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应看到,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社会管理薄弱问题日益突出。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问题,关键是要发挥好党的政治优势,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入手,让农民成为推进农村稳定发展的主体力量。近年来,我们在全县探索推行了农村社会管理“四个覆盖”工作模式,打造了一张覆盖整个农村和广大农民的管理服务网络,取得了良好效果。
实施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形成覆盖各方的基层党组织网络。在组织农民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好由谁组织、由谁领导的问题,更要解决好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先进性问题。为此,我们打破以行政村为单位的传统模式,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按照“群众走到哪里,党组织就跟到哪里”的原则,把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到基层民主组织和维稳组织当中去,建到经济组织当中去,把党的组织拓展延伸到农村各个领域、行业,形成了覆盖各方的基层党组织网络。这些党组织通过带领群众一起抓稳定、闯市场、搞生产,使党的组织活动有了新阵地,党员发挥作用有了新平台。
实施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搭建村代会等民主平台。立足保障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我们着力搭建民主平台,在村一级建立健全了“村代会”,将其作为常设性的议事决策机构,由村民民主选举的村代表组成。凡是事关全村的重要事项,都由村代会做决议,形成决议后,由村委会执行;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对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对村代会负责。目前,全县253个村已全部建立了村代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村代会主席和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都由选举产生。同时,为体现党的有效领导,我们建立了“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监会监督”的村级治理新架构。通过这一整套程序,既突出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保证了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实施经济合作组织全覆盖,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经济合作服务体系。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成本高、效率低、收益少,单打独斗的农民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家致富。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如何带领广大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这个“桥”和“船”就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我们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能人大户领办、村组农户联合、院校基地合作、龙头企业带动、流通市场链接等方式,大力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通过经济合作组织,把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一头牵农户,一头联市场,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产业化“链条”,为农民架起了“致富桥”。
实施维稳组织全覆盖,构建农村维稳新格局。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既要发挥好党和政府的作用,更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此,我们探索建立了“3+1”工作体系。所谓“3”,就是把村级划分为三级管理层次,在村级建立综治工作站;在村民小组或居住片区基础上,建立群众工作小区;小区再往下,每10户设立一个群众小组,由一名威信高的村民牵头负责。所谓“1”,就是在各村设一支巡防队。通过建立这一体系,细化了农村社会管理单元,真正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通过专职巡防与村民轮流值守相结合,有效解决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不仅村里偷盗现象大大减少,而且增强了农民邻里守望、团结互助的观念,整个农村更加和谐稳定,真正实现了党委、政府组织管理与农民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有限警力与无限民力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