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民荒”不是坏事 是国家进步表现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7-25  互联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百村调研”专题研讨总结会上说

  本报北京讯(记者赵海娟段树军)“‘农民荒’对农民来讲不是坏事。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正在告别劳动力极其廉价的时代,这是国家进步的表现。”7月23日,在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主办的“百村调研”专题研讨总结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就“百村调研”团代表提出当前农村中普遍存在的“农民荒”问题,如是回答。

  据参与此次“百村调研”活动的团员介绍,通过在河南、湖南、内蒙古、安徽等地区的乡村调研发现,很多村子存在“农民荒”,即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以致农村劳动力短缺,不足以满足正常耕地需要,从而出现荒废土地的现象。

  对此,韩俊表示,“‘农民荒’,为什么荒?过去农村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中国正在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正在告别劳动力极其廉价的时代。”

  “今年上半年,农民的收入增长大大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这是过去10年来从没有过的现象。劳动力越来越值钱,对农民是好事。农民挣的钞票多了,农民的日子才能过得越来越好。而也只有劳动力越来越值钱,中国才可以真正成为高收入的国家,中国才可以真正迈向发达国家。”韩俊说,10年前,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曾对他说,如果农村劳动力总是这么廉价,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更不可能成为一个高收入的发达国家。“现在看来,我们国家在进步。”

  但“农民荒”现象对我国粮食安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百村调研”活动团认为,“农民荒”继续下去会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今后谁来耕种土地将是一个突出问题。他们提出,比保住18亿亩耕地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能够耕种18亿亩耕地,如果有地无人种,或是耕种力度不足的话,就像工业生产力开工不足一样,就会导致全国范围内的粮食减产。

  如何应对“农民荒”,保护我国粮食安全?韩俊提出,“我们要加快用现代生产要素来替代越来越贵的农村劳动力”。韩俊说,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里,劳动力占比非常高。他举例说,比如在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种一亩水稻需要两个工,但是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还需要9个工、10个工;再比如,我国棉花机械化程度很低,在我国棉花生产成本里,劳动力成本就占了大约53%,但在美国只占7%;而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生产成本里,我国劳动力成本达到35%左右,而美国只有大约5%。“因此,解决‘农民荒’的问题,关键是用现代的生产要素来替代劳动力,而我国已经进入了加速替代的阶段。但这方面还需要政府的支持,以加快替代进程。”韩俊说。

  作为“百村调研”实践活动的顾问,韩俊是此次研讨总结会的点评嘉宾。在听完实践团各个组的代表做专题总结汇报之后,韩俊表示,这次活动对每一位参加者深入了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作为一名公务员,对养成一个求教于基层、问计于老百姓的良好工作作风,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他认为此次“百村调研”的成效有四个方面:

  第一,大家能面对面地跟农民进行交流,能够听农民诉说,能够听懂农民的话。李源潮部长曾经说过,我们的公务员队伍里面,特别是年轻的公务员,一定要有一批人能够听懂农民的话,如果到底下,农民的话听不懂了,对执政党来讲,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能面对面跟农民交流,这个目的达到了。

  第二,能够了解农村的事,知道农民的诉求在哪里。刚才有一个画面很感人,农村小孩拿了一个香瓜在很脏的水里洗,这就是农村的事。还讲到一个村里有多少个光棍,这个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这些事大家了解了以后,对国家来讲都是大事。

  第三,能够培养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对于农业、农村特别是对农民的深厚感情,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的责任在哪?我们的担当在哪?这一点对于公务员来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七天,可能就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一次洗礼,认识的一次飞跃。

  第四,能够基于对最基层的情况的调查和了解,进行一些顶层的政策思考和设计。这五个专题里,讲的政策都很细、很具体、很全面。如果没有到基层去,坐在办公室里,写这个报告,你可以写得更快,但是你心里没底,你没有感觉,就像一个气球一样漂在水面上。

  据介绍,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组织,以“根在基层、情系民生”为主题的“百村调研”实践活动于5月4日启动,该活动旨在通过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的实践锻炼,增进青年干部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和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感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团由70多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的500余名青年干部组成,平均年龄30岁,硕士、博士达60%以上。他们分批奔赴18个省、38个县、100多个村开展“百村调研”实践。每批驻村调研一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7-25/5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