信用村的大联户联保,这个也有效的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二、农村信用社为村民解决了资金困难问题

  有了农信社的帮助,无论是山东西菜园村的菜农还是黑龙江跃进村的养猪户,都及时解决了燃眉之急的资金困难。目前,遍布全国的农信社有7.7万个金融网点,占全国县域银行业网点总数的59.7%,快速发展得益于多年来不懈的改革历程。

  1996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从此,农村信用社进入了独立发展 的新阶段。2000年,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在江苏开展试点,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革,组建江苏省联社,并在常熟、江阴、张家港等三个经济发达的县 (市)组建了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在推进多元化产权改革方面迈出了实质步伐。

  2003年,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决定8省(市)开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进入深化改革时期。刚刚成立的银监 会肩负起了组织推动这场重大变革的重任。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将试点范围推开到29省(区、市)。 200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至此,全国农村信用社都融入了这场改革的大潮。

  2003年启动改革试点以来,银监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以股份制为主导的产权制度 改革,督促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加快推进经营机制转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化解处置历史包袱,充分调动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取得了重大进展和阶段 性成果。大力推动组建省级管理平台,逐步厘清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之间的权责关系,督促省联社不断强化服务功能,规范履职行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 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新的管理体制全面运行。针对合作制以及股份合作制存在的股权分散、股金不稳、所有者缺位、内部 人控制等顽疾,确立了股份制的产权改革方向。在清理规范原有股金的基础上,有序推进资格股向投资股转换,落实股金的资本功能,夯实了资本基础;稳步实施组 织形式改造,基本完成了统一法人改造工作,改制组建了183家农村商业银行和214家农村合作银行;不断优化股权结构,提高企业法人股比重,吸收引进战略 投资者,股东参与管理的能力和意识有效增强。

  改革让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信用社尝到了甜头,也让更多的农民得到了实惠,农业产业链以及涉农的中小企业农信社的扶植下逐步发展壮大。

  山东寿光燎原果菜合作社2000年组建,是以基地带农户的方式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果菜合作组织。在加入合作社之前,农民只能自己去贷款,不仅要自己承担相当的风险,在贷款额度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山东省寿光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崔建强告诉记者,加入农民合作社之前,他只是村级的信用评定贷款,贷款额度上可能稍微受到局限,就是对它的产业发 展可能不稳定,但加入合作社以后,它的产业整个对收入比较稳定,整个销路也比较好,我们在支持方面更加大胆,在额度上给予相应增加。

  有了当地农商行在贷款政策上的支持,实现了风险共同承担,合作社向银行提供信用好的合作社社员,并给他们做担保,这样一来,农民贷款手续简化了,贷款额度也提高了,利率也有10%的优惠。

  山东省寿光市燎原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春香说,我觉得没有这些贷款的话,首先我考虑到,因为是负责人,首先考虑到不敢放手地去开拓市场,这对 我来说是很大局限性,如果你去开拓市场,可能有朝一日资金链会跟不上、会断,也就是说它会严重影响合作社的发展,有了这个资金心里踏实了,有了底一样,放 手去做就行了。

  目前,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农民专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寿光当地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40多家,成员达1.9万人,带动农户6.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寿光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

  农户告诉记者,一个棚价格三万元左右,十个棚得二三十万。种的韭菜、辣椒、尖椒、西红柿、茄子,人也不够用的,人到市场雇人管。

  农信社深入农村,始终坚持“三农”市场定位,持续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管理体制不断探索完善。作为最熟悉农村、最贴近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信 社希望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服务农民。目前农村信用社提供了全国近80%的农户贷款,承担了近80%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机构覆盖。可以说是农民身边最离不开 的金融伙伴。现在这个金融伙伴正在想办法带给农民兄弟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农村信用社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农信社深入农村,始终坚持“三农”市场定位,持续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管理体制不断探索完善。作为最熟悉农村、最贴近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信 社希望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服务农民。目前农村信用社提供了全国近80%的农户贷款,承担了近80%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机构覆盖。可以说是农民身边最离不开 的金融伙伴。现在这个金融伙伴正在想办法带给农民兄弟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种终端设备在城市里人们或许并不陌生,但在偏远的农村,这种设备却给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2009年10月,银监会明确提出,要着力探索解决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难题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总 体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通过实施“两点两机包村包片”战略,即采取设立标准化营业网点和简易营业网点,布设POS机和ATM机,实施临近 机构信贷员包村包片等服务方式,使偏远地区广大农户能够分享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9月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 乡镇从工作启动时的2945个减少到2087个,有16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实现了机构全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均提前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偏远农村地 区金融服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逐渐普及是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必要保障,而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则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民合村 的杨丛波体会到了当地农信社在金融产品上的不断创新。杨丛波从2002年开始成立了一个扫帚加工小作坊,当时只有3个工人,2006年,杨丛波准备扩大现 有的规模。

  农户杨丛波告诉记者,正好赶上我们合作社,信用社它有一个三联贷款业务,然后我就通过他们贷了三万元的款,然后那年就增加到7个人。还想扩大这 时候,正好赶上2008年信用社有着五户联保他们正好来了,这个贷款,然后我感觉又是一个机遇,我又做了五户联保这个贷款,加上一证通三万,那时候我就六 万元贷款,然后就是一点点积累,把工人增加了十个。

  从3个人到7个人再到10个人,他的扫帚加工作坊生产规模一点点在扩大。到了2010年的时候,当地信用社工作人员告诉杨丛波,担保贷款额度可以达到10万,这一年,杨丛波的工人增加到了14个。

  农户杨丛波说,我就感觉这么多年,信用社扶持的力度加大,然后我就把生意一点点的扩大,它加大力度越大,我这个生意也做得越大。然后从最开始的三万、六万,到现在的十三万,解决了我们想要发展起来的很大的最主要的一个难题,资金这块的难题。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12-05/5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