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是提供优质动物蛋白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在保障国内水产品供给、丰富国民的菜篮子等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渔民作为渔业生产最重要的主体,其收入增长在近十年呈放缓趋势,这也就导致了我国渔民人均年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我国正在由世界渔业大国向负责任渔业强国迈进,渔民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主体,解决好渔民增收问题是“负责任”的重要体现,是维护渔村长治久安的关键,也是保障现代渔业建设稳步推进的关键。“十二五”是我国渔业经济继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渔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在坚持建设现代渔业与促进渔民增收并重的原则下寻求渔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机制是“十二五”渔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我国水产品产量已经连续二十年居世界第一位,但渔业产量并没有带来渔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渔民增收放缓的症结有这样四个:症结一,来源少。渔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经营性收入,也就是出售水产品获得的收益,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微乎其微。这充分说明,渔民为保障国内的水产品供给做出了巨大牺牲。症结二,支出高。柴油、苗种、饲料、鱼药等生产资料涨价必然导致生产成本提高。渔业税费减免不力以及塘租等相关费用的提高,也是致使渔民支出较高的重要原因。症结三,风险大。首先是自然风险,据统计在近两年,我国每年因台风、洪涝、干旱、病害等造成的水产品损失金额不下一百个亿。渔民,市场的参与者,但只能作为价格的接受者,承担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另外,生产的季节性和产品的易腐性也加大了渔民所面对的风险。症结四,政策偏。农业领域的税费减免政策只涉及渔业企业和远洋渔业,渔民得到的很少;2006年开始实行柴油补贴,由于渔船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部分柴油补贴未能真正落到生产渔民手中;水域是渔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其占用补偿尚未规范,占了不补,占了白占。
促进渔民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措并举,建立长效的增收机制。机制一:“进”“退”结合。逐步继续推行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退出近海和内湖捕捞,进入水产养殖业和其他行业;积极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调整渔业产业结构,退出生产,进入服务。机制二:“权”“利”转化。《物权法》明确了渔业养殖权和捕捞权为用益物权,那就应当积极探索各项权利的流转模式。同时,维持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保障渔民获取应得利益的长期性和持续性;通过渔业水域滩涂规划以及水域分层确权确保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机制三:“质”“量”共管。保障国内水产品供给是渔业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渔民实现收入的主要形式,量上一定要保证,但要更加注重水产品品质的提升。质与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机制四:“减”“扶”并进。渔民是农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享有农业生产税费减免政策,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加大对渔业和渔民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福利性收入;完善渔业政策性保险以降低生产风险。机制五:“内”“外”兼顾。简单来讲就是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关注内外两个市场。面对市场,渔民个体的掌控力显然不够,必须要借助渔业企业和渔民专业合作社的力量参与到市场运作。
促进渔民增收,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渔业生产主体、管理部门和市场,调动主体拉动力、强化政策推动力、发挥市场驱动力才能够保证机制的良好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