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市场形势分析
早稻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价格稳中略涨。2011年我国早稻产量3276万吨,实现恢复性增长,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0.8%,单产提高5.4%。8月份,早籼稻收购均价为1.16元/斤,环比涨2.7%,同比涨19.9%;晚籼稻收购均价为1.26元/斤,环比持平,同比涨21.2%;粳稻收购均价为1.46元/斤,环比持平,同比涨18.8%;早籼米批发价为1.77元/斤,环比跌0.6%,同比涨19.1%;晚籼米批发价为1.94元/斤,环比跌0.5%,同比涨24.3%;粳米批发价为2.21元/斤,环比涨0.5%,同比涨13.2%。
成本推动是稻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消费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早稻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成本推动。笔者对主产区江西水稻价值链的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稻谷生产的用工费用普遍比2010年上涨30%左右,机耕机收环节由于燃油涨价导致费用增加,种子成本也略有上涨,在大米加工环节企业融资成本和雇工成本也大幅上涨。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人工成本对成本上升造成了巨大压力,稻谷的插秧、晒场及施肥雇工成本对稻谷生产成本上涨的贡献率达到了59%。
稻米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包括稻米在内的主要粮食的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已经基本成型,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国储拍卖三大政策互为补充,运行良好。2005年以来,主要粮食价格一直保持稳中略升的态势,具有明显的“政策市”特征。根据最近稻米市场价格情况,2011年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对市场运行起到了巨大的引导作用。
稻米流通环节得到一定程度的疏通。首先,部分销区与产区已经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合作平台。例如,江西上饶与浙江衢州、温州等地市联合建立了专门的网上批发市场――赣东北粮食交易市场,目前它基本已代替了有形市场,促进了稻米产销的有效衔接。其次,短途稻米运输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合理统筹。例如,江西至浙江的稻米多利用运输浙江工业品到江西再返回浙江的货车运输,从而大大节省了交通运力和运输成本。第三,粳稻(米)入关运费补贴为“北米南运”提供了保障。2011年浙江省从粮食风险金中拿出2500万元实施粳稻(米)入关运费补贴,每吨150元,并以奖代补鼓励粮食大规模流通。这些政策有效地保证了浙江的大米市场供应,保证了销区米价稳定。
完善稻米市场调控的建议
完善支持政策,抓好稻米生产供应。在东北地区和其他适宜的地区实施粳稻种植额外补贴,保持粳稻播种面积稳定,促进农户开展“籼改粳”。在适宜的地区,实施两季稻额外补贴,鼓励农民恢复或保持水稻“两熟制”,动员农户将季节性抛荒耕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大力推广应用稻菜轮作、粮经搭配等高效种植模式,鼓励稻谷秸秆用于饲养牲畜,对水田放牧、稻鸭共育等种养有机结合的农户进行补贴。
促进水稻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加速水稻机械化推广进程。选择优良水稻品种,逐步形成适宜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的栽培模式,制定并示范农机与农艺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要重点研发简单易用的中小型水稻插秧机、水田高效植保机械等。
细化强农惠农政策,实现分类指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发展订单农业,促进高品质稻谷的产销衔接。因地制宜,强化对优良品种水稻的技术指导,分类实施良种补贴,同时开展对农户的经营指导。制定更加详细的最低收购价预案,细化其中稻谷标准,引导农户适应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
强化各级储备,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完善省、县两级储备体系,加强执法监察力度。保留一批立足农村、将储存和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稻米磨坊,增强农村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在主销区大力发展稻谷加工业,对保持一定储备的商户进行补贴或者以奖代补,确保主销区居民口粮供给。对农村地区的粮仓建设进行资金补贴,鼓励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等保持适当数量的粮食存储。
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疏通稻米流通渠道。完善稻米水路、公路运输网络,降低税费,统筹协调铁道部门配合稻米调运,减少运力的浪费,必要时再次启动东北粳稻(米)入关运费补贴。研发并推广新型稻米运输工具,减少包装的用工用料。大力建设滤筒库、低温库等新型粮库,减少稻米存放过程中的变质损耗。在大中型城市建设粮食物流中心等流通节点,发展联合配送,降低大米等粮食产品进入超市的费用,将流通环节的加价降到最低。
规范各类主体购粮竞争行为,完善稻米产销合作。在实现产销有效衔接的前提下,规范竞争行为,加强对稻谷远期交易市场的监管,促进现有产销区合作平台的健康发展。粮食主销区建立粮食调入补偿基金,主要用于运费补贴和粮食收购价外补贴,也可以用于支持产区大中型育插秧机器、稻谷烘干设备等农机具的购买和租赁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