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秋以来,“菜贱伤农”的故事不断上演,土豆、白菜、大蒜、生姜等品种轮番登场。
对“菜贱伤农”原因的追问,犹如一层层剥开卷心菜的叶子,最表面显露的是信息不对称、流通不畅等,但看看这些滞销的大路货菜品,往里细剥就会发现,根本原因还在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在种植“懒庄稼”,即由于农业生产太累、比较收益太低,很多农民不愿意加大投入进行精耕细作。这种要素的投入包括生产资料的投入、劳动时间的投入,以及智力的投入(如对生产的统筹规划)。再往里剥,最后显露出的是农村越来越空心化,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的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维系中国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非老弱即妇幼。即使建立了全国联网的农产品信息平台,这样的农业劳动人群,又怎么能够很好地利用信息,并选择生产行为?
于是,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越来越多的农民逃离土地,逃离农业生产,作为留守在农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老弱妇幼农民,他们既没有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也缺乏知识能力去提高生产经营水平。“菜贱伤农”的现象年复一年地重演,所不同的只是农产品品种的变换,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也不时加入其中。据一位曾多次去蔬菜主产区调研的专家介绍,菜农大多没有多少文化,也不会上网,没有渠道了解全国的种植情况和价格信息,都是到这边问问种植大户,到那边问问收购商,这种建立在信息碎片基础上的农业生产,必然是跟风种植,农民是闭着眼睛砸自己种植产品的价格。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同时,随着工商资本的进入和合作社的发展,一些地方农业生产的组织形态在发生变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但是,总的看来,农村“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空心化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结依然存在。
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想办法打破农村空心化的困局,吸引一些有知识、懂经营的人才加入到农业生产队伍中;其次要通过政策环境让农民觉得从事农业生产有尊严、有利可图,农民才会有意愿、有办法提高规模化水平、获取市场信息、通过合作缩减中间链条、提高价格谈判能力、规避市场风险;最长远目标当然还是要吸引工商资本“务农”,而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只需要从事生产,不必兼顾决策、管理、营销,从而成为真正的“职业农民”。只有这样,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政策才不会落空,“菜贱伤农”才不会年复一年成为政府和农民的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