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十一五”我国农业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农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18.03

网友投稿  2011-04-26  互联网

  法制网北京4 月26 日讯 记者韩乐悟 刚刚发布的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0年)显示,“十一五”我国农业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农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8.03%。

  报告显示,在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背景下,以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业专利等为主要类型的农业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知识创造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客观准确地衡量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竞争力,农业部科教司委托中国农科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以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农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主要农业知识产权类型为对象,依据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公告,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公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分析形成了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

  报告显示,农业知识产权数量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8.03%,其中农业发明专利年均增长18.14%,分别比“十五”期间高4.35和3.99个百分点。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加4.89%和29.16%,分别是“十五”期间的1.72倍和 4.29倍,农业专利和农业植物新品权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加,标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育种创新能力快速增强。

  在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农业知识产权质量也明显提高。主要农作物推广面积排名前十位授权品种的推广面积分别占玉米的32.97%,冬小麦的 30.53%,常规稻的16.27%,杂交稻的12.30%,大豆的25.22%,常规棉的19.46%和杂交棉的24.25%。涌现出了郑单958、郑麦9023、徐稻3号等一批丰产性好,受农民欢迎,具有自主品种权的大品种。“十一五”期间,应用中国农科院专利“携带编码杀虫蛋白质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及其转基因植物”和 “两种编码杀虫蛋白质基因和双价融合表达载体及其应用”,累计培育出100多个抗虫棉新品种,推广面积约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70%。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4-26/5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