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面临哪些突出问题?农村经济能否为应对养老提供必备经济基础?……在近日由中国老年学学会等部门主办的“全国农村老龄问题高峰论坛”上,多名专家发表了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看法。
近年来,随着大量青壮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在降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的同时却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高于城市,形成了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严峻格局。
“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已提前进入重度人口老龄化的平台期。”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主任党俊武分析,在农村,“未富先老”的矛盾更为突出。和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保障水平比较低。
业内人士认为,在农村,存在一些突出的老龄问题,如农村老年人仍相对贫困,看病难和医药费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老年社会服务短缺等。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认为,“推动发展”和“促进公平”是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国家应制定特殊政策,重点解决农村老年群体中的失地农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养老保障难题。
同时,多位专家表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我们应增强信心,目前正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和关键时间点。
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李本公分析说,目前,农村的养老问题已经突破了“家庭承包为主加村集体扶助”模式,逐步纳入国家社会事业范畴并初具农村社会福利体系雏形。
李本公认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关注民生”的执政观,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挑战创造了必要的政治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财政资金的迅速积累,为应对挑战创造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总体上来说,财政用于社会福利的总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大部分用于城市居民,未来应该把重点放在农村。”李本公进一步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长寿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具综合意义的成果。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我们应保持积极心态。他建议,国家应加强统筹考虑和顶层设计,并加大投入,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来推进老年保障事业发展。
专家们认为,老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要体现在发展规划、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经费投入、项目实施等多个工作环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