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一面是企业频现用工荒、一面是农民转移就业难的情况却同时存在。如何让农村富余劳动力顺畅转移,在就业中增加收入,实现自身价值,云南培育劳务品牌的做法给人启发。
――编者
“村村寨寨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7月18日下午,滇池西岸的云南民族村佤族寨,一群身着红黑相间传统服装的年轻演员们,齐声唱起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引来围观游客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台上的演员都是地地道道的佤族农民。离开了祖辈耕种的土地,如今的他们作为民间艺人活跃在旅游景点、民俗餐厅,成为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特色品牌。
眼下,与“佤族艺人”齐名的“镇雄保安”、“临沧保姆”、“鹤庆银匠”、“宣威建工”等劳务品牌,都已成为当地最亮丽的“名片”。2010年,云南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930元,比上年增加245元,增幅达35.8%。
品牌劳务走俏,常常花钱雇不到人
“我只要临沧保姆,她们人朴实,吃苦耐劳,又肯学。”7月19日,在昆明市盘龙区政民社区家政服务站,60岁的王阿姨刚刚挑中一位来自临沧市云县的小保姆,心满意足地对记者说,“几年前用过一个保姆,是临沧的。我孩子经常加班,不管多晚回来,她都起来给做夜宵。所以今天,我特地花了54块钱打车过来,就想再找一个临沧保姆。”
政民社区家政服务站负责人李发昆说:“每天接到的咨询电话中,至少有一半是要找临沧保姆的。与服务站有联系的1000多名保姆中,临沧保姆占了六成多,但仍然经常供不应求,花钱雇不到人已成家常便饭。”
同样“花钱雇不到人”的场景也发生在佤族艺人身上。“人是越来越难招了。”云南民族村副总经理张立明说,“随着‘佤族艺人’的名气越来越大,形象、技能好一点的艺人很容易被沿海地区的景区高薪挖走。”
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拱撒村村民田三木者,在2007年进入云南民族村佤族寨表演,如今已做到领班。“2004年一家私营艺术团的负责人找了我好几次,还亲自跑到我们村里去,我才答应去他那儿表演的。现在,有的地方给我开价月工资4000块,让我带一班人过去呢。”田三木者说。
“去年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6万人;今年上半年,又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6万人。就业市场非常红火。”云南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告诉记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云南下大力气培育的劳务品牌显现成效。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雕木工”很出名,剑川县狮河村男女老少搞木雕,去年木雕产值达1.4亿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0%以上;已有1000多年银饰加工史的鹤庆县新华民族村,有1108户从事银饰加工,带动1.2万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如今在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省区,均能见到“鹤庆银匠”的身影。
因地制宜培训,进城务工不再“原生态”
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一部名叫《五朵金花》的电影,让云南大理家喻户晓。50多年过去了,“金花”品牌在一群农村妇女身上有了新的延续。
40岁的雷秀芬还清楚地记得,6年前,刚离开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下庄镇老家时,她还是个只会种地的农家妇,全家6口人守着3亩地,“除去肥料钱,每个月人均收入也就两三百块钱。”而如今,作为“金花家政”的一员,她的月工资已在1500元左右。
“我一进城就到家政公司参加了培训,主要教给我们做一名家政服务员的规矩,也教护理老人、病人的简单常识。”雷秀芬觉得,从这样的培训中,既能学到技能,又提升了综合素质。
“云南的劳务品牌,地域性、民族性特色非常突出,比如大理的农村妇女勤劳、善良,很适合从事家政工作。”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孙海清介绍说,云南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条件,有针对性地加强特色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比如“佤族艺人”的主要输出地――沧源佤族自治县,培训上佤族文化课,学唱佤歌、跳佤舞,使每一名经培训的农民既学到本事,又是佤族文化的传播者。
培训项目也因地因人倾斜。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汉傈说,“石屏县的建筑工匠很多,农民学习建筑技术的需求旺盛,我们就有意识地增加了钢筋工、水泥工等相关的岗位培训,发给相应的上岗证。”
据统计,2010年,云南共投入培训资金3.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近1亿元,各州市、县配套资金投入达7000多万元,全省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5万人;今年前5个月,已培训农村劳动力58万人。
为使培训出来的劳动力能尽快上岗,云南各地还依托各级政府、部门、企业驻省外办事机构,开展信息收集、劳务对接、权益维护等服务工作,极大促进了劳务品牌的发展和提升。
省外输出有限,期待品牌走出去
云南走上重视打造劳务品牌之路,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为现实所迫。
云南全省近4600万人口,农村劳动力占到2200万左右。但是,云南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务输出大省。据云南省农转办统计,2004年至今,云南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仅790万人次,输出到省外的只有160万人次。直到2010年,云南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仅为23.5%,远低于41%的全国平均水平。
“如果不加强技能培训,不重视劳务品牌培育,这种局面很难改变。”胡汉傈说。
然而,由于云南农村劳动力呈现季节性、兼职性的特点,即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外出打工,并且打工范围一般也局限在省内,不像四川、湖南等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是长年性的,甚至举家外迁。虽然云南输往省外的农村劳动力人数逐年增加,但与劳务输出大省相比,云南的劳务品牌至今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相对滞后,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明我们还有发展空间。”胡汉傈说,“今年内,我们就将结合品牌建设,编写乡土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规范,同时加大劳务推介输出力度,实现培训与市场更加有效的衔接。”
云南家政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剑也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尽快出台配套的管理法规,统一品牌形象包装,加大宣传力度,“现在还为时不晚。”
今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培育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地方特色明显的劳务品牌,引领全省农民工从临时性、兼业性向长期性、专职性方向发展,提升劳务输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