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土地整治:夏粮“八连增”的“助推器”

网友投稿  2011-07-25  互联网

  大旱之年,全国夏粮再获丰收,实现“八连增”,土地整治功不可没。

  2001年以来,国土资源部门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保证全国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同时,建成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2亿多亩。通过平整土地、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等,不仅提高了耕地的排灌能力、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农田机械化耕作水平,更大大提高了耕地的生产能力。

  在今年夏粮丰收的基础上,应该继续总结经验,让土地整治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农业生产基础、增加粮食产量,赢得更为宽广的一片天地。

  麦浪滚滚,穗头攒动。在田间地头,联合收割机穿梭往来,吞吐麦穗。村民们手捧颗粒饱满的麦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去冬今春,尽管华北等一些地区遭遇大旱,但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夏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国夏粮将实现连续8年增产。

  粮食生产,耕地为本。在为丰收而喜悦的同时,我们不禁在想:耕地如此稀缺的中国能够做到夏粮“八连增”,靠的是什么?

  4月中旬以来,本报记者连续深入全国各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和粮食主产省区,对各省区耕地保护和建设、土地整治等工作进行深入采访。采访中,记者逐渐找到了答案——面对持续干旱等极端气候条件的考验,那些耕地保护成效显著、耕地质量建设取得巨大突破、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持续改善的地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生产的成果亦十分突出。而做到这些,土地整治功不可没。

  河南:土地整治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为抵御严重旱情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60年不遇的冬春旱情还历历在目,但夏粮丰收的消息早早地传遍了中原大地。

  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刘口镇,大型收割机在隆隆作业。麦收时节,湾子村农民贺凤芹和家人一起,正抓紧农时,抢收抢晒。此时,河南省8000多万亩小麦正从南至北全面收割。

  从2010年秋冬播种开始,和其他地区一样,刘口镇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干旱。小麦生长前期长达100多天无有效降雨,而到今年2月下旬之后又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持续干旱。当时,贺凤芹手里捏着一把汗。按照往常的经验,如此旷日持久的干旱,冬小麦往往会减产甚至绝收。

  其时,抗旱问题也渐入人们视线。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夏粮生产最大的挑战是干旱。小麦播种后不久,黄淮地区就出现了大面积、长时间的冬春连旱。4月~5月局部地区旱情有所反复。可以说,抗旱减灾贯穿今年夏粮生产的全过程。”

  面对旱情的挑战,土地整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春大旱,多亏国土资源局打的井,小麦长势没受影响,每亩地灌溉成本还减少了10元钱。”一位项目区的农民说。贺凤芹家所在的刘口土地整理项目区,“国土局打的井同样发挥了大作用”。该项目在西刘、大刘两个村新建机井13眼,开挖沟渠3.3公里,埋设喷灌管道4.95公里。“在大旱的季节,井灌和渠灌双配套——河水丰富时使用渠灌,河水保证不了,井灌再跟上。”

  捧着沉甸甸的麦穗,贺凤芹说,今年自家的冬小麦平均每亩可增产一两百斤。有人测算,刘口土地整理项目仅把旱地改成水浇地一项,就可使两村增加粮食84吨。

  “由于资金缺乏,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缺乏或年久失修,不能满足农业正常生产的需要。因此,我们推进土地整治项目体现出一大特色——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是末端渠系建设。”一位国土资源局的负责人说。

  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国通过开展土地整治,新修建沟渠达670多万公里。“根据部门分工,水利部门负责主干渠等大型水利枢纽建设,我们的土地整治工程则将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设施,如支渠、斗渠、毛渠,以及农田机井的建设等。”部耕地保护司土地复垦处处长郑伟元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的土地整治项目约35%~40%的资金投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与重大的水利枢纽项目对接,2009年,河南省启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投资最多的一个土地整治项目——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52.09亿元,建设规模348万亩,完工后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亿斤。

  “目前,该项目第一年度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项目已建成的农田水利设施,在抗击这次大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耕保处一位负责人介绍,“比如在邓州市,我们根据当地土质情况设计出花边堤坝,不仅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还增加了土地含氧量,促使地下水循环利用,节约大量专项资金。”

  作为产粮大省的河南,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1/10,其中夏粮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4。今年,河南夏粮再获丰收,预计在去年618.2亿斤的基础上又有增长,实现连续九年增产。其中,通过土地整治,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此次夏粮增收的关键因素。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河南共投入资金185亿元,整治耕地面积达1400多万亩。

  为让农田水利等设施持续为民造福,河南还探索建立管护机制,有的地方按照每年每亩50元的标准建立土地整治工程维护基金,有的地方组建了土地整治工程收益人联合组织。

  “村里把项目区内的7万多棵树拍卖给了村民,这样既解决了树木的日常养护问题,筹得的经费又可用于田间道路、沟渠的养护,每浇一亩地村里也能提取一元钱,日常设施养护的资金也基本解决了。同时,村里组织了一些老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等组成的小组,专门负责日常巡查养护。”在获嘉县徐营镇东浮庄,当地的村民介绍。

  记者手记:完备的农田水利设施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河南的土地整治项目注重农田水利建设,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当地的粮食生产经受住了大旱的考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项目的后期管护上进行了新探索,让农田水利等配套设施持续发挥作用,这一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宁夏:数量与质量并重,千万亩基本农田建设保障粮食生产基础

  对宁夏农民来说,今年又是一个可喜的年份——夏粮播种面积367万多亩,预计总产量将达7.25亿公斤,比去年增加8%,再创历史新高。然而,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的趋势,却给当地的粮食丰收增添了一条“喜忧参半”的注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宁夏沿黄经济区”建设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 18个主体功能区之一;当地政府也制定了“黄河金岸”战略规划,利用沿黄地带集聚10座城市的优势,打造一个沿黄城市群。

  沿河12个县(市、区)是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拥有黄河两岸优质的耕地,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如何既保护这里优质的耕地资源,又保障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是横亘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宁夏采用了多种办法。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工作人员介绍,首先,在规划中充分调整好土地的空间布局。一方面,及时摸清沿黄经济区300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5%的扩展边界和规划边界;另一方面,调整划定基本农田,对基本农田作永久性保护。其次,通过土地整治,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2009,宁夏提出“千万亩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通过基本农田调整、示范区建设、基本农田整理三步走战略,用5年时间,对全区1328万亩基本农田进行全面整治和建设。

  “千万亩基本农田建设,无疑是宁夏耕地保护和建设工作中的一大亮点。”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宁夏目前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328万亩,实现耕地连续24年净增长。

  2010年,宁夏启动全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整治工程——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目前,该工程共组织实施两批33个项目,完成土地整治面积55万亩。其中,第一批重大项目整理土地43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80%;第二批重大项目已完成年度工作量的18%,整理土地12万亩;第三批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全面启动。

  通过土地整治,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能够建成成批高标准基本农田。部耕地保护司司长严之尧表示:“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其生产能力比一般农田高30%以上。普通农田目前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靠天吃饭,而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排水灌溉设施更加完备,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完成以后,新增加的收入也将完全属于农民。”

  目前,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效果逐步显现——北部项目区的盐渍化程度由重度减轻到轻度,排水条件由严重积水改善为通畅;通过对盐碱地的治理,渠口农场撂荒30多年的盐碱地变成了农民和农场职工抢种的良田;红寺堡黄羊滩村经过土地整理后,灌溉周期缩短8天,总用水量减少约1/4,节约水费 13.5万元,节省工时550多个……中部项目区由旱地无灌溉改善为节水灌溉,耕地质量提高1~2个等级。

  与此同时,土地整治还充分结合生态移民工作。“十一五”期间,20万生态移民中有8万多人定居在土地整理项目区。2011年按照以水定地的原则,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分别在盐池县、中宁县、中卫市安排了3个项目,投资超过1亿元。

  “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当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一定面积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作基础,宁夏的‘菜篮子’、‘米袋子’就能得到保障。”国土资源厅的工作人员表示,“基本农田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次投资,可受益几十年。”

  记者手记:我国不仅优质耕地少,在空间分布上还存在着与经济发达地区复合的特点,这为保护这些优质耕地增加了一定风险。但宁夏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方面要界定“红线”,对优质耕地进行永久性保护;另一方面,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通过土地整治,将中低产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实现粮食产能的动态平衡。

  江苏: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高健浩和他的田娘科技有限公司不仅自己承包了苏州的几千亩农田,还帮着周围的农民打理耕地。他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吸引农户加盟,并对所有加盟的土地实施标准化种植和管理。

  老高说,如果是一家一户种植,一个农村劳力最多也就能种5亩地,但是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后,平均下来一个人最少可以种30亩地。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高健浩就在苏州开始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他和田娘公司的发展,见证了苏州土地和耕种模式渐进的历史。

  以昆山市为例,作为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昆山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并已全面达到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就在这个地区工业化迅猛发展的那些年,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被城市和企业所吸引,纷纷转型为产业工人或工商经营者。农村的承包地,只能靠留守的老人或病弱者耕作,有的甚至被抛荒。

  在向工业现代化迅猛转换的过程中,农村及其土地经营方式面临着一次转型。“大部分农民已经转型到非农产业,农业现代化和土地的适度规模化是大势所趋。”很多到过昆山的人都感叹。

  其实,早在1990年,邓小平就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论断。其中,“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需要相对集中的土地作为基础,而当时,很多地方的耕地是支离破碎的。

  2008年9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在深入研究集聚资源、统筹发展的路径后,探索设计并试行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按照现代农业规模生产要求,通过土地整治,进行田块归并,将土地适度集中,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机械与农业新技术利用水平;解决因土地细碎、分散耕作造成的农田水利设施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运营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7-25/5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