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种菜,不愁卖菜,与眼下一些地方的农民为农产品滞销、贱卖而发愁不同,参与“农超对接”的农民正品尝收获的喜悦——没有中间环节,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打包直送超市。
目前,全国已有140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对接,越来越多农民将其视为“福音”。然而“农超对接”能否成为主流模式还是未知数,农民合作社进超市的高门槛、高费用以及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的高成本、高风险等诸多因素,正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专家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扶持“农超对接”,破解困局。
“农超对接”:解开农产品“卖难买贵”的死结
眼下正是萝卜、冬瓜等时令蔬菜上市的时候,杭州市萧山区的农民施伟尧每天忙着收菜,不过与一般农民不同,施伟尧不需要为卖菜奔波,他的68亩菜地出产的所有蔬菜都早有了买主——杭州市最大的连锁超市世纪联华。
“我当了30年的农民都没有像现在这样舒心过,多亏了合作社。”施伟尧说,6年前他与当地其他136家农户一起加入了杭州万家丰舒兰蔬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帮助联系超市卖菜,自己只管种菜、收菜。
该合作社理事长尚舒兰说,现在他们每天向世纪联华提供超过15吨的蔬菜,占所有产量的80%左右。“不用愁卖菜,价格也稳定,现在农民们种菜的积极性很高。”尚舒兰说。
据了解,“农超对接”自2008年开展试点以来,目前共有超过14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对接。今年10月25日,“全国农超对接进万村”行动在杭州启动,意味着该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农超对接”不仅农民受益,超市和城市居民也享受到好处。
“传统流通模式中间环节繁多,菜农—菜贩子—产地批发市场—批发商—销地批发市场—供货商—超市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至少要加价5%到10%,对接则实现了直供,为超市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学院院长龚晓丹介绍说,自2009年物美连锁超市尝试“农超对接”以来,果蔬销售量从2008年的平均每天79吨增长到2011年的400吨,翻了5倍。
“而且我们的卖价要比一般农贸市场便宜20%以上,同时初步实现了农产品可追溯,消费者食品安全忧虑减小了。”龚晓丹说。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王炳认为,作为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农超对接”解开了“卖难买贵”的死结,可实现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超市经营成本和实惠消费者的三赢目的。
“农超对接”仍处于磨合期 面临多重挑战
由于各方受益,“农超对接”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受热捧的同时该模式仍面临多重挑战。
农产品进超市仍需缴纳各种费用,农民实际获利不高。上海一家蔬果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农产品虽然进了多家大超市,但是超市每年收取的进场费、配送费、网络下单费就高达几万元,此外还需要给超市一定比例的销售返利,利润压缩得比较厉害。“比如配送费每筐得三元,一筐利润较好的西瓜可以接受,一筐基本没什么利润的青菜也要这么多就有点承受不了。”该合作社市场部经理说。
记者发现,相对于强势的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处于没有话语权的弱势地位。一些超市利用农民卖产品的迫切性压低价格,导致合作社成为超市廉价的供应商。同时,超市对合作社要求较高,小型合作社很难迈进超市大门。
超市则普遍表示,经营生鲜农产品的成本高、风险大。“首先生鲜农产品损耗厉害,利润不高,同时超市配送中心、各门店需要大量工作人员,人工成本高,此外还需购入农药残留检测仪、配备专人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这些费用也不少。”联华华商集团一位蔬菜采购负责人蒋新满说。
此外,部分超市认为一些合作社农产品安全性不过关,合作矛盾突出。家乐福中国商品部全国生鲜总监赛伯说,他们每年组织人员给农民培训,发现很多农民在施肥施药上还比较随便,给他们对产品的监控带来困难。“有时检测出农药超标,我们就不能收这个产品,双方都遭受损失。”赛伯说。记者发现,相比合作社,超市更愿意与具有标准化操作能力的农业开发公司合作。“合作社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也不完全可控,比较麻烦。”蒋新满说。
专家:政府扶持 农民自助
专家认为,尽管“农超对接”目前存在诸多挑战,但依旧是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正确的发展方向,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政策给予扶持,同时农民发挥主动性开展自助。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认为,增加农民收入是“农超对接”最主要的目的,要想办法减轻相关费用。“必须降低直至取消超市的各种收费。但是超市作为市场化运作的商业主体,必然以盈利为目的,我建议国家能够给予超市税收方面的优惠,比如对于‘农超对接’的农产品销售免收营业税、增值税,从而要求超市停止收费。”戴中久说。
专家认为,在消费者普遍关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合作社只有对农产品严格把关,出产安全、高质量的果蔬,才有可能跟得上消费者需求和超市要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敬学建议农业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在给予农事技术指导的同时特别突出对农民农产品规范意识的培养,并在田间地头建立检测检验体系,使农民能够掌握主动权。
吴敬学还提醒合作社不要走进只与大超市对接的误区。“其实中小超市、社区超市潜力非常大,是与市民关系最紧密的消费场所,合作社若能开拓这个市场,就打开了‘农超对接’的另一扇门。”吴敬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