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国家粮食局:粮食安全有保障 价格总体稳定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2-18  互联网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保障国家根本利益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但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发展和人口持续增加的背景下,粮食需求增长、耕地减少、淡水资源不足的趋势不会改变,在粮食连续七年丰收的基础上,粮食增产的难度加大,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本刊专访了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请他为大家详解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及对策。

  粮食安全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记者: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作为国家粮食局局长,您怎样看待粮食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聂振邦: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我想从三方面说明粮食的重要性。

  首先,粮食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粮食能够为人类生存提供最基本的营养

  其次,粮食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目前,粮食仍是我国多数种粮农民收入的重要

  第三,实现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按照可比口径对比,我国粮食产量和消费量约占世界粮食产量和消费量的1/5多一点,目前全球年粮食贸易量仅相当于我国年粮食消费量的四成多,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呈偏紧态势,依靠大量进口来解决国内粮食问题显然不现实。由于粮食加工业、养殖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同时受耕地、淡水资源等约束性因素增强影响,未来粮食供给的压力增大。粮食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耕地少、消费量大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要绷紧,粮食安全的各项政策措施要长抓不懈。

  记者: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何保障粮食安全?

  聂振邦: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我认为,要从生产和流通两个方面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生产安全是基础。要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条件,推进科技进步,保护好耕地、淡水资源,建立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流通安全是保障。粮食是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并且是有 “生命”的特殊商品,同时我国粮食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平衡,把农民手中的粮食“变现”,同时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结构和多样化的粮食消费需求是粮食流通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要继续抓好粮食收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为落实粮食储备和促进粮食再生产奠定基础;要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为保证粮食有效供给、保持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提供保证;要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建设,为粮食顺畅流通打牢基础;要加强粮食法治建设,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管,为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和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记者:2010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粮食安全保持在什么状况?

  聂振邦:2010年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的确给粮食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但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种粮农民的不懈努力,我们战胜了多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我国粮食实现了连续第七年丰收,产量达到 10928亿斤。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一是供求基本平衡。2010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消费继续稳步增长,产需总量基本平衡。分品种看,小麦、籼稻产大于需, 粳稻供求偏紧,玉米产大于需的格局随着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有所变化,但总体上依然可以满足需求,大豆和植物油的供需缺口较大,需要进口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二是库存处于较高水平。目前国家掌握的粮食库存充裕,尤其是各地积极充实地方储备,油脂油料库存也增加较多,2010年地方储备粮和食用油储备分别比2005年增加26%和208%。调控的物质基础比较雄厚,国家有能力保证粮油市场供应,并根据需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控。
三是近期价格保持稳定。去年我国粮食价格总体稳中有升,为管理好通胀预期,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国家粮食局和有关部门、单位积极做好政策性粮油销售工作,稳定了粮食市场价格。经我局监测,近期粮食市场价格总体稳定,有的品种价格有所回落。

坚决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的荷包鼓起来

  记者:现在有些地方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一些农村土地被撂荒了,这会不会对粮食生产造成影响?

  聂振邦: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收入,这是好事情。但确实也对粮食生产带来了一些影响。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就成了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一是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了农业补贴制度和投入增长机制。二是为保证农民种粮有盼头、划得来,稳定种粮农民预期,国家多次提高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和实行临时收储政策。

去年底,国家已经公布了今年再次提高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近期还将公布适当提高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格,让农民提前吃上“定心丸”。在主产区对玉米、大豆、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政策,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加强对粮油市场调控,确保市场粮油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粮食质价政策, 确保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农药、农用柴油等农资市场调控和价格监管,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四是重点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和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为重要涉农部门,粮食部门要认真抓好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种粮比较效益,切实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的导向作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只要农民种粮获得比较好的收益,相信就不会有土地撂荒情况。

  记者:俗话说“谷贱伤农”,粮食部门怎样保证农民增产又增收?
聂振邦:在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的大背景下,粮食部门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千方百计抓好粮食收购工作,有效避免了“谷贱伤农”,促进了种粮农民增产又增收。第一,在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供求形势、价格走势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稳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水平的政策建议。第二,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和临时收储工作方案,逐步扩大政策性粮油的收购范围,完善政策的发布、启动、监管和补贴机制,适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和临时收储政策,有效稳定了市场价格,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第三,坚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和规范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搞活粮食流通。同时,合理布局收购网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方便农民售粮。第四,每年粮食收购期间各级粮食部门都派出工作组赴粮食收购一线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不缩水,把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种粮不但收成好起来,而且荷包也鼓起来。

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科学储存、顺畅流通

  记者:随着我国粮食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粮食产需区域不平衡矛盾突出,粮食部门怎样加强宏观调控、保障全国粮食市场的供需平衡?怎样改善流通条件、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聂振邦:粮食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粮食产需区域不平衡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对此,一是要切实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切实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争取稳定和提高产销平衡区、销区的自给水平。二是继续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切实充实地方储备粮油规模,特别是落实好主销区和产销薄弱地区的粮油储备。三是积极引导鼓励粮食产销区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促进粮食有序、顺畅流通。四是完善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实施先兆预警;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体系,保障应急能力。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安排中央资金进行危旧仓房改造,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较好地改善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条件,减少了粮食在储存、流通等环节的损失。5年来,共维修改造危旧仓房1.1亿吨,新建粮食仓房6400万吨;补助投资建设农户新型小粮仓约 200万套,测算可为农民减损5.2亿斤。“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加大投入,改善粮食流通条件。一是继续加快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规划再新建仓容2000万吨,维修改造仓容1亿吨以上,新建烘干能力800万吨,维修烘干能力2500万吨。二是全面实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重点加强产销衔接和粮食物流资源整合,实现跨省粮食主要物流通道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等“四散化”,打通“北粮南运”主要物流通道。三是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推广科学储粮技术。我国农户储粮约占粮食产量的一半,而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十二五”期间国家粮食局将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再为800万农户配置标准化科学储粮装具,项目地区的农户储粮损失率降低到2%以下,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增加农民收入。


做大做强粮食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记者:粮食产业安全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请问,粮食部门如何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扶持国内粮食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产业安全保障能力?

  聂振邦: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为此,国家粮食局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即建立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粮食产业化体系,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保障体系。
粮食企业作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迫切需要做大做强。一是进一步推进粮食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构建粮食购销主渠道新网络。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培育中粮、华粮物流集团等一批重要的中央骨干粮食企业和地方粮食企业。二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扶持150个以上骨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四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实力的粮食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粮食企业。

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中国北方旱情表示关切,担心会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中国是否有足够的粮食储备,需不需要从国际市场采购?第二,“十二五”规划如何定位中国外交政策,特别是与邻国和美国的关系?

答:关于第一个问题,外交部不是主管部门,但由于记者朋友很关心,我就此征询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看法,供你参考。

中国粮食基本做到自给有余。即使少量进口也是按配额进行,进口量占国际市场粮食交易比重很小,不可能对国际粮价造成大幅影响。中国粮食已连续7年丰收,国内粮食库存丰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所以不会影响国际粮价。近期中国国内旱情可能对冬小麦播种带来一定影响,有关部门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力争将影响降至最小。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曾在记者会上作过回答。 “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如何,已在“十二五”规划中有明确阐述。另外,我向你推荐戴秉国国务委员发表的《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文。这篇文章对“十二五”规划有关外交政策的表述作了进一步解读,引起了国内外关注,建议你仔细研究,相信对你会有帮助。(来源:外交部网站)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2-18/52637.html