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谁是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

网友投稿  2011-09-29  互联网

  “传统农业走到今天,经营主体缺失问题愈发显现。”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在哪里?从内部来说,根本原因是缺乏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无法显现规模效应,更谈不上标准化生产,很多扶持政策没有起到应有的放大效果。从外部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涉农三产之间、农业生产各种要素、涉农政策等方面存在脱节问题。

  “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自古以来,宿州便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陈胜吴广从这里起兵,淮海战役决战于此。面对发展现代农业新形势,宿州人血液里的豪气和胆识再次升腾,他们希望能够“摸着石头过河”。

  夏刘寨,这是皖北平原唯一一个三面环山的村落。在探索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他们首先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发起冲击。村书记王化东用摁手印的办法把农民的土地流转过来,实现了万亩连片的规模粮食生产。通过领办企业,实行村企合一,在家庭经营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公司化运作经营。如今,夏刘寨村的村民一点儿也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因为规模种植让他们住上了别墅,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夏刘寨村以农业公司为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的成功经验,给宿州的决策者们带来启示:“经营主体的确立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李宏鸣提出发展现代农场、农业公司和合作经济体三种模式来解决生产经营主体缺失问题。

  宿州人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渴求,对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的探索,得到了农业部领导高度肯定。宿州?桥区成为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从此,他们迈上了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漫漫征程,“4168”工程应运而生。打造一个以现代农业为主导、各要素整合、政策配套的有机体系,制定了粮食、畜牧等4个产业发展规划,建立1个?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等6大创新,打造农业科技、农业装备等8个支撑体系。

  “筑好园区巢,引得凤儿归。”据宿州市农委负责人介绍,去年财政共投入1.6亿元,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目前,淮河种业、嘉盛、汴丰等龙头企业,利民专业合作社、付湖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一批种粮大户相继入驻?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龙头带农户、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模式正在由点到面。

  宿州人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也碰到了许多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或许是农业大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将会普遍碰到的一个“槛”。

  宿州市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段梅英说:“高投入才有高产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业大市的吃饭财政,很难做到‘一掷万金’,制约了农业现代装备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推广。”

  泗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张金海说:“现代农业需要高素质的经营人才,目前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转移到二三产业,留守者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发展现代农业缺乏人才支撑。”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的县农委副主任卢灿坤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规模小、实力弱、手段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农村金融服务弱,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不相称。”

  沃野万顷的淮北平原,让人们感受到它的深沉和力量。宿州市副市长李令臣说:“农业大市也是农产品的资源大市,在加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同时,要立足自身优势,加大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引进和研发的投入,以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推广力度,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组织保障。”

  市委书记李宏鸣对记者说:“仅仅依靠某一领域、某一环节的改革和创新,难见成效,必须要由党委、政府统一谋划,形成像抓工业那样抓农业的氛围,不断探索发展模式,打造经营主体,理顺生产关系,寻求破解之策。做好‘三农’工作,发展现代农业,关系到宿州今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对此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决心。”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9-29/5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