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蔬菜直通”治标“农超对接”治本

零零社区网友  2011-11-30  互联网

  地里的菜贱价处理,超市的菜价格上扬,这头伤了农民那头伤了居民。

  菜价“过山车”般的行情,让人措手不及;破解“卖难买贵”的产销困局,需动用多方智慧。

  武汉市10月首次推出蔬菜直通车进社区,田间地头的新鲜蔬菜省去多个中间环节直接面对社区居民,不但品质好而且价格低,下一步更会将惠民之举扩展到全市120个社区。

  除了把直通车的方式坚持做好,更重要的是,探索出蔬菜流通新模式,寻找产销之间利益平衡点。更长远的考量是,政府要在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方面做大量工作,加强生产和流通体制改革。解决信息沟通滞后问题,建立农超对接和订单农业新模式。

  150辆蔬菜直通车

  有望春节覆盖120个社区

  记者昨日从武汉市农业局了解到,最快春节前,统一车型、标识的150辆蔬菜直通车就将把新鲜便宜的蔬菜,送进120个社区。

  武汉市农业局市场处处长胡体良介绍,蔬菜直通车进社区正式实施后,所有经营主体有统一的入行门槛,直通车需是统一车型,车身有统一的标识标牌,每趟直通车停靠地点、营业时间都要统一固定,供应蔬菜需有统一质量标准和检测监督机制。

  目前,有意申请经营蔬菜直通车的市场主体已有10余家,但最终会选择3至5家。一个起码的入行门槛是:拥有自营蔬菜基地、蔬菜分拣、加工车间,一定数量的运营车辆及固定销售点。

  胡体良介绍,按照150辆车,每车一天2趟,每趟2000公斤计算,每天能够供应蔬菜60万公斤。“武汉市目前每日蔬菜供应量在300万公斤左右,保守估计150台蔬菜直通车投入运营后,能够占到两成左右市场份额。”

  胡体良表示,蔬菜季节性和区域性都很强,菜价高时,直通车对菜价平抑作用较大,价格走低时,影响力也较小。“不过蔬菜直通车只能是微利的。”

  蔬菜直通车并非唯一良药

  武汉市农业局市场处处长胡体良表示,在应对蔬菜“卖难买贵”问题上,蔬菜直通车并非最科学的解决方法。但不可否认,蔬菜直通车绝对是政府大胆改 革的有益尝试,而且目前试行阶段展现出了较好的效益和社会反响。“解决卖难买贵问题,仍需不断探索,在当前蔬菜‘小生产’现状暂难改变的前提下,供需平衡 仍会不时波动。”

  同时,现有的物流配送水平和能力,也需要大幅提升。蔬菜流通渠道各环节的成本也可以逐步降低。而建立一定规模的蔬菜收储机制也可发挥较好效果。“直投菜柜、便民店,甚至网上销售、直配直销等多种渠道都应当积极推进和发展。”

  合作社牵手连锁店是趋势

  能让消费者得实惠、让农民提收入、让超市易管理获得三赢局面的农超对接在全国已实行4年,在我省则更是从2004年就已启动。昨日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农超对接进万村”活动上,专家表示,这种产销模式让合作社成为农业发展趋势,政府应对生产环节更加重视。

  截至去年,我省共有38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连锁经营企业进行对接,受益农户超过80万户,带动农户年平均增收6870元。流通环节从4个减少到2个,平均流通成本也降低11.78%。

  国家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昨日提供的数据显示,农超对接销售的蔬菜价格要比其他低10%左右。

  但是,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成熟的流通环节以及实行了多年的农超对接,我省今年来为何依然不断出现蔬菜价格大起大落,部分蔬菜卖不出去的现象?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认为,我省农业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均不高,合作社实力也不强,农民、合作社和超市在信息供需上实际仍处于不对等的状 态。“超市搞不清楚农民或者合作社能提供多少产品,农民也不知道超市对农产品数量、种类和标准的要求。一旦出现市场、天气波动,农民以及合作社依然很被 动,因此我们即使有成熟的流通市场、能够生产出大量好的农产品,依然会出现‘两头难’的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胡定寰认为,农超对接必然会推动农业产业化,合作社将成为农业发展趋势。现在超市都把标准亮出来了,但如何让传统的农民与现 代的超市进行对接还存在挑战。他说,技术、规模和人才的缺乏,让不少合作社的产品难以满足超市的标准,对于不满足标准的产品,超市就会扣点,这也导致一些 合作社最终在农超对接中还无利可图。

  胡定寰表示,政府应该考虑加大政策和资金倾斜力度,帮助合作社扩大规模,提升技术和设备,并帮助合作社培训人才。另一方面,超市不仅要与合作社保持买卖关系,更应该树立起长期共赢关系,定期互访加强信息流通。

  专家建议发展订单农业

  一个更为全新的模式也被提及,那就是订单农业,而这能确保农产品销路吗?

  华中农业大学蔬菜学教授汪李平认为,目前制约订单农业发展的因素较多。一是下订单前的风险因素。天气、收成、时令、市场供需等,都会影响蔬菜的 价格。如果合约定的价格高过了来年的时令价,成本高了,企业会吃亏,但如果定低了,种植户肯定也有意见。而目前武汉蔬菜市场还没有一个稳定的价格调控机 制,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种植户都拿不准,订单下的很谨慎。

  二是后期操作。武汉的蔬菜种植并不是规模化的,多是一家一户加上少数基地的分散种植,企业在收购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一方面是很多农户钻合约 的空子,如果时令价高于定价,农户往往不愿意把产品卖给企业,就是卖也是一些次品。而如果收购价高于时令价,他们就把产品大量往企业送,不管公司吃不吃得 消。此外还有农户市场信息不灵、市场走向把握不准等因素,都会对收购产生影响。

  汪李平认为,订单农业还存在信用问题,全国在这一块都做得不好。于是现在很多公司自己建蔬菜基地,但由于这些公司之前并不是做种植出身的,操作起来不熟悉,投入也大,运作成本只高不低,无疑又增加了公司的负担。

  汪李平建议,首先,政府要加强市场调控和完善法律制度。市场一定要稳定,政府要出面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控,促使市场形成有效的价格体制,防止价格起伏过大;对订单农业的法律制度要加以完善,增强合约的约束力和相应的管理力度。

  其次,建立技术、风险等方面的保障机制,让农业技术单位和保险公司都参与进来,从技术上给予种植户实际指导,从风险上让农民心里更有底,保证农民的收入,提高信心。

  最后,公司和农户都应该组织起来,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如类似信用合作社之类的机构。公司提供部分资金、原料,并作出相应的收购承诺,农民也作出保证,通过更密切的联系,提高双方的信心和信用度,从而建立良好的信用机制。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11-30/55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