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海南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 农民市民齐受益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6-17  互联网

  “超市里的长茄子每斤0.98元,农贸市场每斤1.5元,一斤能便宜0.52元,小椰菜、黄瓜也便宜得多……”今天上午,家住海口海府路的王大妈在海口家乐福南亚店与其他市民一起,专门赶早来超市“淘”便宜菜。

  近年来,家乐福等卖场超市作为居民购买日用生活必需品的销售终端,通过“农超对接”项目的开展,不断减轻流通环节的相关费用,使得直采的蔬果价格要比农贸市场的便宜一些,让市民得到了实惠。

  直采菜价格比农贸市场低两成

  海南日报记者今天在海口家乐福南亚店看到,该超市内农民直供的青圆椒每斤售价2.8元,红萝卜每斤1.68元,黄瓜每斤1.68元,小椰菜每斤1.38元,而农贸市场青圆椒每斤卖3.5元,红萝卜每斤2.5元,黄瓜每斤2元,小椰菜每斤1.5元,超市蔬菜价格普遍比农贸市场价格便宜了10%―20%。

  “价格之所以便宜是因为通过‘农超对接’销售模式,蔬菜从基地直供超市,流通环节的费用大大降低。”海口家乐福红城湖店店长杨华说,流通环节减少,蔬菜终端市场的价格自然降低。

  据介绍,农产品从菜地到厨房,一般的流通环节,要经过菜农、收购商贩、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或超市、消费者等四五个环节,每个环节层层“加码”,价格自然层层拔高。“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怪圈背后,是产业链两端的农民和消费者,为占到菜价40%的流通成本买单。

  让农产品直接面向市民,“农超对接”是理想的模式之一。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难题。

  海口家乐福有关负责人称,实施“农超对接”的过程中,超市有专业的采购团负责,对直采的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定价。“直采团队直接到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考察产品的情况,与农民谈价格,最大限度地减少蔬菜流通环节中的成本,保证蔬果的新鲜度。”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认为,“农超对接”是现代农产品流通发展的一个趋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蔬菜流通环节中的成本,直采蔬果不仅价格便宜,还能帮助农民解决卖菜难的问题,对农民、消费者、商家都有好处。

  菜农卖菜给超市每斤多赚两角钱

  据了解,实施“农超对接”之后,超市与菜农在蔬菜种植前便签订收购合同,蔬菜成熟后超市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菜农的蔬菜,不仅免去了运输费用、人工成本等中间费用,还可以保证蔬菜的质量。

  “我们与超市合作后,超市给我们的价格还高于其他收购商,平均每斤蔬菜能高出两毛钱左右,而且与超市建立长期的、持续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后,菜农种的蔬菜销路也有了保障。”海口绿道瓜果产销专业合作社有关负责人介绍,原来合作社没有与超市合作之前,菜农种的蔬菜销路不好时只能烂在地里,菜农损失很大。与超市对接后,超市提前下收购订单,菜农有计划地按照订单生产,销路根本不用愁。“将菜卖给超市还能卖出好价格,‘农超对接’的农产品收益比其他销售方式提高了15%。”

  澄迈锦岛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关负责人说,从去年开始合作社就与海口家乐福合作,菜农的蔬菜卖给超市,比卖给收购商每斤多赚两角钱。以茄子为例,收购商一般收购价格为每斤1.8元,而超市则以每斤2元的价格向合作社菜农收购,每年每个菜农就此可以增加收入1800多元。

  提高“农超对接”直采蔬果比例

  记者了解到,2009年,商务部在全国15个省份进行“农超对接”试点后,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海南作为“农超对接”15个试点省份之一,也是实施“农超对接”最早的地区之一。去年,我省12家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农户+龙头企业+超市”的模式,将7.24万吨的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和宾馆。

  海南农副产品质量上乘,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优良的特性,海南也因为其发达的农业基础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成为家乐福中国农产品直接采购的第二大产地。据统计,去年,家乐福中国区在海南直采农产品的数量达到4148吨,涉及农户6450户,农民3.2万人,产品销往全国40多个城市180多家家乐福门店。目前,家乐福海口3家门店农超对接采购的农产品比重达到35%,去年在省内直接采购农产品520吨,与之合作的农民达600人。

  “农超对接”既可以解决市民吃高价菜的难题,又可以解决菜农难以预测销售市场的后顾之忧,同时节约了商家成本,多方受益。然而,这种让多方受益的理想销售模式在海南推广的速度却极为缓慢。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省在实施“农超对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制约了“农超对接”推广的步伐。以直采方式进入超市蔬果所占比例小

  通过“农超对接”,可以实现对接的农产品价格便宜20%左右。但据记者了解,目前我省实现对接的超市并不多。即使部分超市实现了对接,相比超市中上千种产品来讲,对接的农产品所占比例也较少,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超市直采蔬菜价格虽然便宜,但可选择的余地小了些,水果一两种、蔬菜五六种,根本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海口市民尚女士说。

  市民的心声,也是目前海南省在实施“农超对接”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海口一家大型超市人士介绍说,由于目前海南大型卖场较少,再加上许多市民的购买习惯依然是去农贸市场买菜,超市的蔬菜销售量有限。由于超市蔬果市场需求量较小,使得具备一定规模、有资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愿意与超市进行对接。

  目前,海南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几乎都是专业地生产几种蔬菜品种,而超市需要的品种较多而量较少;再加上运输成本,合作社的蔬果没有数量方面的优势,利润空间相当有限,这也造成一些有资质、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对农超对接的热情不高。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海南农户传统种植和经营习惯仍然无法适应超市现代的经营理念。与农贸市场不同,超市的蔬果需要经过筛选,不仅要求卖相,质量也要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标准,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就需要蔬果经过精挑细选、区分等级之后才能上架。但目前海南的农户仍循着传统的种植和经营模式,没有初加工的环节,蔬果的品质参差不齐也无法达到超市的标准。

  中小农户参与农超对接有难度

  据了解,目前海南省超市实施的“农超对接”大都与生产基地的合作社联营,以保证蔬果的品质和稳定的供应,并不接受农户单独供货,一些中小农户想要直接进入超市销售比较困难。

  海口一家大型超市负责人介绍,实施农超对接过程中,超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有量的标准,还有质的要求。比如在购进的蔬果中,不允许添加或超量使用某些农药,要保证进超市的农产品没有质量问题,此外,合作社还要具备一定的物流运输能力等。“目前海南有上千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但能找到与超市对接的合作社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超市追求的是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而且对于生鲜蔬菜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时令鲜疏、反季节蔬菜、地方特色蔬菜,必须一应俱全,才能对顾客产生吸引力。然而,目前海南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局限在生产几种主打产品,无法满足超市的多样化需求,且供给还呈现季节性,非集中上市期,产量非常小。

  在“农超对接”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个结款方面的难题。中小农户喜欢将菜卖给蔬菜贩子,从而达到“钱货两清”,而通过农超对接,对于超市至少一周甚至是10天、半个月后才能付清货款的结款方式,多数中小农户不愿意接受。

  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是瓶颈

  农产品超市经营的基本需求是规模化,保证不断档脱销,但海南省农业生产环节仍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为主,组织化水平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超对接的开展。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南省每年蔬果出岛量有500多万吨左右,但进入超市的不足20万吨,特别是通过直采方式进入超市的蔬果更是不足5万吨,比例很小。即使是岛内超市直采的蔬果,所占比例也是非常少。他认为,目前海南省农超对接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和流通的组织化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准。

  在农业生产组织化、流通组织化水平比较高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生鲜食品直接由田间地头直销进入超市是主流的流通方式。业内人士称,由于海南省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在种植、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盲点,因此推行“农超对接”,更应该分段改革,区别对待。海南省当前需要做的是对农产品的销售进行专业分工,超市没必要完全取代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也可以尝试“农超对接”这种新型的销售模式。(本报海口6月15日讯)

  全省“农村瓜菜直供城市社区”项目在屯昌启动

  城市居民可在网上买农村新鲜瓜菜

  本报屯城6月15日电(记者洪宝光)昨天晚上,“农村瓜菜直供城市社区”项目在屯昌县新兴镇山柚园村启动,当地农民通过海南惠农网直接将瓜菜销售到城市社区去,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了订单生产,同时又解决了瓜菜销路问题,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据了解,“农村瓜菜直供城市社区”项目是省农业厅和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惠农网共同启动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计划―海南惠农项目”系列活动之一。“农村瓜菜直供城市社区”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全新电子农务模式在海南省开始试点,该项目上可服务城市居民,下可对接服务“三农”。通过海南惠农网的两只手,一手连接城市居民,一手连接农户,减少中间环节,实现订单生产、网上信息传递、网上电子商务支付,用全新现代化网络技术实现让城里的居民买到新鲜无公害的农副产品。

  “农村瓜菜直供城市社区”项目计划至2013年时逐步覆盖海南省2.4万个自然村,为107万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活动的全方位的综合信息服务,包括购买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惠农缴费、现代农村物流、获取农业生产知识和培训辅导等,以此带动农户整体收入水平增长。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6-17/5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