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业现代化进程要确保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9-19  互联网

凤凰网财经讯 9月1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中国经济安全论坛(2011)上表示,中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确保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主体地位。

韩俊表示在当前农民在城里的根还没有扎下根,城市化率还不到50%情况下,盲目的推动公司化和农场化经营无异于一场灾难,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能美国化、更不能拉美化,必须要保证家庭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经营地位。

韩俊表示目前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一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的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一些适度规模经营的新的经营方式。但是现阶段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要防止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的去兼并农民的土地。

韩俊表示,粮食安全、金融安全和能源安全是中国经济三大安全问题,其中粮食安全目前最为脆弱。目前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比较匮乏,种粮成本快速增长,种粮收益下降明显。未来应该完善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确保农民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李磊/文)

全文实录

韩俊:大家上午好,感谢我们会议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这个论坛的研讨活动。首先对外经贸大学成立60周年提前表示祝贺,在我们施校长的治理之下,校园虽然很小,但是变的越来越有魅力,越来越漂亮,置身其中感到很放松。

今天的会议我认为主题非常好,中国的经济安全。可以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要怎么跨境中等收入陷阱,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高收入的、和谐的现代国家。可以说我们要实现这个目标面临的挑战、风险非常多,我到处讲说中国的现代化最难的是要解决10亿人的问题,如果这10亿人的收入和福利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我们人均的GDP再高我们这个社会也不可能长治久安。这10亿人是7.5亿农民和已经进城的,已经脱离土地的2.5亿农民工,今后20年还有3亿农民要离开土地、离开农村,要进入各类城镇。这10亿人他们的收入如果不提高,他们的福利如果不改善我们不可能成为一个高收入的现代国家。大家看一下利比亚人均GDP是1.6万美元,失业率高达30%,这个政权顷刻之间就可以垮台了。

今天我想主要围绕粮食安全问题给大家介绍一些情况,谈几点看法。我们过去60多年改革开放前的29年,我们中国的粮食生产上了四个台阶,就是从2000多亿到3000亿、4000亿到5000亿到6000亿,1000亿是一个台阶,29年我们上了四个台阶,这是了不起的一个成就,改革开放前我们的农业发展也是取得很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后从70年代末到1998年之前,从1979年到1998年大约是18年的时间我们的粮食生产又跨越了四个台阶。从6000亿到了7000亿、8000亿、9000亿、1万亿,不到19年又是一个台阶。2004年以来我们粮食生产已经连续七年增产,我们柯炳生教授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2004年以来,从2007年到现在连续四年,我们每年的产量都高于1万亿。今年夏粮增了2%。最近我们去黑龙江,去东北调研,今年东北又是大丰收,几乎已成定局。今年整个中国的粮食生产势头非常好,有可能实现“八连增”。但是我们虽然2004年以来“七连增”了,但是我们去年的粮食总产量10916亿斤,没有跨上一个千亿级的牌子,也就是我们七年,我们不是七年了,我们从1998年以来12年的时间我们还没有达到11000亿这个新的台阶上,对此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粮食七连增确实为稳定我国粮食市场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大家知道2008年以来全球粮食市场非常动荡,粮价一会儿下跌,一会儿上涨。粮食生产基本保持稳定,但是粮价有所上升,我们觉得与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物价总水平相比,我们国家目前的粮价总体水平并不算高,属于吻合性的生长,属于恢复性的生长。今年以来玉米涨价最大,东北的玉米在座的老师和同学肯定有东北的,东北的玉米今年的价格也就一公斤2.2元左右,与上年相比农民一斤也就高出2毛钱来,玉米一斤1.1元钱贵不贵,一点都不贵,因为农民种一亩地赚不了多少钱。我们国家现在粮价总体水平比国际水平低了,我们的小麦,我们的玉米,我们的稻谷,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的粮价水平,到岸价格,还不是指的离岸价格。

我们这次论坛是中国的经济安全,大家经常讲有粮食安全、金融安全还有能源安全。前不久一位老领导他跟我讲,他说你们要好好研究粮食安全,他认为在中国的三大安全当中粮食安全是最脆弱的。为什么说粮食安全最脆弱呢?第一我们现在这种10916亿斤,我们加上进口1000多亿斤供求是基本平衡的,但是这种平衡是脆弱的。为什么是脆弱的呢?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条件是非常贫乏的。第二个这种平衡又是强制性的平衡,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种粮成本越来越高,种粮的比较收益不高,种粮对地方财政几乎没有任何好处。所以说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有中央和各级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否则这个平衡马上就打破。这个平衡又是紧张的,我们现在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稻谷现在供求是偏紧,玉米是日趋偏紧。我们玉米现在还是整个东北,现在搞玉米加工管的很严,新的厂不准上,已经建的厂不准扩大。有的厂产能只能发挥50%,因为国内玉米不够用的。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实际上面临着四大制约,耕地的制约,世界上第一是地,第二是水,第三是种,第四是钱,种粮不赚钱这是粮食安全最大的一个制约耕地的问题我们18.26亿亩耕地,我们的粮食播种面积不到16亿亩,人增地减这个趋势是难以遏制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耕地的质量确实也有问题,我们现在中低产权还有12.8亿亩,我们耕地当中占到接近70%,农业部测算全国的中低产权改造亩均投资1200元,每亩增产80.5公斤,增产投资1万亿增产700亿斤粮食,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个基础。

水资源的制约,相对耕地的短缺水资源的制约可以说更为严峻,我们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我们的大江大河,我们的大型灌区的治理和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你到农村一看那些沟,那些渠,那些塘,我们把它叫做“毛细血管”,最后一公里,两公里我们投钱太少,过去主要靠农民,现在农民也没有积极性投了,所以说这几年严重的旱涝灾害,今年降低比往年多4到5成,一些严重的地方到6到8成。水利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稳定增长机制。去年县级财政没有力量投,省级财政投入有限,中央财政水利投入过去杯水车薪,农民投工投劳难以组织,而且资金投入渠道非常分散难以整合。今年中共中央专门召开了水利会议,这是自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召开的水利会议,毛主席讲水利是农民的命脉,这是毛主席在瑞金的时候讲的水利是农民的命脉,现在还是这样。我们国家的作物种类小、散、弱,我们将近8000、9000家种子公司绝大部分没有研发能力,我们最大的10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只有13%,我去美国孟山度、杜邦先锋都看过,这两家占了美国60%的种子市场,现在他们对中国市场可以说是不说是垂帘三尺,想占领中国市场的冲动非常强,而且已经进来了。比如说先育335这个贵农民也愿意种。我们国内有一家最大的上市公司登海种业朱英收入就是卖先育335。

粮食安全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种粮成本快速增长,农民种粮的比较效益并不高。我想我们这个不需要用一些复杂的数据来说,只要是到农村去,只要我们家是农村的,只要我们到农村搞调研跟农民掰着势头算一算,一亩地能挣几百块钱,这我想指出一个什么问题来呢,过去农民种粮是不算劳动力成本的,就像过去农民养猪是不算劳动力成本的一样。但是那个时候是农村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召之即来麾之即去,劳动力没有成本。中国现在已经正在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有的专家已经说到刘易斯转折点了,劳动力廉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农民开始算计劳动力成本了。比如说农民种粮食我们现在种一亩地,我们种一亩小麦只用两个工,但是种一亩水稻还需要十几个工呢,这个工钱我们对它过去算的很低的,过去发改委每年都要核算一个价格,现在只有20多块钱。但是市场价已经50、60块钱,你到云南去你看云南种甘蔗的本地人已经没人干了,砍一亩甘蔗得需要5个劳动力,大量用缅甸的劳动力,广西种甘蔗大量用越南的劳动力,中国50块钱、60块钱都不干。所以说现在可以说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正在推动粮价整体性的上涨。因为从经济学上来讲,粮食是一个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在人多地少的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扩大粮食的生产规模是很不容易的。小经济规模的能力成本上涨的能力非常低的。这种情况下成本提高了以后必然会推动价格的上涨。否则如果没有大量补贴的话必然会出现粮食供应的短缺。

我的一个基本观点中国作为一个13亿的大国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我们国家每年粮食消费量占到全世界粮食消费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占到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进口过多国际市场难以实现,尤其是稻谷。我们国家粮食大豆进口5480万吨,玉米157万吨,我们今年签订150万的意向合同,这一消息一走路芝加哥的玉米价格一下涨了很大一块。小麦进口12万吨,目前全球粮食进口超过四分之一。我们国家进入粮食资源和市场依赖比较高的阶段了,我们食用油自给率不到50%,棉花自给率不到60%。现有耕地、水都是不够用的我们不可能闭关锁国,土地家底18.2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也就16亿亩,最近农业部算了一下我们进口的农产品相当于国外使用了我们进口的所有农产品,我们假定使用土地的话相当于国外使用播种面积3.5亿亩。中国和美国我们进口美国的大豆多,我们进口美国的大豆解决美国14万农的就业,美国一共60万豆农,我们进口美国的棉花解决了美国6000个棉农的就业。我们占美国棉花豆产量的25.1%。

全球已经进入一个粮食市场动荡多变和高粮价的时代,这一点可能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从全球粮食生产与消费来看,供求偏紧的态势是难以在近期、中期改变的。2008年全球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粮价大幅度上涨,2008年以后粮价回落,但是目前又超过了2008年粮价的水平。所以现在全球的贫困人口是70年代以来最多的,主要就是穷人承受不起高粮价,高食品价格,我们的目标是保证前面人民既要吃饱更要吃好。刚才施校长讲现在餐桌也不安全了,我们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这个基本自给就是自给率保持在90%左右,现在我们实际上已经接近这个线了,要保持稻谷、小麦的自给、玉米可以适当进口一些。我们这些以食用油,中国每年消费的石油油,我们中国人吃菜生活好了原来两菜一汤,八菜一汤,十二菜一汤,肉上不去但是油高多了。要保证吃好吃饱我们要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拓展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再讲几个观点第一就是完善对粮食生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制度,这些年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很多,中央财政已经接近1万个亿。但是大家想一想7.5亿农民用60个村庄,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滋润农民,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农民,我们看到公共财政的激光了我们没有看到阳光,也就是农村该让公共财政管的事多了,还没有真正做到阳光普照。第二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化、小型农田水利还有市场流通基础设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投入力度不够。

第二是针对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强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我们要增加补贴,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调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有一点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必须保持我们粮食基本的稳定。现在很多到农村一看说一家就这5、6亩地到美国一看是6000亩地,到拉丁美洲2、3万亩地一个农场,中国粮食怎么能搞好呢,你就这点小规模,说要搞大规模的,而且要搞公司农场。实际上世界各个国家农业包括粮食的经营体制主要是以自然人为基础的家庭农场,公司农场只在极小的比重,有的县就讲你去调研了,说我要公司成为农业的经营主体,把农业变成公司的工人,我说这是你的天真幻想,全世界没有把农民经营主体变成公司了,农民都成为工人了,没有找不到这样的典型,中国也不要创造这样的典型,这是很危险的。

陈锡文主任讲说要让农民种自己的地缺少家庭承包经营的主体地位,家庭经营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农业经营最普遍的方式,为什么呢?农业是监督成本很高的一个产业,人民公社为什么失败呢,生产队员到地中间干活偷懒了,如果以家庭承包单位监督成本几乎是零,夫妻之间不需要互相监督,父子之间也基本上不需要互相监督,谁也不会给自己家干活就偷懒。农业的家庭经营我认为可以说是万岁的,当然不排除有一些公司化的经营,但是它是主体地位。

所以说农业的现代化不是美国化,更不是拉美化,我们对各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做了很多比较研究,我们把它归纳为四种模式。第一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代表的地多人少的发达国家有大量的可垦耕地,劳力紧张,所以选择发展大规模的家庭农场道路。5000、6000亩随便,以日本、荷兰等国家代表的地少人多的国家耕地有限,选择了发展小规模加工农场的道路。日本一个农场还不到2公顷。以德、法包括瑞典等国家资源禀赋鉴于上述两类之间的国家选择了发展适度规模农场的道路。我刚刚从瑞典回来,瑞典平均的规模是30、50平米。以巴西、阿根廷等为代表的拉美国家选择了大规模农场和小型农户并存的现代化道路。巴西1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10公顷在巴西算很小的农场了,每户平均规模不到6公顷,拥有的土地只有1.8%,但是巴西2000公顷,3万亩以上的农场占不到1%,但是它的平均规模接近4000个公顷,它的土地占了巴西全国的三分之一,这就是巴西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9-19/5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